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化學化工論文>大型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保護戰略

    大型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保護戰略

    時間:2023-02-20 22:39:44 化學化工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型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保護戰略

    [摘要]介紹了部分世界著名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目標、具體措施和取得的成績。

    大型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保護戰略

    [關鍵詞] 跨國公司;化學工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化學工業是很多國家的支柱產業,由于它的門類繁多、工藝復雜、產品多樣,生產中排放的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毒性高。因此,化學工業是一個污染大戶。同時,化工產品在加工、貯存、使用和廢棄物處理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排放有毒物質而影響生態環境、危及人類健康。社會各界紛紛呼吁化工行業應從產品生產到廢棄物處理都要確保無損于環境和生態,從而形成了一系列國際公約。特別是“可持續發展”觀點提出后,1993年6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設立了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ISO TC207),負責制訂環境管理國際標準ISO 14000。1996年ISO中央秘書處頒布了以ISO為龍頭的5個標準(ISO 14001,ISO 14004,ISO 14010,ISO 14011,ISO 14012),到目前為止,共頒布了10個標準,鼓勵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取得國際標準的認證。各國政府除令有關部門按ISO 14000改進工作、加強環境的監測和控制外,還將“責任關懷”(Responsible Care,簡稱RC)作為企業環保工作的基礎。RC是80年代初由加拿大化工協會倡導的一項動議,用來指導和約束成員公司對化學品安全、環保和衛生工作的責任管理。后來在很多發達國家中推廣,并制訂了各自的“責任關懷”計劃。國際化工協會(ICCA)通過決議認為RC應是國際化工界的統一行動,要求在各國化工企業內普遍推行。各國化工企業紛紛行動起來,將環境問題和自身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1996年4月在巴黎召開了第四屆“世界化學工業論壇會議,主題是如何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跨國公司是現代企業發展到國際化經營的產物,是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的排頭兵,是化工新產品、新工藝的主要開發者,是化工產品的主要制造商。世界上70%以上的化工產品和化工科研成果出自大型跨國化工公司,它們率先行動起來,利用自身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力量,不斷加大環境保護的投入,在資源的開發利用、污染預防、污染治理和開發具有環保性能的新產品等方面作出了貢獻,為改變化學工業的公眾形象起到了示范作用。深入研究和借鑒當今大型跨國化工公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環境管理的做法,對我國化學工業乃至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1 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管理體制

      進入90年代以來,各國化工企業面對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和標準都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在環境方面的管理,特別是很多大型跨國公司健全了環境管理體制,在主要決策者中有專人負責環保和安全工作,在最高管理層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中大都建立了環境安全部門,形成了自上至下的環保管理系統。

      杜邦公司是世界上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化工公司,該公司以注重安全聞名于企業界。1983年8月公司董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消除環境污染提高到與安全、消防工作同樣的高度。1966年杜邦公司成立了由1名高級常務董事主持的環境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的環境保護工作。面對90年代嚴峻的環境挑戰,1992年杜邦公司革新了環境管理體制,在公司董事會下設環境政策委員會和環境領導委員會。環境政策委員會由5名外部董事和1名公司內部副主席組成,負責監督環境政策的執行;環境領導委員會負責制訂公司安全、衛生、環境政策、工作目標和環境質量指標,指導公司的環境計劃。杜邦公司還成立了一個安全、衛生及環境中心,其任務是通過與經營部門的直接聯系,將決策、監督、安全、衛生和環境管理結合起來。該中心下設與化學品制造商協會的“責任關懷”要求相配套的機構,包括職工健康與安全、環境管理、工藝安全管理、產品管理、化學品銷售、公眾意識與應急對策等。

      美國化工銷售額名列前茅的陶氏化學公司,在董事會下設環境、衛生及健康委員會,是八大決策機構之一。美國的3M公司設立了一個專門負責環境問題的部門——環境工程和污染控制部,總經理和董事會指定1名副總裁兼任該部門經理,以確保在產品和工藝設計及生產制造過程中環境和技術能得以最充分的結合。

