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環境保護論文>環境執法要與時俱進

    環境執法要與時俱進

    時間:2023-02-20 22:54:21 環境保護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環境執法要與時俱進

        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環保法制工作在不斷發生變化。對環保法制工作的認識,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不斷提高。我們結合各自單位的工作實際,在對當前環保執法工作面臨的新變化和新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若干對策建議。

        一、環境執法的新變化

        1、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

        近年來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公民的民主權利提升,維權意識增強。另一方面,全社會乃至全球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環境形勢的日益嚴峻。這些因素使公眾比以往更加關心生存、生活環境,更主動地參與環境保護和建設,依法保護自己權益的意識不斷增強。各種形式的民間環保社團組織紛紛成立,他們在環境法制宣傳、環境監督、環境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各級人大、政協 “兩會”有關環境保護的建議、提案占相當比重,并逐年增加。比如河北省環保局與河北電視臺《綠色家園》節目,通過對環境違法行為和案件查處情況的報道,增強了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廣大群眾通過舉報、信訪,以及訴諸法律等途徑,維護自身的環境利益。積極適應了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并從公眾反映的環境問題中,發現新情況,分析新問題,研究新對策,下力解決公眾反映的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成為環境執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執法主體的新變化

        環境保護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管,但在哪些方面監管、如何監管以及監管的方式、手段,特別是如何相互配合,對這些重要問題現行法律、法規缺乏明確的界定。例如現在防沙治沙執法歸林業部門,水資源保護執法歸水利部門,農業環保執法歸農業部門,社會生活噪聲執法歸公安部門,土地利用和礦山開發環保執法歸國土資源部門,海洋污染防治歸海洋部門。我國入世后面對的一些重要問題如綠色食品等環保產品的認證、環保產業及產品市場準入等方面,也都有相應的執法部門。這種狀況,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環保執法工作中的重要特點。環保執法主體多元化,需要以法律為依據加強統一監管,對各有關執法主體的職責和執法主體之間的關系進行規范,避免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和執法不到位、執法不作為。尤其要防止和克服部門之間借執法來爭奪各自的利益,損害環境保護整體利益。

        3、執法對象的變化

        隨著改革開放,多種所有制、多種經濟成分,尤其是個體、私有、合資合作、混合所有制經濟迅速發展,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會有大量外資企業進入,執法對象呈現多面性特點、分散化趨向。這種變化,對環保管理部門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進一步明確界定執法對象與執法主體之間的關系;二是以發展生產力為根本目的,保護好執法對象的利益,為執法對象提供良好的服務。為此,要努力研究、分析執法對象需要何種有效的管理和服務,環保部門能夠給予他們哪些方面的管理和服務,如何根據執法對象的新變化,貫徹好環保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履行好行政執法職能,這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4、環境保護任務及其管理方式的變化

        環境保護工作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健全的法律體系和運作方式,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

        二、環境執法要做到四個延伸和六個轉變

        新的形勢下,依法做好環境管理工作,行政管理方式和內容要適應環境保護發展的要求,必須進行相應的轉變,我們將之歸納為四個延伸和六個轉變。

        四個延伸是:由污染防治向生態保護延伸;由防治大中型企業污染向防治各類小企業、小攤點污染延伸;由重點治理第二產業向第一、第三產業延伸;由城市綜合整治向農村環境治理、保護延伸。

        六個轉變是:由就環保抓環保的習慣定式,向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轉變,努力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由單純污染防治向優化投資環境與營造生態環境新優勢轉變,自我加壓,拓寬環保責任領域;由分散的點源治理向區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和依靠產業結構的調整轉變;由行政手段為主向運用法律手段為,輔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技術等綜合手段轉變,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城市環保事業由過去政府包辦、直接管理向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按經濟規律發展環保事業轉變;由單要素的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統的綜合管理轉變(不是傳統的林管林、草管草、水管水)。

        總之,環境行政執法工作要在充分尊重實際的基礎上,加強主體職能建設,使行政管理進一步向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發展。

        三、開創環保法制工作新局面

        環保實際工作者和環境法學者都應認真分析環保法制工作的變化,深化認識,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開創環保法制工作新局面。

        1、致力于改善環保執法環境

        執法環境包括的內容很多,但是關鍵點是認識問題,是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問題。做好統一思想認識的工作,是適應客觀環境搞好行政執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把統一思想認識,爭取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與加強環境執法一起抓,是行政執法搞得好的地方的重要經驗。因此,各級環保部門應經常向黨委和政府匯報、請示環保執法工作,取得黨政領導的支持;加強與計劃、經貿、工商、國土資源、林業、農業、建設、水利等有關部門的協調與溝通,取得它們的配合和支持,真正貫徹落實環境統一監督管理和分工負責制度,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2、致力于構建地方環境保護法規體系

        自1979年國家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以來,經過20多年的努力,國家已經頒布了6部環境保護法,近30部環境行政規章和70多件部門規章。

