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第一冊教學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品德與生活第一冊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品德與生活第一冊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教學目標
1、三條軸線
兒童與自我
兒童與社會
兒童與自然
2、四個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兒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礎)
愉快、積極地生活(兒童生活的主調)
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時代的進步對兒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法設想
1、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結合紅星兒童團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四、各單元教學內容與措施
第一單元(第1-4課)認識你真好
本單元的學習重在幫助學生熟悉和適應學校生活,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學習學校生活中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培育和發展主體意識。為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
第二單元(第5-8課)快樂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天天艷陽高照。“遲到”“寫字不好”“上學路上怎么走”“一日事務怎樣巧安排”這些問題都會困擾著兒童。本單元就抓住這些兒童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問題,展開討論、分析、通過合理歸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兒童在學習中,尋找到了戰勝挫折的良策,獲取了一份成長的經驗,也就獲得了一份快樂。
第三單元(第9-12課)我像小樹苗
本單元沒有直白的,純道德的理性說教、而是寓“教”于樂,因勢利導,通過幽默、夸張、離奇的童話故事,學生親自參與的`游戲活動等,讓兒童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使他們認識到“馬虎、撒謊”對少年兒童來講是品德、習慣不良的前奏,面對曾有過的馬虎、撒謊等行為不掩飾、不回避,努力遠離“長鼻子”,告別“小馬虎”,做一個不說謊話、做事有耐心,有毅力、不敷衍的文明兒童,為他們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單元(第13-16課)冬爺爺來了
本單元以“變化”為主線貫穿其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變化,學生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時欣賞自己的進步,在自我積累經驗中提出新的發展目標,迎接新的一年,邁向新的生活。
品德與生活第一冊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56位學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一年級小朋友剛剛上學,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很陌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學校這些陌生的事物對于他們都有一種新鮮感,能引起他們強烈的探索欲。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自己是小學生了,喜歡上學;初步熟悉學校的環境,學習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遵守學校生活常規;知道要講禮貌,守秩序。
2、了解學校的環境、設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園環境中一些標志性的建筑,了解學校的美,能夠主動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能愛護學校以及城市周圍的優美環境。初步培養學生環境素養。
3、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按時上學,不遲到;放學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上學和放學途中注意安全;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4、讓學生主動把自己介紹給同學和老師,相互認識好朋友,然后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來讓學生體驗與同學在一起玩耍、學習、活動的快樂以及感受老師的關心和朋友般的情誼,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校生活無處不充滿快樂與愛,激發他們喜愛學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學生學會自己穿衣、系鞋帶、整理書包等自理勞動,學著幫助家人做擇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會關愛家人,能夠以優異成績、良好表現等形式向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愛意,嘗試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達心意。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和切身體驗,引導學生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促進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質的'提高。
6、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并初步培養探究自然的興趣和愛護自然的情感。
四、教法設想:
a)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b)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c)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d)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e)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f)領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
五、各單元教學內容與措施:
第一單元:我上學了共6課時
主題:《我上學了》《看看我們的學校》《在學校的一天》
第二單元:上學路上共7課時
主題:《看看時間》《好好走路》《平安回家》
第三單元:我的同學和老師共7課時
主題:《認識好朋友》《我喜歡和同學在一起》《我們的老師真好》
第四單元:家里的我共6課時
主題:《我的家》《我是家里的開心果》《這是我的心意》
第五單元:大自然真美麗共7課時
主題:《親親大自然》《美麗的小問號》《想個好辦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品德與生活第一冊教學計劃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58人,大部分學生年齡都在6——7歲之間。初入學的小學生,對小學生活一無所知,一切都幾乎是從零開始。他們就像一張一塵不染的白紙,我們的任務就是如何在這潔白無暇的白紙上繪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二.全冊教學內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較快熟悉新環境,適應小學生活,情緒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規則和有關安全的規章制度。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有作為小學生的自豪感和上進心,樂于與老師、同學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意識到作為一個小學生應遵守的行為規則,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和自己的學習任務,團結友愛,愛親敬長。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對新環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辦法進行自己的游戲和活動。會使用簡單的工具。
三.全冊教學目標
1.體驗學校生活的樂趣,順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2.熟悉班集體,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
3.學會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了解學校及其周圍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有探索的興趣。
四.具體內容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一周一.上學真快樂
1.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和作為小學生的自豪感。