      德國的三大化工巨頭也十分重視環保工作,拜耳公司的管理委員會成員除分管業務部門的工作之外還得兼管環境保護,巴斯夫公司的理事會下設安全環保部門。

      英國化學工業最大的壟斷集團——帝國化學公司及捷利康公司,由首席執行官領導的執行委員會中有專門負責安全、衛生和環保的董事。

      日本最大的化學公司——三菱化學公司及住友化學公司,總部設有專門的環境與安全部。三菱化學公司在1996年將公司總部的環境保護與安全處擴大為環境保護與安全部,下設環境安全處與全球環境處,以加強環保和安全工作。

      法國最大的國有化工企業——羅納-普朗克公司1996年設立了工業與安全部,并在世界主要國家設有代表處,其主要業務活動包括研制環境保護方面的通用技術和制訂有關政策。

    2 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管理目標

      由于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普及以及不斷增強的全球環境保護浪潮的沖擊,很多跨國化工公司在實施ISO-14000及“責任關懷”的同時根據企業具體工作情況相繼制訂了各自的環境管理目標。

      杜邦公司的奮斗目標是:除了以負責的態度建立一個成功的企業外更要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做到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并將公司的經營活動與國際社會日益增長的期望密切結合起來。杜邦公司設立了廢物排放為零的目標,同時通過不斷改進設計務求達到物料循環再用,在21世紀實現工傷、職業病和環保事故為零的目標。

      3M公司早在1988年6月制定了新的環境保護目標,以刺激開發新的對環境有益的產品。該公司計劃在2000年前將排放到空氣、水和土壤中的所有污染物削減90%,最終的目標是盡可能地將排放物減少到接近于零。

      帝國化學公司2000年的環保目標是,能源利用率提高10%(與1990年相比),大幅度減小所有裝置對環境的影響,如減少排放破壞生態的有毒物質,降低空氣中的酸度和有毒逸散物的濃度,使各地的裝置符合環保標準,新建廠必須少排放或不排放廢料,不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有關環保數據完全對外公布,到2000年實行第三方檢查制度。

      1995年4月三菱化學公司參加了由日本74家公司組成的責任安全委員會,制訂了自己的RC計劃,在各項運營作業中全面貫徹。公司最高管理人員公開承諾:在化學品的制造、銷售到消費后處理的全過程中都要自覺負起責任,將廢料和有毒化學品的排放降到最小程度,促進資源和能源節約,全面防止傷害事件和工業事故,逐步實施公開監測評議。

      芬蘭的奈斯特集團是一家由芬蘭國家控股的國際石油、能源及化學品集團公司,它一直堅持以生產高質量、對環境盡可能少污染的產品來增加市場份額和爭取客戶。面對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奈斯特公司一直采取積極的態度,公開承諾公司生產

    對客戶、職工及環境都無負面影響,把解決與環境、安全、衛生有關的問題作為經營策略中的重要內容。

      德國的漢高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應用化學品工業公司,它的目標是成為環境事務和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的領導者。漢高公司稱這個目標為“生態領導”行動,目的是在從事各種業務活動(從研究開發到生產加工、從采購原料到包裝產品、從運輸產品到市場銷售)時都必須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

      荷蘭最大的跨國工業組織——阿克蘇諾貝爾公司1996年9月發表了第三次環境報告,制訂了2000年的環境安全目標,在所有廠區推行ISO 14001環境管理目標。

    3 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管理措施

    3.1 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

      很多跨國化工公司早已認識到:一切環境污染的產生都是人們缺乏環保意識的結果,要防止環境的惡化,從根本上改善環境,首先應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

      杜邦公司采取公開討論、達成共識、共同推動政府立法機構及工商企業建立一個有利環境及工業安全的公共政策,動員全體員工不惜動用一切人力、物力和資源負起對安全、衛生和環保的責任,將安全、衛生、環保意識納入企業活動中。杜邦公司于1990年設立了“杜邦環保杯”,每年舉行1次活動,以鼓勵全球員工全力投入環保運動,在環保工作方面多做貢獻。

