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感培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感培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標》中提出了小學數學的10 個核心素養,即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數學的教學過程不應該只停留在教會學生數學知識層面,更應該關注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處理事務的能力。數感作為重要的數學核心素養之一,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或自動化地理解數和運用數的態度與意識。數感意在培養學生能用數學的視角去觀察,能以數學的思維去研究。要學好、用好數學,培養學生數感極其重要。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什么是數學核心素養?學者們對此眾說紛紜,但其教育教學的重要性無可置疑。結合各位學者的理論基礎,數學核心素養不是指具體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也不是一般意義的數學能力。數學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形成的能適應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具有特定意義的綜合性能力。數學核心素養以數學知識技能為基礎,但是又高于具體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核心素養反映數學的本質與價值,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
數學核心素養一般與一個或幾個學習領域的內容有密切的關系,在學習數的認識、數的計算、用字母表示數等內容時與建立數學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聯系。在數的認識的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形成數感,在學習圖形的認識內容時應注意拓展學生的空間思維,為今后更深層次空間幾何德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推理在幾何中經常運用,特別是實踐階段的平面幾何的證明。在數與數中也常常用到推理。例如:數學運算律的學習是用歸納推理的方式來實現的: 3+4=7,4+3=7,3+4=4+3; 15+6=21,6+15=21,15+6=6+15; 24+58=82,58+24=82,24+58=58+24; …… a+b=b+a 數學核心素養旨在不斷提升學生的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數學核心素養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
二、小學數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數感是指人們對數和運算的意識傾向或者理解,而這種本領能促使人在處理與數相關的情境中靈活的作出科學判斷與有效策略。簡單說,數感是學生通過學習的積累對周圍事物數與量的感覺和感知力。數感作為數學核心素養之一,對數學教學和數學運算有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是當前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小學數感的教育教學中一直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教師對數感教育認識不全面
自新課改以來,教師們對數感一詞耳濡目染。但是,真正明白其內涵的卻寥寥無幾。教師們對數感教育最大的誤區莫過于認為數感教育僅限于教會學生數數、計算,實際上,這只是"最低層次的數感。"教師們沒有真正理解數感的意義,內心沒有形成完整的數感概念,不能對其抱有一個足夠重視的正確的態度,自然也沒有意識去利用身邊的一些素材或者資源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數感培養方式機械化
培養數感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數感同語感、樂感類似,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概念。每個人對數感的理解不同,每個人的數感也不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感時,所采用的情境導入過于單一,沒有一絲的好奇感,使得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字,甚至厭煩數字。教師需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以不同的情境持續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數的興趣,領會數字的無窮魅力,積極主動探索數字的奧秘,逐步形成數感。
三、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感的培養建議
數感是學生經過多方努力逐步提高的一項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自身特點和規律為培養學生的數感奠定基礎。因此,小學生的數感培養是當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針對以上小學數感教育存在的問題,下面就有效提升小學生數感提出相關策略。
(一)加強教師數感教育的意識
數學核心素養依據數學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實現。首先,教師應自覺提高自身數感水平。利用課下時間查找相關資料,明確數感的內涵、意義,深入研究數感。其次,教師在深入了解數感后,要將數感知識融合于課程中,創造新型課堂。最后,教師在圖書角擺放數感的相關書籍,學生課下閱讀了解,逐步認同數感的培養。
(二)注重數感培養形式多樣化
數感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培養數感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字,體會到數字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字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字的魅力。
小學數學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蘇學思維,促使學生形成數感。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能夠準確的了解核心素養的理念,并將其融入到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數感,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好基礎。
本課題自制定研究方案,從前期的準備階段進入組織實施階段已經有一學年了,現在就這一學期來的研究工作作以下的簡短小結:
一、在理論知識中充實自己,加深對課題的理解
實施培養學生的數感個案研究子課題的研究目的,在于通過個案研究,能夠發現小學生數感的現狀、發展、變化特點,從而為培養學生的數感提供良好的依據,形成與其他課題研究相互驗證的結論。同時,在子課題的研究過程中,除了數據的搜集,材料的積累分析外,堅持對學生數感養成的指導,引導學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數感”,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為了更加深對課題的理解,我們閱讀了許多有關書籍,以增強自身的研究能力。如《素質教育在美國》,《給教師的建議》以及上網查詢到的資料……通過不間斷的學習與每周的理論摘抄,我多方面汲取營養,為子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在實踐操作中鍛煉自己,堅持對課題的研究
1、利用每一街數學課培養數感的意識。
讓學生從理解數,表示數、數之間的關系中初步建立數感。
讓學生從理解運算的意義、選擇適當的算法中進一步培養數感。
2、上好課題研究課,為主課題積累豐富的資料。
這學期本課題組讓學生從理解數,表示數、數之間的關系中初步建立數感。一學期上了《神奇的莫比烏斯圈》《分數的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百分數的意義和認識》這幾節課題研究課,在課中,結合生活,體驗數感;定量刻畫,建立數感;調查實踐,強化數感;解決問題,升華數感。
總之,數感的形成不是通過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的教學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用較長的時間逐步培養。
3、認真組織學生進行自評測試,填寫各類記錄材料。
一學期中,在測試的基礎上作好統計分析工作,認真指定課題研究計劃表、每月填寫課題研究記錄卡,并在班中選擇了三位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個案追蹤,通過集體指導或個別談話對他們重點輔導,并做好了個案記錄。
三、在實踐操作后及時總結,課題研究初見成效
通過一年的課題運作,學生們的數感有所提高,這是一個良好的現象。本學期,老師們有多篇論文發表和獲獎,課堂教學質量也獲喜悅成績。課題研究還在繼續,將繼續努力,不斷充實自己,更好地提高研究工作的質量。
四、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1、平時活動較多,時間較為緊張。
2、搜集的有關材料較少,供求不足。
3、課題研究陷入低谷階段,無法取得更大突破。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感培養】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08-12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研究08-22
淺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08-12
淺論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改革07-26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心得11-11
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綜合素質評價研究08-21
基于核心素養的培訓心得(通用7篇)08-12
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論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