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MCU網絡接口方案的自由選擇
摘要:單片機(微控制器,MCU)的連通性正成為帶一個或多個網絡接口MCU的附加標準。本文介紹國外帶一個或多個網絡接口MCU的發展、網絡構成、芯片選擇、嵌入式無線網絡及其應用情況。關鍵詞:MCU網絡 網絡接口 嵌入式系統網絡 嵌入式無線網絡
微控制器不再工作于隔離狀態,從工廠樓層到汽車內部,到處都有分布計算駐留。帶雙以太網或CAN(控制局域網)總線接口的MCU是很有用的,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當今,有各種形式和大小的網絡。許多嵌入式系統已有多種網絡。隨著TCA(電信計算架構)的新進展,其開關結構網絡(switch-fabric network)引人注意。它可以是以太網,使用了一對I2C(內部集成電路)總線來支持IPM(綜合功率管理)控制器(IPMC),這是架構管理支持的一部分。
今天,雖然獲得通信軟件相當復雜,但是選擇一種與網絡匹配的MCU是相當容易的。在多節點或多網絡中采用分區(或分塊)應用,可以解決耐用性方面的問題。與分布處理器相比,聯網還能減少電纜需求,并允許系統由廉價的MCU陣列組成,從而代替一對高性能的處理器。
(范文先生網www.baimashangsha.com收集整理)
MCU網絡覆蓋了廣泛的嵌入式環境。以太網是最流行的網絡,特別是對因特網與局域網的連通。RS-232接口很流行,但它的速度慢,主要用來控制的裝置;而應用于網絡的網關,則對接口的要求更高。對許多嵌入式設計問題。研發者可選一個或多個合適的網絡接口來解決。
1 網絡與外設
很多流行的網絡接口都是裝在MCU上的(見表1和表2所列)。串行接口很流行,它主要用于串行接口設備,但并不支持網絡。有些接口執行SLIP(串行鏈路接口協議)或PPP(點對點協議),通過調制解調器(MODEM)與因特網連接。
表1 連接總線用在MCU網絡的情況
表2 網絡接口
接 口 性能說明 傳輸速度/距離 架 構 協 議 連線數 以太 10/100/1000BaseT局域網(LAN) 10、100、1000Mb/s100以上 多主機,CSMA/CD IPv4,IPv6,
TPP/IP 4(Cat5)
光 1394b 火線LAN/外設網絡 8002400Mb/s
100mUTP(未屏蔽雙絞線) 多主機 1394
TCP/IP 6
光 USB 通用串行總線外設網絡 12Mb/s sv1.1
480Mb/s sv2,0
25m 主/從 星形
127個設備 USB 4 SPI 串行外設接口設備網絡 1Mb/s
5m 主/從 - 3加線地和片選 I2C 內部集成電路設備網絡 1000kb/s 標準
400kb/s 快速
3.4Mb/s 高速
10m 主/從
多個主機 - 2加地線 CAN 控制域網絡設備網絡 1Mb/s 40m
10kb/s 5000m 主/從
多個主機 CANopen 1加地線
差分
光 LIN 局部互連網絡設備網絡 20kb/s
80m 主/從
16個設備 LIN
觸發時間 1加地線 1Wire Maxim(專用) 16kb/s
140kb/s
600m 主/從 1Wire 1加地線
以太網是現在最通用的,其高速硬件很容易插入片上系統(SoC)。為把多種設備與因特網連接起來,增加以太網已變得很重要。
后來,USB(通用串行總線)在MCU中更多地出現。最初,是把MCU當成一個USB外設來處理。支持USB的主機總是有用的,MCU被用作像鍵盤一樣帶有PC風格的設備,而且與存儲設備和其它USB外設一起工作得非常好。USB在那些靠近主機的外部嵌入式網絡中變得更加重要。
正在慢慢嵌入MCU的接口有1394(高速總線接口)。這種情況可能隨著1394b的出現而變化,它強調是作為多媒體網絡的基礎設施。
CAN總線是一種網絡接口,其流行的程序與以太網相同,尤其是當它進入汽車和過程控制環境后,就更是這樣了。
2 設備網絡
MCU更通用的是與CAN、LIN(局部互連網絡)、SPI(串行外設接口)、I2C和單線(1Wire)總線相連接。雖然這些接口的運行速度比以太網慢,但它們更容易實現。有些設備的主裝置,像單線協議,能完全用軟件實現,而以太網則很少有能這樣做的設備。
CAN已在汽車和過程控制工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受到廣泛支持,并適合嵌入式應用范圍,常用于LIN的分級網絡。
速度為20kb/s的LIN適合低性能網絡。雖然瞄準的是汽車工業,但LIN可作為傳感器,方便地進入其它嵌入式應用網絡。CAN和LIN都有單線設計的優點。作為大多數單線設計,對設備采取共地是有效的。
國家半導體和摩托羅拉公司開發了SPI,它使用主/從架構方式,與從機的數據收集、整理系統鏈接在一起(daisy-chain together),如力所示。要實現串行外設接口是相當簡單的,為保持靠近主機的SPI從機,使用單獨的芯片選擇。
