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優化策略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優化策略

    時間:2022-08-05 03:26:55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優化策略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優化策略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優化策略

      宋亞晨,董臨萍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上海200237)

      摘要:本文基于職業勝任力視角,針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展開分析,并從優化課程設置,合理安排學分比例,增加實踐教學多樣性等方面提出有利于提升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職業勝任力;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方案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這一方面源于高校擴招導致的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也源于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不能完全適應社會需求,無法滿足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要求。這往往導致很多在校成績良好的大學生,到了實際工作崗位上,卻不能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工作績效,無法適應崗位要求,阻礙自身潛力的充分發揮。因此,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需要不斷優化完善,本文基于職業勝任力理論,以本科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探討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策略,以提升大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不僅促使他們順利就業,而且還能在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取得持續成功。

      二、職業勝任力

      職業勝任力并不僅僅指獲取一份職業的能力,還包括個體在職業保持和職業晉升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了個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已有研究對職業勝任力的界定涉及個體對自我職業動機、價值觀、職業身份等的識別能力,與職業生涯相關的知識、技能,以及個體獲取社交網絡的能力三個方面。如Defillippi和Arthur(1994)指出職業勝任力包括“知道為什么”(know-why)、“知道怎么做”(know-how)、“知道聯絡誰”(know-whom)三個維度。

      其中“know-why”能力是一種與個體的職業生涯動機、價值觀以及身份識別相關的能力。這里的身份識別是指個體對自我職業生涯身份的一種認定;“know-how”能力則反映了與個體職業生涯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個體運用這些能力完成日常工作,也在日常工作中使技能得以提升。“know-whom”能力反映了個體與職業生涯相關的社交網絡。個體能夠從廣泛的社交網絡中獲取有助于職業生涯發展的信息、影響力和指導(Colakoglu,2009)。Eby(2003)等認為這一能力還涉及個體社交網絡的寬度和多樣性,人們可以利用這種社交網絡來促進職業生涯的進步。個體社交網絡的廣度和強度提升了個體尋找職業生涯發展機會的能力(Dess& Shaw,2001)。已有研究結果顯示職業勝任力對個體職業成功的預測作用。比如“know-why”能力有助于提升員工的組織認同度;“know-how”能力有助于提升個體的職業滿意度,顯然個體具備的與職業相關的技能越高,針對職業的認同感就越強,也越能促進職業成功。“know-whom”能力包括的內外部網絡都能預測職業成功,而且外部網絡的預測作用更強。

      三、現有人力資源管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分析

      本科培養方案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總體方案,也是高校組織和管理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文件。以某高校本科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其目標是培養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型專門人才。對學生的培養要求是:適應人力資源管理及其相關領域職業需要和人才市場需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富有創新意識、團隊精神和國際視野,了解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動態,具有扎實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具備組織領導能力和人際技能。從課程設置來看,共分為通識教育平臺課(47學分,包括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學科教育平臺課程(58學分),專業教育平臺課程(40學分,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以及實踐平臺課程(25學分)。首先,從課程設置的學分比例來看,現有培養方案中實踐環節過少,不能滿足培養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需求。培養方案更多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和理論的教育,實踐平臺課程占總學分比重約為15%,與其對學生職業勝任力培養的重要作用不相匹配,因此往往導致大學生理論知識豐富而實踐能力不強,不能將所學知識有效運用于工作。其次,從課程設置的內容來看,缺乏專門的職業指導課程。盡管最近幾年高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就業成功率,但是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咨詢還不能有效全面覆蓋,無法幫助大學生在畢業前夕就能反思自己的職業價值觀,了解自身的能力強項和優勢,清楚自己的職業興趣等,而這對于大學生順利就業,把握職業發展機會,實現職業成功至關重要。最后,現有培養方案中實踐環節的設置不夠合理。從時間安排來看,主要集中在大四最后一學期,此時大學生已經面臨求職就業的壓力。另外實踐環節的內容安排也不夠合理,學科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個平臺中沒有配置相應的實踐環節內容,導致相關專業課程的授課方式還是以講授為主,缺乏學生的參與互動。

