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等數學培訓問題討論總結-學科論文
我班全體學員就樂教授提出的5個問題,根據自己的體會和經驗,進行了全面而熱烈的討論。討論內容如下:
1.高等數學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
(1)如何針對學生的實際(基礎,接受能力,專業需求),講授內容(廣度,深度,后繼課的需要)。
(2)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如何吃透教材,結合其他資料,整合出自己的講稿。
(4)課堂中如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學生作業的批閱與監控。
(5)一堂成功的課的評價標準。
(6)知識點、方法、計算、證明、應用問題之間的比例。
(7) 講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之間如何平衡(仍受課時的限制)。
(8)高等數學知識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的銜接問題。
(9)各部分內容的調整與重新組合。
2.極限形式化語言要不要講
根據學生的水平和教學要求,選擇講與不講和講的程度,但可以通過幾何的圖形,直觀的表述介紹一下,講清語言表述的本質,最后給出嚴格的形式化語言,讓學生見識一下也好。但不能過分的只停留在語言層面。精神實質才是關鍵。對于工科類學生主要是極限思想、嚴密邏輯思維的熏陶,能理解書上的證明,即可,不必要求會用定義證明極限。對于藝術、體育、法學等文科專業,只需要理解描述性定義就可以了。
3.數學建模融入高等數學
這是個熱點和難點問題。數學建模教育,既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又能培養應用和創新能力,它是數學教育的重要素材和途徑。因此,數學建模應該加強。但最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個好的典型例子,從問題的引入,問題的分析,抽象和變量的選定,到模型的建立、求解,回到原問題中去檢驗分析等。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老師最好提前將問題公布給學生,老師主要的精力放在問題的分析上,等到有了基本的訓練,可進一步介紹數學建模、數學試驗、數學軟件等。比較好的幾個地方是:極限的幾何刻畫,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近似計算,圖形的面積,logistic mapping 等。另外,對于基礎好,感興趣的學生可采取興趣小組,課外討論班的形式,進行強化。但這部分不是高數的主題,因此要適度,并留有余地。基本原則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關于多媒體的使用
有老師使用的,但很少,大部分老師沒有用,主要是學校的條件達不到,多媒體教室緊張,安排不到數學課的需求。也有老師認為,僅用多媒體把教學內容,放電影般地演示給學生,往往不便培養學生的作題能力。建議適當選用,多媒體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制作好的課件(內容,形式,技術),講授的方式都要改變。還涉及到課堂上的臨場發揮等。但制作好的課件,往往特別的費時,建議由技術專家和名師分層次制作典型的課件,推廣到全國,授課老師則可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加入一些與學生實際相關的內容。
5.高等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否可行
擴招后,學生的水平降低了,雖有一些學校堅持嚴要求,高標準。但實際中的問題是不可忽視的。考試的難度也降低了,學生整體上對數學的興趣不高。這些都是現實。教學的基本要求應照顧到這種實際和形勢。要求要進一步明確化、分層次、多目標。對學生的要求要有針對性,這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所以,針對優秀學生、中等學生和差生,要多要求、多目標、多手段,而不能一本教材,一種要求,一種模式。建議制定政策的專家們,集思廣益,從各個地方的實際和不同學校的實際出發,適應新形勢,制定出新的教學要求和大綱。另外,還需組織一批教學名師,編寫出滿足這種要求的教材和提供網絡資源。
【高等數學培訓問題討論總結-學科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與學科探討論文11-05
問題討論:08-17
高等數學論文08-28
當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缺陷探討論文08-17
讓學生在討論中解決問題08-17
討論式教學法的研究論文08-15
初中政治教學中的課堂討論論文08-16
小學科學教學論文08-24
數學應用問題教學論文09-05
教育討論 - 試論文綜考試中的思維要求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