I2C使用雙線時鐘總線,支持主/從和多架構。從先進的TCA到電池的監視。I2C已在廣泛的嵌入式應用范圍內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個運行在3.4Mb/s下的高速能版本工作在100kb/s范圍內時也同樣的好。飛利浦是I2C的支持者之一。
I2C的同步特性及其每個字節的證實(per-byteacknowledgement),使它能相當容易地用硬件實現。如沒有大量的軟件開銷,它本身對UART(通用異步收發器)的執行是沒有幫助的。與以太網、CAN和LIN比較、I2C有廣泛的零售商支持。
單線架構是專用的只有一條連線的主/從網絡。主網絡可由任何人開發,但從網絡必注冊。有各種消息來源(source)提供給單線從設備。此架構對簡單、低功耗設備是很有用的。
在MCU上,單獨的網絡接口已成功一段時間了。后來,更多出現的是多于一個接口的MCU。這允許MCU作網絡之間連接的網關。
3 網關芯片
帶有一對網絡接口的MCU,在從Ubicom公司的低價IP3023網絡處理器(它能支持6種網絡)到NEC公司的400MHz、64位Vr7701處理器(它帶有一對10/100Mb/s的以太網接口)上都能運行。這些MCU能輕松地支持常駐的網關和機頂盒應用。許多MCU零售商正推動在此范圍應用的解決方法。以太網的網關保持了在SOHO(小型辦公和家庭辦公)環境的流行。借助于裝運(shipment),CAN到CAN的網關卻領選于以太網,這是因為它位于大多數汽車內。
網橋應用構成了另一領域,在那里MCU已應用于娛樂、玩耍和表演。在這些應用中,不同的網絡連接在一起。CAN到LIN的網橋,比如三菱電子公司的M16C產品,就用在了汽車環境。在該環境中,可能要支持多個網橋來隔離汽車電子設備的不同部分。CAN到LIN網橋能接入廉價的LIN從處理器進行存取。雖然CAN是相當便宜的網絡,但LIN設備更加便宜。二者都采用了單線連接,使得關鍵選擇因素的成本變得較低,如圖2所示。
今天,以太網到I2C和以太網到SPI,實際上是在計算機系統管理下完成的。類似的,CAN設備都在過程控制環境中流行。有幾個例子,包括Microchip公司的PIC MCU和日本日六公司的H8產品都帶有CAN 2.0b,并支持SPI或I2C網絡。甚至有單個的設備,像Lan-tronix Xport,它使用了X186(基于DSTNI LX)的MCU,帶內置橋接串行設備的以太網,整個系統內部裝配置有擴展的RJ45插座(即水晶頭)。
4 嵌入式無線網絡
至今,無線網絡可以肯定會流行,但事例了MCU的流行無線解決方案尚未出現,如802.11、藍牙和ZigBee(802.15)全都需要在MCU外有大量的硬件電路塊。支持的網絡協議和以太網是相同級別的,要把協議集成到小的網絡內困難更多。ZigBee要整合到MCU內,看起來是最容易的,因為它的工作速度更慢,所需的功耗更低,協議更簡單。
駐留的網關,特別是那些無線網關,在嵌入式網絡中對安全的要求比對隔離的要求更高一些。這就是為什么像IDT公司的RC32365芯片整合了加密硬件的原理。為支持VPN(Virtual Person Network,虛擬個人網絡)設計提供的MCU,還需要包括一對以太網MAC(媒體存取控制)和SPI。
分布嵌入式系統的解決方法,容易用這樣的MCU來構成,這些MCU內整合了大部分(如果說不是全部的話)一個或多個網絡所需的硬件。選擇正確的網絡可能是一個更困難的任務,但至少有相當大的范圍可自由選擇,這是有益的。
5 單線網絡
單線是Maxim公司集成產品專用網絡架構。其獲益來自廉價的主/從架構,包括給通信所用的小線路上提供小功率的能力。
單線主機在MCU上僅使用單根I/O線,通過軟件很容易實現。許多MCU已有單線主機路由。USB-單線和串行-單線的網橋芯片也都已出現。
主機沒有注冊限制,注冊隨從機進入運行,每個從機有一個唯一的64位串行號。初始握手協議允許主機單獨地識別每臺從機。
在戴爾半導體/Maxim公司工作的自動化信息產品經理Hal Kurkowski指出:單線方法能給從設備供電(如圖3所示)。當數據傳輸時,電容器維持設備上的電壓。
在必要時,結構主機有可能通過總線提供更大的功率。在此情況,主機必須能編程,這樣在請求送到從設備后,22Ω電源電阻被交替切換。有一個基于快閃存儲器設備的例子,對存儲器編程時需要更多的功率。此時主機將對設備發送請求,切入電源,等待規定的時間到后,再切回到1.2kΩ電阻。
【MCU網絡接口方案的自由選擇】相關文章:
讓年輕人自由選擇08-17
一種MCU時鐘系統的設計08-06
RS232接口轉USB接口的通信方法08-06
基于LM2576的高可靠MCU電源設計08-06
嵌入式WEB傳感器的網絡化接口設計08-06
專用鍵盤接口芯片的一種CPLD實現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