- 相關推薦
CDMA在中國的應用以及向CDMA2000的過度中的問題研究
目錄:一、中國移動通信的發展現狀
1.運營業
2.制造業
二、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存在的問題
1.IMT-2000無論是接入網還是核心網都沒有統一制式
2.IMT-2000的系列建議與主流技術不適應因特網的發展需求
3.IMT-2000不能滿足信息通信產業未來發展的要求
三、中國自主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可行性
1.迎頭趕上的機遇
2.TD-SCDMA技術體制已被ITU-R及3GPP接受
3.LAS-CDMA已被3GPP2作為侯選方案
4.863第三代研究組已取得一些科研成果
5.運營業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網絡
6.制造業取得群體突破
四、中國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戰略
1.中國應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3G產品
2.加快發展中國體制標準的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3.集中全國力量制訂TD-SCDMA加強型標準
4.加大國家投資力度,盡快研發第三代系統并推向市場
5.研究中國GSM網過渡的有效途徑
6.嚴格控制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的建設進度
7.把第三代移動通信頻譜作為國家投資給市場準入公司
五.發展下一代電信網是歷史的必然
傳統電路交換網的演進
1. 電路交換網的基本態勢
2.核心網的演進
(1). 重疊網(網絡融合,綠地策略)
(2).混合網 (節點融合,換心策略)
(3).接入網的演進
3.數據網的演進
3.1. 數據網的基本態勢
3.2. IP傳送網的演進
六.下一代電信網的結構考慮
通往3G的四種模式
WCDMA
CDMA2000
TD-SCDMA
LAS-CDMA
七.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研制現狀
一、我國第三代 移動通信研究開發概況
二、WCDMA實驗系統
1.移動交換子系統
2.基站控制器子系統
3.基站子系統
4.移動終端子系統
三、cdma2000實驗系統
1.MSC子系統
2.PDSN子系統
3.BSC子系統
4.BTS子系統
5.MT子系統
四、測試與實驗
八.邁向3G的橋梁——cdma2000-1X
九.如何實現從cdmaOne到cdma2000的演進
1.前言
2.向cdma2000演進的要求
3.cdma2000的實現方案
十.3G的融合
cdma2000-1X增強型標準
3G技術1xEV設計精巧之處
精巧處之一:語音和數據信道分離
精巧處之二:數據業務的優化
精巧處之三:技術向下兼容
十一.關于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諸多觀點
1、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
2、第二代移動通信向第三代過渡
2.1 GSM的過渡技術
2.2 GSM的過渡過程
2.3 IS-95的過渡技術
2.4 IS-95的過渡過程
3、關于中國提出的第三代標準和技術
3.1 TD-SCDMA
3.2 LAS-CDMA
4、中國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1) 用戶數增長需求
(2) 數據業務增長需求
(3) 降低運營成本的需求
(4) 運營商的商業競爭需求
(5) 民族產業的發展機遇
5、中國移動網進入第三代的時機
5.1 第三代移動通信能否達到預定的目標?
5.2 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成熟性
(1) 當前第三代系統技術還處于試驗期
(2) 運營商需進行認真的投資評估
5.3 對中國提出的第三代標準和技術的看法
結束語:
一、中國移動通信的發展現狀
到2001年6月底,中國聯通通信用戶數已達1億戶,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移動電話市場,產值規模超過一萬億元。比起其它行業,移動通信巳成為名符其實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1.運營業
中國聯通擁有中國第二大的GSM網,覆蓋300多個城市,基本實現全國覆蓋,系統容量超過3000萬。移動智能網容量達400多萬,2001年將達1000萬。擁有超過2000萬的GSM用戶和約50萬的IS-95 CDMA網用戶。中國聯通還將建成全球最大的CDMA網絡。
2.制造業
近十年,中國移動通信運營業蓬勃發展,而制造業卻舉步維艱,發展極不平衡。可喜的是,1998年以來,中國移動通信產業捷報頻傳,華為、中興、大唐、巨龍、金鵬、普天等一大批民族通信企業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產品相繼投入運營。
近兩年,中國科建、康佳、波導、廈華、東方通信、TCL和南方高科等一大批電子企業在移動終端方面同時異軍突起,國產手機開始打破了外國品牌一統天下的格局。
但是,國產設備的市場占有率很低。1999年,國產基站、手機及移動交換機分別僅占全年新增量的2%、3%及4%;2000年的市場占有率略有增長,仍然很低,不過10%左右。主要原因是GSM的Abis接口是不開放的,使得國外廠商得以“先入為主”、“跑馬圈地”,國產移動通信設備要想切入困難重重。目前大中城市的基站密度已接近飽和,大規模新建的時期即將過去。按此分析,今后幾年的發展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二、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存在的問題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以全球通用、系統綜合作為基本出發點,試圖建立一個全球的移動綜合業務數字網,提供與固定電信網的業務兼容、質量相當的多種話音和非話業務;用袖珍個人終端作全球漫游,從而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與任何人進行個人通信的美好理想。系列標準的形成就經歷了15年的漫長過程,遺憾的是至今仍然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
1.IMT-2000無論是接入網還是核心網都沒有統一制式
歐洲和日本接入網要用CDMA DS,核心網要用GSM MAP,以便繼承當前的GSM系統。美國接入網要
用CDMA MC,核心網要用ANSI-41,以便兼容當前的IS-95 CDMA系統。這顯然完全違背統一標準的初衷。這5種制式很難實現全球通用、全球漫游的目標。
【CDMA在中國的應用以及向CDMA的過度中的問題研究】相關文章:
TDD-CDMA系統干擾研究08-06
寬帶CDMA系統中的功控技術08-06
定位明確、策略錯位與戰略重塑——把脈中國聯通CDMA08-06
寬帶CDMA發射機低相噪本振源的設計08-06
股份回購研究及其在中國的應用08-05
網絡審計的結構和應用中的問題08-07
關于中國馬車起源問題研究的述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