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三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1
學期教學計劃
1、教學基本情況分析
本教材編寫的目的,是體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于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藝人的發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以便與學生自主選擇,強化學生學習興趣;再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體現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現代意識和中國特色。
2、本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以各種豐富多采的活動方式設計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感興趣的事物,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題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習得兩方面的需要,既順應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需要,突出情感、學習態度、價值觀的養成,友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使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
本教材的基本體系是以各種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有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
總之,本套教科書從觀念、結構、內容幾個方面強調創新。既考慮社會、文化因素,有突出本學科課程因素;既有傳統,也有革新。圍繞美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既有遵循《課程標準》精神和基本要求的規定性,也有學習內容的、學習方式、工具材料等方面的選擇性,是學生樂于學習,易于學習。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有兩個班,一班人,二班人,學生年齡小,好動,所以要根據他們的年齡進行教育,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使學生學會如何發現美、創造美。要把教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提高他們的興趣,激發創作的欲望,達到好學、樂學的目的。一年級小朋友 的自覺性比較差,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要有教師的督促、引導、鼓勵。
改進方法,提高質量
認真備課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根據新課改精神,努力鉆研教材,利用各種方法、手段進行教學,例如:參觀、活動、游戲等教學來豐富課堂。
認真教學
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靈活把握課堂,積極對待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想法、觀點得以發揮,潛能得以挖掘。
提高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興趣非常關鍵,低年級小朋友的興趣極易培養,利用夸獎鼓勵、美術比賽、參觀優秀作品等,來提高興趣,發揮其內在的潛能,把美術課當成一堂生機勃勃的游戲課、當成一堂其樂無窮的生活課,使學生想上,并且盼著上美術課。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美術是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能力和創造力的學科。為了讓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成為有健全人格、有創新精神的合格人才,特制定本期教學計劃。
二、教學內容和要求:
一年級使用的是新課程標準下的'九年義務教育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材突出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年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題設計中充分挖掘課題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并注意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共有兩個教學班,一(1)班有學生 人,一(2)班有學生 人。美術是一門色彩鮮明、絢麗多彩生動活潑的學科,大多數學生喜歡畫畫、素描、手工制作等,對美術課堂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四、具體實施與要求:
1、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明確重點、難點。
2 、大量采取范畫、示范步驟圖、教具、多媒體等這些直觀教具,邊示范邊講解。
3 、教師在課堂上精講多練,認真輔導學生作業。
4、注重對各種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審美能力,力爭美育貫穿全過程。
5、在教學方法實施上,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實行多種方法相結合。
6、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隨堂輔導,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創造思維及想象力。
7、做好每節課的小結,針對性地進行作業評講。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物的各種表情以及各種表情的不同表達方式,學會用多種形式描繪喜怒哀樂,提高敏銳的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賞析、探究、創作,能夠理解心情與表情的關系,能夠運用夸張、變形等方法來表現人物的不同神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學會欣賞有不同面部表情的藝術作品,提高對不同情感的體驗和解讀能力,更加樂于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
小編微信上曾經推送過一篇文章《生動理解教學三維目標》,如果不了解回復【教學三維目標】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認識喜、怒、哀、愁等表情的特征以及對應的情感,并能夠用線條描繪一種人物表情。
【難點】
根據已有知識創作一幅肖像,并且生動刻畫五官。
三、教學方法
示范法、講述法、情境法。
四、教學準備
PPT課件、鉛筆、橡皮、畫紙。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播放歡笑、啼哭、嘆氣、怒吼等聲音,引導學生猜表情并進行表演。隨即,教師板書課題——《喜怒哀樂》。
(二)討論交流、初步感知
1.教師分別將喜怒哀樂四種表情展示出來,學生之間相互討論:
①這四種表情分別給你怎樣的感受?
②聯系生活,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我們才會有這四種不同的表情?
2.師小結:喜怒哀樂分別給我們高興、憤怒、傷心和愉悅的感受;通常情況下遇見高興的事情會喜、遇見氣憤的事情會憤怒、遇見傷心的事情會哀傷、遇見突如其來的驚喜會樂。
師:那么如何將喜怒哀愁融入到繪畫作品中呢?
(三)欣賞作品、體悟情感
每位同學的課桌上都有事先準備好的喜怒哀愁表情卡片,老師播放一幅作品時,學生迅速找出與之對應的表情卡。老師提問:畫作中分別體現了什么情感?畫家是如何塑造這種情感的?
1.《微笑》:是我國著名藝術家南海巖的作品,他筆下的藏民通過微笑給我們傳達希望、虔誠和勤勞的美好情感。
2.《林黛玉》:這是我國藝術家劉文進的作品,在《紅樓夢》著作中,林黛玉因得知寶玉和寶釵成婚,最后氣郁而死。畫面中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林黛玉的哀愁、幽怨的氣息。
3.《張飛》:張飛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形象,這幅作品通過對張飛五官特征的塑造,把他暴躁魯莽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
4.《吉普賽女郎》:是哈爾斯的代表作,通過畫面中荷蘭的民族姑娘的單純開朗的微笑,我們能感受到自由開放氣息和時代精神在這位少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游戲體驗、加深印象
1.游戲中思考探索不同情緒下的五官特征。
老師在黑板上貼好四個沒有五官的`人物頭像,請四組同學上臺將不同的五官特征貼在相應的表情下。完成后請其他小組同學進行點評,老師先不做揭示。
2.教師講解后揭示答案。
①教師出示古代畫決:畫人喜,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淚下落;畫人怒,立眉瞪眼牙緊咬等。
②根據之前學生拼出的五官,老師給予相應的調整。
(五)教師示范、學生實踐
1.教師拿出材料進行作畫步驟的示范,學生認真觀察。
①先畫出臉部和頭發的外輪廓。
②畫出頭發和頭飾的形態。
③畫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結構。
④完成整幅頭像的描寫。
2.學生動手實踐
①作畫要求:寫生一幅人物頭像,表情要生動,可以大膽運用夸張變形等手法。
②學生創作,老師巡視指導,個別同學進行重點指導。
(六)作品展示
1.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圍繞構思、內容和人物神態進行自評、互評和師評。
2.老師將學生作品貼在教師的藝術角。
六、課堂延伸
老師播放其他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比如雕塑、版畫作品等。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06-17
小學一年級的美術教學計劃07-03
一年級美術下教學計劃06-30
一年級下美術教學計劃06-30
一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06-09
一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02-22
一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計劃03-25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06-24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精】12-02
人教版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