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計劃模板匯編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但是教學計劃要寫什么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計劃 篇1
一、 指導思想
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 本學期國學教學以《千字文》為主,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游歷名山勝水、品味藝術文化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綜合文化素質,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
二、教學目標
1、能將經典回放中的優秀國學篇目進行背誦。
2、能將與“經典回放”中的相關內容進行主動的資料收集,并能進行分析,成為自己的另一份經歷。
3、在日常生活中,將學到的優秀品質內化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則,做到學以致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將經典回放中的優秀國學篇目進行背誦。
難點:在日常生活中,將學到的`優秀品質內化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則,做到學以致用。
四、教學措施
1、通過家長檢查、同學互查、教師抽查來鞏固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誦讀。
2、充分開拓班級展示欄的宣傳功能,把學生好的國學個人感悟作品進行張貼示范,帶動更多的學生熱愛國學。
3、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國學”誦讀活動。
五、教學進度
每周二學習一課時,做到不間斷。
課間和周末的時間,安排學生對國學的相關作品進行資料的收集及閱讀,并請家長做好“親子閱讀”的工作,便于學生更好的、及時的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教學計劃 篇2
根據教育部對教學計劃制定的指導意見,該課程的課時設計為108課時左右,而教學任務則要兼顧理論和實踐內容,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全”而“深”的教材并不適應他們。因而必須對教材內容的進行整合,這一點非常重要。而教材內容的整合,既不能簡單的刪、減理論內容,也不能隨便刪減實踐教學內容。此本教材的特點如下:
1.該課程是中職計算機應用、網頁設計、動漫、動畫等專業中的必修課程,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在編寫教材時,力求將平面設計的諸多因素貫穿其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更多地去涉獵藝術元素,不斷提高自我的藝術修養。
2.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將理論融入每個實例中去,減少學生學習軟件時感覺枯燥無味的現象,力求快速掌握軟件的功能。
3.教材的諸多章節中增加了創意分析,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
課程的任務與要求
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Flash動畫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動畫作品,為其職業生涯的開拓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下列的基本要求:
(1)了解Flash動畫的應用范疇
(2)能繪制出一些基本的動畫素材
(3)能靈活應用各種動畫制作具有一定水平的動畫作品。
(4)了解ActionScript2.0,并能夠掌握簡單的ActionScript語句在Flash動畫中的應用。
(5)能應用組件制作一些交互式動畫效果。
(6)能綜合應用本課程的知識,制作完整的動畫作品。
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中應體現職業教育與計算機教育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突出應用,講清原理,多上機操作。上機操作是學習本課程的重要環節,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驅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完成本課程教學。
一.介紹flash的相關知識,類別,輔助工具軟件
介紹flash菜單,flash工具欄,屬性面板,庫面板,時間軸,圖層,混色器。
課后作業:熟練掌握flash各項工具,面板。到網上查看相關flash設計理念。
二. 掌握三個幀的`概念(區別與聯系)——--實心關鍵幀,空白關鍵幀,普通幀
掌握圖形的概念(區別與聯系)---點陣圖,圖形矢量圖,位圖,組合矢量圖
一個前提:形狀用點陣圖,動作用矢量圖——-介紹圖形與運動的關系
三個步驟:起始關鍵幀+補間命令——介紹運動的制作過程
課后作業:完成一個紅色的圓形變成藍色的文字運動的效果。實例flash2-1
完成一個白色小球由小變大,由清晰到模糊的運動。實例flash2-2
三. 多層同時運動的制作
連續動畫運動的制作
軌跡運動的制作之曲線運動
軌跡運動的制作之文字運動
逐幀運動的制作。
課后作業:
1.完成一個兩個小球情節運動 (連續動畫和多層同時運動) 實例
flash3-1
2.完成產品圖片切換效果 實例flash3-2
3.完成樹葉隨風下落的效果 (引導層) 實例flash3-3
4.完成小球環繞文字運動的效果 (引導層) 實例flash3-4
5.完成毛筆寫字效果 (逐幀運動) 實例flash3-5
如有需要,此節課可預留一節練習課用以加深理解掌握。
四. 遮罩層概念,背景層概念
遮罩層運動之遮罩層運動———遮罩層運動,背景層不動
遮罩層運動之背景景運動———遮罩層不動,背景層運動 遮罩層運動之拓展運動———探照燈效果 實例flash4-1
水流運動效果 實例flash4-2
光照運動效果 實例flash4-3
五. 影片剪輯概念,制作過程,優勢。
影片剪輯之內部影片剪輯制作:概念,制作過程,優勢
影片剪輯之運動合并——-與形狀運動,動作運動,軌跡運動,逐幀運動,遮
罩運動等運動的結合
課后作業:百葉窗效果 實例flash5-1
六. 按鈕的概念,制作過程,用途
透明按鈕的概念,制作過程,用途
按鈕與影片剪輯的結合。
課后作業:地圖鏈接flash6-1
珠寶展覽flash6-2
七. 動作命令
動作命令的類別之條件命令系列
動作命令的類別之行為命令系列
八. 綜合運動+按鈕+命令——內部動畫控制
網頁,外部flash+按鈕+命令——外部對象鏈接
課后作業:控制球的運動flash8-1
卷軸的打開及鏈接 flash8-2
九.菜單制作之主菜單動畫(鼠標移入移出的動畫效果)flash9-1
教學計劃 篇3
小學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手腦并用。這種教學實踐活動,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最佳機會。創造性勞動教學終極目標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投身創造實踐,探索創造途徑,養成創新習慣。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創造了美。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礎。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是小學各科中的基礎學科,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本學年在任教六年級勞動技術的教學工作中將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做到深鉆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目的,把握教學重點,做到為學生備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1、教學目標:
