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程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程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易銀強
。ê厢t藥學院,湖南懷化418000)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田徑課程的教學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根據閱讀文獻和實際調查來看,普通高校的田徑課程的課時大幅度減少,在教學方面,只注重競技技能培養而忽視了社會的需求、學生興趣的需求。本文從實際出發,分析了田徑課程面臨的現狀以及產生這種困境的具體原因,還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程
作者簡介:易銀強(1980-),男,湖南株洲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一、前言
田徑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被人們譽為“運動之母”,它具有極強的競技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很多運動項目都離不開走、跑、跳、投等動作,因此田徑運動成為很多項目的基礎,其重要性顯而易見。通過田徑運動,學校還能對學生和運動員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并且還可以培養我們的競爭意識、吃苦耐勞和勤勞勇敢等優秀品質。因此,田徑課程的教學和發展同樣影響著其他各個體育項目教學目標的實現,更加應該注意體育專業的田徑課程的教學,培養更優秀的后備人才,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二、田徑課程的現狀分析
從表1可以分析出,大多數學生對于熱門球類項目的選擇較多,比如籃球和羽毛球的百分比就分別占了19.7%、13.8%。而在此統計表中,選擇田徑項目的同學也就占總數的6.9%,由此可見,田徑課程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根據閱讀各類文獻,結果顯示,近年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田徑項目的課時大幅度減少,使田徑處于滯后的狀態。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多數學生對田徑表示不感興趣,認為田徑項目枯燥無聊,又苦又累,上課在室外風吹日曬,認為跨欄、跳高等項目危險度高,難以完成。這說明需要技術又需要消耗大體力的田徑課程現在已經不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可見,學生對于田徑課程的選擇率低,并且伴有“田徑課程很累”等心理暗示,田徑課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田徑課程面臨困境的原因分析
1.忽略了課程本身的實用價值。田徑運動本身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比如健身、競技、教育、娛樂,還有運動基礎價值和回歸自然的價值。在實際的教學中,田徑教學中只注重運動技能的教學,而忽視了健身教學內容,田徑課過于追求競技項目的完整性、系統性,只重視跑、跳、投等技術動作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沒有讓學生理解田徑運動健身的重要意義。
2.田徑項目特征的制約。田徑運動中各單項和全能項目,對人體形態,主要身體素質水平和心理機能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田徑運動參與者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頑強的意志和奮力拼搏的精神。田徑運動主要以個人項目為主,所以要求參與者具有良好的變通能力和自我調控的意識,還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3.學生個人因素的制約。20世紀后的大多數學生屬于獨生子女,在家大部分處于嬌生慣養的狀態,所以不太愛運動,跑步嫌太累,參加田徑訓練怕太苦,一度形成了運動就是很累、很苦的抵觸情緒,導致身體素質急劇下降。田徑運動本來就需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www.baimashangsha.com)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就與之精神相沖突。還有人認為田徑無用,所以放棄田徑運動,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主科學習上。
4.社會因素的制約。社會變遷對學校體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社會經濟的變遷對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有影響。體育與經濟是協調發展的,經濟的每一次波動都對學校體育產生影響。經濟的發展,必然引發國民教育同步受益,教育投入增加,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得到改善,學校就有條件開設更多的學生喜愛的運動選項,使以田徑為核心的傳統課程體系受到沖擊。(2)社會的文化變遷對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有影響。體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變遷會引起不同質的文化之間發生碰撞,或沖突或融合,體育必定要受到深刻的影響。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形成兼容并蓄的開放型文化。與此同時,一些原來被認為是貴族運動時髦項目進入了學校,成為極受當代大學生青睞的運動項目,從而導致田徑課程受到了冷落。
5.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現在的田徑課教學手段及形式單一,重復、技術難度大,缺少趣味性、娛樂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較大的惰性。因此,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被動的,在承受巨大壓力下去練習,給學生自由練習的空間很小,制約學生的個性弘揚。長期以來,學生從小學、中學直到大學,聞田徑而心驚,望田徑而膽怯。由于教材的局限性,整個教學忽視了如何通過田徑課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健身意識、能力和習慣,而這一部分的教學正是體育課田徑教學內容的真正目的。還有,除了傳統的示范、講解、指導教學外,沒有創新。
四、田徑課程面臨困境的解決對策
1.拓展田徑運動的內容。大多數人對田徑的認識過于片面,認為田徑就是“競技體育”,田徑運動分為田徑競技運動項目和實用田徑運動項目兩部分。凡是符合田徑運動都應歸納到其中,這就要注重田徑的基本實用價值,田徑健身、田徑娛樂等。這樣的話,學生們對于田徑運動得到了進一步的了解,增加了對課程的一個全面拓展。
2.充實田徑課程的教學內容。由于田徑課程有獨特的項目特征,這是無可避免的。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充實田徑課程的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們對田徑的興趣,必須一改以往田徑教材內容的形式,設計有關田徑的小游戲,讓學生融入課堂,擺脫對田徑的厭煩感。
3.田徑運動的改革需要適應市場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體育運動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一些體育項目以其獨有趣味性、娛樂性吸引著社會大眾,成為受歡迎的時尚健身方式。田徑運動的改革也需要融入這個大的體育市場,發揮其獨特的健身性、娛樂性,豐富運動形式,為有效和全面地發展人的各種身體素質奠定基礎。
4.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創新能力。要消除學生對田徑的厭煩感,就需要從根本的思想教育入手,注入新的思想理念,重新認識田徑課程的重要性。意志受認識的影響,認識就要從田徑的基本入手,充分地融入到課堂內容當中,對于培養學生各項優秀品質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上課的內容形式不要過于死板,可以把課堂內容作一個延伸,轉換成課余的組織鍛煉,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使身體素質得到一個提升的空間。
5.著重培養教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施教尤為重要。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較強的綜合能力,還應有堅實的體育專業、體育人文、體育基礎理論等知識,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理念,從而消除“被動體育”的理念,讓學生感受到“陽光體育”、“快樂體育”帶來的愉悅感。
五、結論
綜上所述,普通高校體育專業的田徑課程正處于低谷期,但是我們不應該沉淪下去,要把握時機,抓住機會,轉換新的教育理念,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把原本的重運動競技和技術體系的田徑教學課擴寬為掌握田徑運動為健身的手段和方法,培養自覺參加田徑運動的良好習慣,成為“終身體育”的主要鍛煉手段和內容,使田徑課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注重師資力量的培養,為田徑教學的提高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84.
[2]畢紅星。我國部分普通高校田徑課教學改革關鍵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1 ):67.
[3]季瀏,汪曉贊。《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后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5 ):79-80.
[4]朱江天。高校田徑課面臨的困境及改革措施[J].長春大學學報,2003,(5 ):49-50.
[5]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討[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5-78.
[6]徐汗云。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改革嘗試[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35(4):22.
[7]高彩云,吳中義。略論我國學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的重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92-94.
【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程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相關文章:
山東航海類中職學校面臨的辦學困境與對策08-16
村級財務面臨的困境及化解對策08-12
高校文科生就業困境的原因及對策研究——以河北省為例08-15
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08-18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08-21
工作分析面臨的挑戰與對策08-18
中職物理教學的困境及對策08-20
我國農村融資困境與對策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