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初中政治教學計劃3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教學計劃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 篇1
為了保證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使教學活動有針對性、時效性,根據學校20xx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學期學科特點、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本期總體教學目標
本期高一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標準,深入學習教學大綱及考綱,做到教學要有針對性,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出發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為目標,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確保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以其使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二、本期教學的進度
高一年級思想政治的總體教學任務為必修1,根據學習行政歷的規定,本學期教學周21周,其中教學時間19周,復習兩周的工作計劃,分解細化教學進度為:9月份完成教學計劃1—3課;10月份完成積極哦啊小計劃4—6課;期中考試完成后,11月份完成7—8課;12月份完成9—11課;元月份復習進行期終考試。
三、教學設想及措施
高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教學中首先要注重細節,每課每個單元的重點、難點、易混點的梳理工作,對重點 難點、易混點講解清晰,備課要充分,講練要結合,多啟發,多誘導,使學生能學以致用,能用學習的理論解決時政問題;其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強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課的基本任務,要用基本理論解決心理問題,為學校的德育工作開辟第二課堂,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備好每堂課。備課是上課的重要前提,只有熟知、真知教材的框架結構,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才能上好課,講好課。
2、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參加互聽課活動,教研活動和互聽課活動是借鑒學習他人長處彌補自己不足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堅持才能修正自己。
3、積極學習本專業的教研理論,閱讀最新的時政新聞,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給人一碗水,自己就應有一桶水,只有博覽群書,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才能給學生解答、釋疑,才能真正做到學深為師。
另一方面,政治課的時政性和時效性很強,所以,每天要閱讀、收聽、收看大量的時政新聞,用新鮮的時政知識輔佐理論,用理論解決時政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最佳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啟發法、情境法、漫談法等多種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5、改善師生關系,化解學生厭學情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要想使學生對本學科感興趣,除了學科本身的吸引力外,師生關系的好壞,也是導致學生對本學科失去興趣的最直接的根源。
所以,要轉變觀念,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多關心、多關懷學生,以自己的愛心感動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喜歡你,他才會喜歡你的課,學習你的課,使課堂產生良好的效果。
6、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對各類不同的學生分類指導,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尤其是對學生,要分析成因,透析病理,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克服學生厭學情緒,提高教學效率。
7、多考、多練。多考多練雖然是老生常談的方法,但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多考多練,才能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才能找出病因,對癥下藥,起成效。
總之,作為課任老師,只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學藝術和技巧,走進學生心靈,才能教好每堂課,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 篇2
在新的學年里,認真落實學校安排的有關教學工作。積極倡導做學習型、研究型教師,加強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研究,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努力打造本學科的亮點。特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有關要求,積極推進合作學習教學改革,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創新,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如何使復雜知識簡單化、枯燥知識趣味化、抽象只是形象化等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健康成長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與安排
1、深入學習“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理論經驗材料,使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真正進入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2、繼續加強教學常規工作。包括備課、上課、聽課、批閱作業等都要按要求完成,并力求創新。
3、創設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第一,在課堂上要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以心理安全感;第二,要讓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動,參與是學生學習的.前提,同時學生也只有參與課堂集體活動才能產生快樂。
第三,在課堂上教師要多采用“成功教學”,創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多欣賞學生,多鼓勵學生。教師的欣賞和鼓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獎賞,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4、轉變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地位。面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向平等參與學生的學習轉變。從知識的傳遞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精心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要引導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通過各種活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5、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教材有許多章節都需要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果沒有活動,這些目標就落實不了。因此我們要特別強調學生探求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識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景,有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注重對學生進行發散性問題的訓練,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加強教研組常規管理和建設。要做到“三定三有”,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有計劃、有措施、有成效。在本學期,要在“高效課堂效率”上下功夫。
7、深刻體會教學思想,關注后三分之一的學生,提高三率一平均,進行分層教學,讓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
8、積極參加各項教學活動,堅持天天有公開課,籌劃新秀工程即“五個一”活動,全體成員進行個性規劃,規劃自己的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總之,我們組要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再接再厲,一新思想提升新境界,以新作為創造新業績,開創我們組發展的新局面,努力使我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目標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通過關注經濟發展,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選擇希望人生的教學: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依據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認識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實現要艱苦奮斗,開拓創新;正確處理個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收集、辨別、篩選信息,學會選擇;學會負責;提高對初三學習壓力的調適能力,學會在心理、身體方面進行自我調整。貫徹教學的實效性原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國內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實際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求。
二、教學依據和教材
初三思想品德課教學要以國家教育部20xx年5月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為依據,以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為指定教材,按照九年級課標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進行教學。同時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活動的進度,適當調整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造。
三、教學要求
1、深入研讀《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認真分析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科學的把握教學內容與進度,并組織好學生的'結業考試前的總復習。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復習課教學實效的研究。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內容的生活化和活動的內容化的統一。教師要夯實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要以學生生活為基礎,強化實踐環節,注重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4、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給每位學生創造機會,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實踐過程性評價、動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5、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嘗試多種教學教學方式,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提倡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尋找答案、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多角度思考問題,嘗試理論聯系實際,全面地、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6、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努力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7、積極參與區進修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展示自己的優勢,虛心學習其他教師的長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鼓勵為全區教學水平的提高做貢獻。
四、教學活動
1、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與實施
2、落實教學基本功,開展課堂教學實效性(避免低效)研討等活動
3、開展研究課、說課等課堂教學交流活動
4、初三結業考試復習與指導
5、課堂教學設計展示、交流
五、教學進度
3月底完成第四單元教學;4月逐步進入期末總復習。5月初全區進行初三思想品德結業統一考試。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07-02
精選初中政治教學計劃四篇09-14
精選初中政治教學計劃三篇03-18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15篇12-19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精選15篇)03-29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15篇)01-12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集錦九篇07-18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匯編八篇03-17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合集八篇07-18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集錦9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