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建筑工程專業現代學徒制探索
高職建筑工程專業現代學徒制探索
尹檢務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現代師徒制是我國正在積極探索的人才培養重要形式之一,作為湖南省示范性建設類高職院校,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進行了探索,就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提出了具體措施,旨在推進現代學徒制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的發展,培養出適應現代建筑業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尹檢務(1962-),男,湖南衡陽人,本科,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施工技術。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基礎性產業,我國的建筑業一直維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當前仍然處于規模擴張期的緩增區間。[1]隨著我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變化,產業正不斷地由粗獷型向集約型轉變,需要技術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作支撐。技術的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會造成低技術含量崗位數量的減小和高技術技能含量人才的需求的增加,對于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建筑業勢必首當其沖。國際經驗表明,以職業教育為平臺,大量培養符合現代經濟需要的勞動力是緩解失業率與高技能人才缺口之間沖突的最佳途徑。[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二部分發展任務,第六章職業教育,第十四條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3]學院已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實踐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并創下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為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在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學院就現代學徒制在建筑工程專業中試點進行了積極探索,對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做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具體措施。
一、現代學徒制內涵
現代學徒制是以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資格標準為服務目標,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生(學徒)的培養為核心,以課程為紐帶,以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為形式,以學校、企業、行業的深度參與和教師、師傅的深入指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師傅言傳身教帶領徒弟共同學習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學徒在實際生產服務一線崗位上,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接受訓練和開展工作;在規定年限內掌握一定技術技能并學完相應課程,同時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教育學歷證書,出師成為一定等級的技術工人。[4]
二、人才培養總體思路和目標
按照“合作共贏、職責共擔”原則,校企共同制定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基于崗位工作內容、融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專業教學內容和教材。校企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訂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崗位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
三、人才培養具體措施
(一)校企共同開發“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模塊化組合課程體系
以崗位分析為基礎,真實任務驅動,對接一流建筑企業湖南建工集團施工項目部的高端技術崗位要求,校企共同開發“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模塊化組合課程體系。
1.建筑施工崗位(群)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根據湖南建工集團的專業調研報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面向的建筑施工項目部主要崗位:以施工員為核心崗位,以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標準員為拓展崗位,學生畢業后3~5年后可以提升的技術崗位是注冊建造師和注冊監理工程師。
2“。 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模塊化組合課程體系結構設計。以湖南建工集團等一流建筑企業生產一線項目部高端技術崗位(群)職業標準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注重操作技能培養與業務管理能力訓練,把建筑施工業務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典型建筑項目產品等轉換為學習領域,同時反映“綠色建筑+建筑工業化+信息化管理”的建筑前沿技術,并結合學生個人發展,突出個性培養,構建“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模塊化組合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由公共素質模塊和專業模塊兩個一級模塊組合,一級模塊又下分為以下二級模塊。
公共素質模塊: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基本職業素質、跨文化交流和國際視野等能力;
專業通用模塊:培養學生獲得專業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
專業方向模塊:培養學生相應崗位職業技能,增強學生適應崗位能力;
專業拓展模塊:旨在拓寬和加深學生專業技能、增強綜合應變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培養學生在專業群內轉崗或在更大范圍內的職業崗位遷移能力;
專業提升模塊:培養學生提升專業崗位和執業資格晉級能力;
企業實踐模塊:培養學生職業崗位技能。
(二)創新“多學期、三階段、校企輪換”工學交替教學組織模式
基于建筑業施工現場管理關鍵工作崗位的要求,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的遞進認知規律組織教學,推行認知實訓、工種實訓、綜合實訓、頂崗實訓等實踐教學,按基本能力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和頂崗能力培養三階段強化能力培養,深化“多學期、三階段、校企輪換”的“工學交替”教學組織模式改革。
(三)對接建筑企業職業崗位要求,推行“雙證融通”課程建設模式
推行“學歷畢業證+職業資格證(“湖南省建筑企業專業技術管理八大員十崗位”崗位資格證、職業技能證)”的“雙證書”育人制度,實現“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機制。在人才培養規格制定和課程方案設計中充分考慮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行業企業職業資格標準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對接一流建筑企業湖南建工集團崗位職業能力要求,開展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制度。
將獲取職業崗位資格證作為畢業條件之一,本專業學生應獲得施工員證、質量員證、安全員證、材料員證、資料員證等崗位資格證書中的1~2個崗位證書,同時,學生必須獲得測量證和CAD證等職業技能證書,使學生在畢業同時獲得“雙證書”的比例達到100%。
(四)大力推進上課與上崗標準相融合
參照建筑業各類生產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技能抽查標準,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崗位能力需求為目標,經校企專家論證形成課程標準和教學標準,推進上課與上崗標準相融合。
四、結語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面向現代。現代學徒制是西歐部分國家實踐過并取得一定成功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在對現代學徒制進行探索和實踐時,要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需要,同時也需要政府、企業和學校的積極參與和合作,更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和相關法律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德全。建筑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關注,2014,(4 )。
[2]田英玲。瑞士現代學徒制“三方協作”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N].人民日報,2010,(005)。
[4]王婷婷。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困境及對策探析[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2)。
【高職建筑工程專業現代學徒制探索】相關文章:
物流管理的現代學徒制研究應用08-18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的探索08-18
淺談機電專業學徒制模式08-24
高職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探索論文08-17
高職建筑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研究08-26
建立現代教育制度的探索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