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它象征著人類的時代跨越,這一次跨越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電腦與網絡的迅速流行和普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多媒體教學,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以其直觀形象、新穎生動、簡潔高效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寵兒”。但是多媒體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傳統的教學并沒有為學生提供一個無障礙的課堂交流環境,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我們在充分發揮它的優勢的同時,也要注意在使用過程中的偏差,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因為多媒體的參予而愈加精彩。
【關鍵詞】:教學,計算機
也許大家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堂越來越生動,越來越高效率,越來越有“看頭”了;我們的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增強了……原因在哪里呢?我想,除了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了新的教學理念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多媒體教學的靈活運用。
由于多媒體技術,人類將要迎接一次比印刷術、電話和電視更大的技術革命。今天,多媒體技術已經能夠把語音處理技術、圖象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語音信號、圖象信號先通過模數轉換變成統一的數學信號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查詢、檢索。多媒體技術,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也給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可以說,多媒體的介入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已成為當今教學領域的熱點。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信息,而多媒體教學法則是以各種電教媒體如:計算機、電視、錄像、投影、幻燈等為標志,以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掛圖、實驗、模型等為基礎的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當代化學教師如果能夠熟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和操作機能,并能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選擇現代化教學媒體,且使之與傳統的教學媒體合理結合,就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使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教法達到最佳的結合。
一、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配樂朗誦,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體提供的有關背景資料、影片、錄像等,能創設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情和景,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可以實施審美教育。語文學科包含著其它學科無法相比的美育因素,這種性質決定語文必須成為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聲像文結合,讓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鐘的時空限制,縱貫古今,橫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創造一個嶄新的審美時空。運用多媒體可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
多媒體教學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圖像、感性的音樂,從而使學生把握教材的內涵,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運用多媒體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運用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課的基礎知識,形成系統揭示給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大大擴充了信息的傳遞量。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視自己不同的需求獲得認知的滿足。有些教材內容豐富,課時較多,所學知識比較分散,在總結課上,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形成整體認知。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課本中的許多名家名篇,有的語言流暢明快,有的語言生動活潑,有的語言凝煉含蓄,有的語言樸實感人,有的語言富有哲理性。運用多媒體可充分體會各種語言。但是,如果因為有這些特點就將多媒體課單純理解為整堂課就是聽聽音樂,看看圖像放映,出示出示板書,解放了教師,豐富了學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錯了。世上沒有一種新生事物能夠完美無缺,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也不會例外。
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為多種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個興奮點,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組織方式與人類長期記憶結構相似,減少了記憶信息和加工轉換的過程。
多媒體教學法可以使得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互相補充與完善,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使傳統與現代化教學媒體互相滲透,發揮整體功能。
多媒體教學方法使教學的重點由單純的傳授知識技能、技巧轉向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供了一個理想環境,運用多媒體技術表示、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優化教學結構,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高效率、高質量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優良個性品質。
二、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弊端
課件統治課堂,教師不能因材施教,師生難以情感交流,這些是多媒體教學所存在的不足。多媒體課件都是預先制作好,很難臨時變更。課堂教學時教師往往不能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據課件的情況,把學生的思路死活往課件的模式中拽,事實上就是讓課件統治了課堂。課件統治課堂,人性化的師生人際交流被
冷冰冰的人機交往所取代,它嚴重妨礙了師生課堂情感的互動。“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僅僅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接受自己傳授的知識,而且還在于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時能夠成功地調控課堂情緒和氣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靈感的迸發。讓學生領悟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不能僅依靠教學技巧和現代化的教學武器,更有賴于教師牽引學生靈魂沉潛于字里行間,流連于黑韻書香,這樣,學生才會獲得真實閱讀知書達理的效果,獲得啟迪智慧滋補精神的營養。多媒體語文教學是現代最新科技成果對最古老的語言文字的挑戰。
在最古老的語言文字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有明顯的優越性,同時又無法替代語文教學本身。我們盡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營造氣氛,喚起情感,引導想象,但決不能用屏幕、畫面來代替文學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間遠遠大于直觀。僅僅采用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對學生思考力、想象力、聯想力是一種極大的限制。不管執教者上課采用何種形式,不管這是堂什么內容的課,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永遠只能是輔助位置。它的一切設計都應為教學服務,而不能代替教學。任何事物都有長短利弊,多媒體教學手段也不例外。
再加上它還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我們對它的性能了解還不很清楚,駕馭起來難免會不順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多媒體教學中出現過偏漏失誤,就一概予以否定,進而因噎廢食棄之不用,而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多學習,多探索,多思考,揚長避短,想方設法使它切實有效地服務于我們的教學想象,但決不能用屏幕、畫面來代替文學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間遠遠大于直觀。僅僅采用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對學生思考力、想象力、聯想力是一種極大的限制。不管執教者上課采用何種形式,不管這是堂什么內容的課,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永遠只能是輔助位置。它的一切設計都應為教學服務,而不能代替教學。
語文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一方面體現在新教材的內容選取和編排上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體現人文關懷、與現實貼近,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在如何傳播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體現參與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這些方面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為我所用。但是,語文學科有其特殊性,更應體現語言文字的獨有魅力和教師的個性,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慎用多媒體技術,不鼓勵過分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改革——語文“四結合”教改試驗優秀論文集》何克抗、李克東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祝智庭《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模式》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xx年全球華人資訊科技教育應用大會論文集》1997年6月。
[3]何楚紅《中學語文信息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中國電化教育》20xx年第9期。
[4]朱克寶《信息技術與文學閱讀教學整合的對話觀》《學語文》20xx年第5期。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論文10-22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范文07-22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15篇11-09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論文(精選9篇)08-24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03-28
美術教學的論文10-22
數學教學論文10-29
音樂教學論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