        河北省以國家的環境立法為指針,從實際出發,按照急需先立、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近年來也加快了地方環境立法步伐,省人大常委會已先后制定或批準制定了《石家莊市崗南、黃壁莊水庫水源污染防治條例》(1998)、《河北省

    海域管理條例》(1999)、《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00)、《河北省實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等五部地方性環保法規,省政府及三個較大市政府分別制定了《河北省環保產業管理暫行辦法》(1997)、《河北省陸上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辦法》(1999)、《石家莊市噪聲環境管理辦法》(1999)、《河北省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2000)、《邯鄲市滏陽河污染綜合整治規定》(2000)、《河北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辦法》(2001)、《河北省環境監測管理辦法》(2001)等9部規章,初步構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地方環保法規體系框架,為河北省的環保執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和保障。

        但是,隨著環保工作的快速發展,環境管理對法規體系的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就需要在法制建設中抓住健全和完善法規體系這個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加快立法步伐,構建銜接緊密、相對完善的地方環境法規體系,為環保執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3、致力于理順執法主體之間的關系

        環境保護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眾多的領域和方面,單靠環保部門“包打天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廣泛動員聯合各方力量一起來干。但是,這也會帶來多頭執法的弊端。環境保護執法主體的多元化和規范化建設之間缺乏協調和配套,影響了法律效用的發揮。因此,一要根據環保法律、法規和關部門分工負責制度的規定,明確了相近相關部門所負的環保職責,重點理順與計劃、經貿、國土資源、農業、建設、林業、工商等部門的關系。環保部門切實履行好環境統一監管職責,實行“五統一”制度,即統一環境保護法規、統一環境標準、統一環境規劃、統一環境監測規范、統一環境保護信息發布;努力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加強協調配合,加強了綜合執法。

        4、致力于規范執法行為和程序

        執法人員必須從觀念上實現兩個轉變,即由權力至上向法律至上轉變,由人治向法治轉變,并根據法律規范執法,按照程序履行職責,在行政執法中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環保系統應繼續深化和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明確每個執法崗位和執法人員的執法任務、權限、標準、程序及違法執法、不作為應承擔的責任。完善行政處罰報告和備案制度,深入開展環境行政處罰、行政復議案件和法律文書的分析、檢查活動。在行政處罰、行政復議、排污費的征管用、建設項目審批、污染控制、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工作程序和廉政規范。強化了執法人員執法資格管理,合格的才能辦理和年檢執法證件,不合格的允許補考一次,再不合格的調離執法崗位。進一步規范委托執法行為,明確委托的執法權限范圍、執法要求、執法標準、備案監督等內容,使受委托單位在規范和制度的約束下進行環保執法活動。同時,加強法制培訓工作。

        5、致力于建立健全執法監督機制

        隨著環保執法的深入,監督機制越發顯得重要,它是保證環保執法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應加強執法責任機制、執法監督機制、權力制衡機制的建設。在實際工作中,主動向人大常委會匯報環保執法工作,接受人大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建立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對執法過錯行為給予責任追究。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把行政執法的法律依據、執法程序、執法結果、廉政工作制度、文明辦公規范、便民措施、舉報辦法和電話等,一律向社會公布,把我們的執法活動置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下,加強社會和輿論的監督。同時,要建立和完善了上級對下級環保部門的層級監督,加強行政復議、備案等工作,使層級監督規范化和經;。實行了執法考核評議制度,對經考核評議不合格的,要限期調離執法崗位。

        6、致力于嚴格執法,依法行政

        環保執法工作要始終緊緊圍繞“一個宗旨”, 就是認真保護環境, 切實改善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環境安全,改善環境質量,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完全符合江澤民總書記講的“三個代表”的要求。同時,環保執法人員應切實增強了“四個意識”:一是環;緡咭庾R。說話辦事首先要找準立足點,從環;緡叩慕嵌,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看問題,真正樹立生態平衡觀、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觀,而不能站在污染者的立場上,替污染者說話。二是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意識。環境保護法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最佳結合點;只有嚴格執法,才能促進經濟與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執法責任意識。執法部門及其執法人員要對自己的執法行為負責,發生了執法過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嚴格執法就是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對法律負責就是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因此,執法人員既要增強責任意識,又要大膽執法,嚴格執法。四是服務意識。執法的過程就是依法保護環境,實現廣大群眾根本利益的過程;只有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的利益。嚴格環保執法是促進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和科技進步的強制驅動器,這是最大的服務;如果不嚴格執法,就是保護落后,實際上是害企業。

      周珂 李光軍 范麗


    【環境執法要與時俱進】相關文章:

    與時俱進作文06-19

    與時俱進 管理創新08-13

    讓信念與愛心與時俱進08-12

    與時俱進論新課改08-02

    與時俱進 惜時增效08-17

    影響法院執法環境的若干因素及對策08-05

    要愛護環境作文10-14

    與時俱進的物業管理08-06

    安全管理要與時俱進08-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香蕉成人67194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