      陶氏化學公司1986年制訂了一項減少廢物獎勵計劃,在公司內部從上到下灌輸減少廢物思想,鼓勵全體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并用公司股票獎勵那些提出成功革新項目的職工。1990年陶氏化學公司共批準了115個減廢項目,頭一年就節約資金1800萬美元[1]。

      拜耳公司的魏爾納.克洛伊茨博士在談到國民環境意識的問題時指出:“環境意識和由此產生的環境法規在不斷變化,著眼于未來的公司對此都有反應。”1995年拜耳公司發表的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報告中,突出強調了雇員的環境意識,要求每個員工的行動都必須符合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的要求。

    3.2 加大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

      70年代以來,工業發達國家總結并吸取了環保工作先生產后治理的經驗教訓,一方面政府撥出可觀的經費進行治理,另一方面大型跨國公司也不斷加大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更新保護生態環境的設施,研究新產品、新工藝以及治理污染的技術,這一切都需要高水平的財政支持和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后盾。

      1990~1992年杜邦公司每年都花費11~12億美元用于建設、運轉廢物處理設施以及環保研究開發活動。為了順應日益增加的環境責任和廢物處理的需要,杜邦公司投資了3億美元,用于擴建錢伯斯廢水處理廠的設施[2]。目前,杜邦公司每年都要花費1億美元用于環保,使工業安全不斷得到改進。上海杜邦農化公司在投產前已對廠區附近的水質做過多達186個數據的系列化檢測,投產后每年付給復旦大學生物系27萬美元用于對廠區周圍的生態進行檢測。杜邦農化公司將投資的1/4用于環保,這與原本是重污染的中國農藥業形成巨大的反差[3]。

      美國的孟山都公司1995年用于環保的投資較前幾年有所減少,但仍占總投資的12%。

      90年代初,德國的赫希斯特公司每年的環保投資為2億馬克,占公司總投資的15%,經常治理費用為10億馬克,占生產費用的20%;目前,每年將10%的投資用于環保。巴斯夫公司每年支出巨款用于保護生態環境,1992年僅在路德維希港總廠就為環保支出11億馬克,1996年環境保護設備的凈費用(所有再循環生產物資及電力、蒸汽的使用費用已被扣除)為16.21億馬克,環保基建投資為2.23億馬克。在過去的5年中,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的環保投資達1850億馬克[4]。自80年代以來,拜耳公司不斷增加對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的投入,1987年在這一領域投入了30億馬克,以后每年的投入在20億馬克左右,主要用于原有生產工藝的改造和新產品的開發。

      英國的帝國化學公司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并把它與銷售、科研并重,1996年投在安全、衛生和環保方面的費用為5億英鎊,其中,2億英鎊用于環保。帝國化學公司每年要進行上萬次試驗,以保證所建裝置符合環保標準。

      日本三菱公司在大氣和水質改善方面做了30多年的工作,在環境保護方面已投資1500億日元。

      臺灣的臺塑集團的“六輕”(臺灣第六座輕油裂解工廠)計劃,是臺灣的私營集團主導的第一個大型整體性石化投資項目,加上“六輕”擴大計劃,總投資已達3000億元新臺幣,其中586億元用于防治污染,占總投入的20%。


    【大型跨國化工公司的環境保護戰略】相關文章:

    我國物流企業面對跨國競爭的戰略思考08-05

    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下研究與開發的微觀新機制08-07

    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下研究與開發的微觀新機制08-07

    跨國并購 永遠的挑戰08-05

    跨國并購和新設投資的比較08-07

    跨國公司的知識管理08-05

    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論文(通用7篇)07-28

    跨國公司的流程重組經驗08-05

    跨國公司英文助理簡歷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 三级亚洲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 亚洲综合一区自偷自拍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