勞技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模式的采用,應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學習勞動的基本知識,又要進行實踐操作,把兩者結合起來,并在這些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造性勞動教學旨在培養"開拓型"的勞動人才,傳統教學注重知識積累,停留于思維,想象階段,創造性教學強調教會學生探求知識、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培養學生具有時代性的創新意識。
2、具體模式:
(1)教師把教材中的勞動基礎知識、技術要求、操作過程、注意事項等,通過討論、講解、演示等各種教學手段傳輸給學生。
(2)學生通過教師講授的勞動技術的知識、方法動手操作實踐,鞏固所學的知識。低年級學生可采用邊"授"邊"練"的方法進行教學。
(3)通過教師講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方法,教師及時將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處理,并做好調整工作,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總結自己勞動收獲,并且可以學習別的同學在實踐中的經驗,使以后做的更好。
(4)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啟動學生情緒,使學生在各個環節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3、教學進度
每周1課時
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從學生固有的天性來說,單純好動的性格,促成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創造的潛意識。在此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探求美術各領域的知識,感悟學習的樂趣。通過各種途徑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活動內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常識知識,(美術種類,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嘗試幾種兒童繪畫方法。重視基礎訓練,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制作。
2.以兒童畫為主進行教學。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4.對美術特別感興趣和有天賦的學生可以根據該生的意愿進行在培養。
5.學期末展示學生學習成果。
三.活動目的`:
宜溝鎮中心校紅黃藍社團在于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為今后培養美術人才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通過紅黃藍社團的學習,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解決課堂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四.采取的措施:
1.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社團活動開展的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自愿參加美術學習的學生要準時上課學習。
五.活動要求:
1.按時參加,保持室內清潔。
2.美術興趣班成員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美術教室大聲喧嘩,不準與美術學習無關的事。
3.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須按時完成。
4.愛護美術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
六.活動安排:
每周五下午第二節
紅黃藍社團教師:張艷輝
20xx.2
教學計劃 篇5
教學目標:
1、在制作剪紙和鑲邊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及其性質,發展空間觀念;
2、欣賞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鑲邊中的一些圖案,體驗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教學重點:在制作剪紙和鑲邊的過程中,理解軸對稱及其性質.
教學難點:欣賞剪紙與鑲邊中的一些圖案,體驗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教學工具:紙,剪刀,投影儀.
準備活動:
收集鑲邊和剪紙,或用剪刀通過折疊和剪切,制作一幅幅漂亮的圖案.
教學過程:
一、引入:下面的圖案是用剪刀剪出來的,漂亮嗎?你能剪出這樣的圖案嗎?
二、探索練習:
取一張長30厘米、寬6厘米的紙條,將它每3厘米一段,一反一正像“手風琴”那樣折疊起來,并在折疊好的紙上畫出字母E.用小刀把畫出的字母E挖去,拉開“手風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條以字母E為圖案的花邊.
(1)在你所得的花邊中,相鄰兩個圖案有什么關系?相間的兩個圖案又有什么關系?說說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鄰兩個圖案為一組,每個圖案之間有什么關系?三個圖案為一組呢?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動中,如果先把紙條縱向對折,再折成“手風琴”,然后繼續上面的步驟,此時會得到怎樣的花邊?它是軸對稱圖形嗎?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請你將一張長方形的紙片對折,并在上面畫出以下圖形,然后將其輪廓剪下來展開,看看它是什么圖形?你能仿此方法剪出一個蜻蜓或其他的圖案嗎?
小結:
在制作剪紙和鑲邊的過程中,理解軸對稱及其性質,通過欣賞剪紙與鑲邊中的.一些圖案,體驗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作業:
課本P209習題:1,2,3.
教學后記:
學生很感興趣,在制作剪紙和鑲邊的過程中,基本上能理解軸對稱及其性質,但對欣賞剪紙與鑲邊中的一些圖案,體驗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的文化價值就較困難.
教學計劃 篇6
設計理念
1.注意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索,通過一些熟悉的、具體的事物,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探索中體會有理數的意義,探索數量關系,掌握有理數的運算。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來獲取、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2.本課注意降低了對運算的要求,尤其是刪去了繁難的運算。注重使學生理解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本的運算技能。
教學目標知 識 與 技 能
1.使學生理解有理數倒數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有理數的除法法則,能夠熟練地進行除法運算。
過 程 與 方 法
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及運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有理數除法法則。
難點(1)、商的`符號的確定
(2)0不能作除數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敘述有理數乘法法則
2.敘述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
二、自主學習計算:
1.師生共同研究有理數除法法則:
問題:
一個數與2的乘積是-6,這個數是幾?你能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