2.與同學、老師熱情、禮貌地交往,尊敬老師,友愛同學。了解集體生活的知識和有關知識。
3.自我介紹、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能;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第二周二、了解我們的學校
1.了解學校的設施及其功能、學校的各種活動和各方面的規章制度;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2.認識學校的花草樹木、自然環境。
3.表現、交流自己所見所聞的技能。
第三周
三.我們小學生要這樣做
1、作為小學生的初步的'獨立性和責任感,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學校紀律。
2、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生活自理的技能;為集體服務的初步技能。
第四周四、遵守交通規則,安安全全上學
1、遵守交通規則和社會行為規范。
2、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第五周
五、祖國真美麗
1、初步了解祖國的標志和代表性的風景名勝。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2、初步認識長江、黃河、喜馬拉雅山等祖國名山大川。
第六周
六、歡度國慶
1、感受、體驗國慶的歡樂氣氛,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體驗對人民應小腦感的崇敬之情。
2、認識國旗、國徽等國家的標志,了解有關國慶節的常識;初步了解人民英雄的事跡。
第七周
七、我愛秋天
1、感受的大自然的美,體驗在自然中探索、發現的樂趣。
2、了解秋天與人民生活的關系,了解秋天的特征和有關種子的知識。
第八周
八、和秋天一起玩
1、學習制作植物標本、蔬菜印章等。感受探索、創作的快樂,初步形成樂于探索、創作的習慣。
2、學習制作植物標本、蔬菜印章等。
第九周
九、中秋節
1、體驗傳統佳節的溫馨和家庭團圓、祖國統一的美好情感。
2、初步了解關于月亮的科學常識和人類探索月球的成就。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十周
十、我的家
1、學會關心父母,尊敬老人,體驗親情;與家庭交流、溝通的知識。
2、人際交往幾與家庭成員交往的技能。
第十一周
十一.我是家里主人
1、培愛勞動,不斷增強獨立性、自立性。
2、學會禮貌用語幾與不同人交往的知識。
第十二周
十二、好玩的冬天
1、體驗冬季的愉悅,感受冬天生活的快樂;敢于迎接寒冷的考驗。
2、了解冬季生活和運動的常識,獲得必要的動機保健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動機生活。
第十三周
十三.奇妙的冬天
1、冬季物候特點的快樂;對自然現象、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興趣。
2、了解冬與人民生活的關系;懂得合作學習的有關知識。
第十四周
十四、新年到了
1、對新一年的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 體驗集體過節日的快樂,盡自己的所能為活動出力。
2、了解祖國各地、世界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3、學習策劃、準備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
品德與生活第一冊教學計劃4
一.同學基本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同學58人,大局部同學年齡都在6—7歲之間。初入學的小同學,對小同學活一無所知,一切都幾乎是從零開始。他們就像一張一塵不染的白紙,我們的任務就是如何在這潔白無暇的白紙上繪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二.全冊教學內容
1、 健康、平安地生活——較快熟悉新環境,適應小同學活,情緒愉快安寧,遵守交通規則和有關平安的規章制度。
2、 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有作為小同學的自豪感和上進心,樂于與老師、同學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3、 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意識到作為一個小同學應遵守的行為規則,主動參與力所能和的家務勞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和自身的學習任務,團結友愛,愛親敬長。
4、 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有自身的想法和意見,對新環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方法進行自身的游戲和活動。會使用簡單的工具。
三.全冊教學目標
1. 體驗學校生活的樂趣,順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2. 熟悉班集體,知道自身是集體的一員。
3. 學會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 初步了解學校和其周圍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有探索的興趣。
四.具體內容
周次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第一周 一.上學真快樂
1. 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和作為小同學的'自豪感。
2. 與同學、老師熱情、禮貌地交往,尊敬老師,友愛同學。了解集體生活的知識和有關知識。
3. 自我介紹、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能;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第二周 二、了解我們的學校 1. 了解學校的設施和其功能、學校的各種活動和各方面的規章制度;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2. 認識學校的花草樹木、自然環境。
3. 表示、交流自身所見所聞的技能。
第三周
我們小同學要這樣做 1、 作為小同學的初步的獨立性和責任感,遵守《小同學守則》和學校紀律。
2、 培養初步的自我維護、生活自理的技能;為集體服務的初步技能。
第四周 四、遵守交通規則,安平安全上學 1、 遵守交通規則和社會行為規范。
2、 具有初步的自我維護能力。
第五周
五、祖國真美麗 1、 初步了解祖國的標志和代表性的風景名勝。為自身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2、 初步認識長江、黃河、喜馬拉雅山等祖國名山大川。
第六周
六、歡度國慶 1、 感受、體驗國慶的歡樂氣氛,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體驗對人民應小腦感的敬重之情。
2、 認識國旗、國徽等國家的標志,了解有關國慶節的常識;初步了解人民英雄的事跡。
第七周
七、我愛秋天 1、 感受的大自然的美,體驗在自然中探索、發現的樂趣。
2、 了解秋天與人民生活的關系,了解秋天的特征和有關種子的知識。
第八周
八、和秋天一起玩 1、 學習制作植物標本、蔬菜印章等。感受探索、創作的快樂,初步形成樂于探索、創作的習慣。
2、 學習制作植物標本、蔬菜印章等。
第九周
九、中秋節 1、 體驗保守佳節的溫馨和家庭團圓、祖國統一的美好情感。
2、 初步了解關于月亮的科學常識和人類探索月球的成績。
周次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第十周
十、我的家 1、 學會關心家長,尊敬老人,體驗親情;與家庭交流、溝通的知識。
2、人際交往幾與家庭成員交往的技能。
第十一周
十一.我是家里主人
1、 培愛勞動,不時增強獨立性、自立性。
2、學會禮貌用語幾與不同人交往的知識。
第十二周
十二、好玩的冬天 1、 體驗冬季的愉悅,感受冬天生活的快樂;敢于迎接寒冷的考驗。
2、 了解冬季生活和運動的常識,獲得必要的動機保健知識。合理布置自身的動機生活。
第十三周
十三.奇妙的冬天 1、 冬季物候特點的快樂;對自然現象、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興趣。
2、了解冬與人民生活的關系;懂得合作學習的有關知識。
第十四周
十四、新年到了 1、 對新一年的生活充溢希望和信心 體驗集體過節日的快樂,盡自身的所能為活動出力。
2、 了解祖國各地、世界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3、 學習籌劃、準備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沛發揮同學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身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
【品德與生活第一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第一學期第一冊教學計劃08-24
品德生活教學計劃11-25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2-11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2-04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7-19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6-17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2-26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2-02
下冊品德生活教學計劃01-05
關于品德生活教學計劃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