      四、基于職業勝任力的培養方案優化策略

      我們認為應該本著提高大學生職業勝任力的原則去完善培養方案,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既有助于大學生在提升自我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同時還可以訓練其職業洞察力,初步掌握人際網絡建構的技巧,從而幫助大學生奠定職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具體而言,可以通過調整培養方案中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專業教育以及實踐教育各環節的內容和學分安排,來提升大學生的職業勝任力。首先,合理安排各環節的學分比例,優化各環節課程設置,適當增加實踐環節的學分比例。這可以通過兩個方法來實現,一是改變部分通識類、學科類以及專業類課程的授課形式,增加一些匹配課程內容的嵌入式實驗項目,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如人力資源管理概論課程中,可以在員工招聘、績效考核等環節設計相關實驗,讓學生體驗招聘面談組織技能,以及績效評估面談的相關技巧;此外其他專業課程,如組織行為學、心理學等,都可以將實踐環節引入課堂,增強學生的參與性。

      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加實驗類課程,讓學生對企業管理流程或是相關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形成直觀的認識。其次,加強對社會實踐環節的引導和控制。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與其他管理類專業一樣,在尋找實習和實踐崗位的時候,面臨著崗位少、專業針對性弱的困難。企業無法大批量接納實習生,同時也無法保證企業所需要的實習生崗位正好是人力資源管理職能方向。因此為了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環節的質量,一是要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建立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習機會;二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成果證明材料,提高學生應聘成功的概率;三是制訂檢驗社會實踐成果的質量指標,嚴格控制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和過程,確保其社會實踐環節的質量。再次,增加實踐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常見的實踐教學方式主要是軍訓、暑期實習、認知實踐課與畢業實習等,方法較為單一。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可以將靈活多樣的實踐教育活動貫穿在培養方案的執行過程中,如可以采用專題講座、社會調查、企業課堂、校友演講等方式,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機會走出校門,對企業展開實地調研,增強感性認識,又可以認識和了解一些校友或企業家,進而有機會建立初步的社交網絡,逐步積累人脈資源。最后,在通識教育平臺增加職業輔導模塊。有效的職業輔導可以幫助大學生明確自己的個性特點和價值去向,使其更加理性地認識自我,從而可以更有效地進行個人職業規劃。為了保證職業輔導的覆蓋面,可以在通識教育平臺循序漸進地導入職業輔導課程,促進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認識,喚醒其職業生涯愿望,增強其職業洞察力。

      參考文獻:

      [1]COLAKOGLU,S. N. (2009,August)。SUCCESSFULPURSUIT OF A BOUNDARYLESS CAREER:CAREERCOMPETENCIES PERSPECTIVE. In Academy of ManagementProceedings (Vol. 2009,No.1,pp.1-6)。Academy ofManagement.

      [2]DeFillippi,R.J.,Arthur,MThe boundaryless career:Acompetency based model[J].Journal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4(15):307-324.

      [3]Direnzo,M. S.,& Greenhaus,J. H.(2011)。Job search andvoluntary turnover in a boundaryless world:A control theoryperspectiv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36(3):567-589.

      [4]Dess,G. G.,& Shaw,J. D.(2001)。Voluntary turnover,socialcapital,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26(3):446-456.

      [5]Eby.L.T.,Butts,M.,&Lockwood,A. Predictors of success inthe era of the boundary less career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3(24):689-708.

      [6]朱新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與改革[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6(12):231-232

      [7]張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全程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J].網絡財富,2010,(5 ):7-8.

      [8]魏欣,王立東。中國高校職業輔導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3):26-28.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優化策略】相關文章: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瓶頸與優化08-18

    古詩教學的優化策略08-16

    高校人才培養方案06-03

    聽力策略能力及培養08-17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08-18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轉變和創新08-18

    語感能力培養的基本策略08-17

    職中數學課堂優化策略淺談08-24

    優化教學策略發展語言才能08-20

    企業工商管理困境與優化策略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中文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