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施“卓越計劃”推進“三重一高”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實施“卓越計劃”推進“三重一高”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張文玉,劉先蘭
(湖南工學院,湖南衡陽421002)
摘要:湖南工學院通過開展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創新“重基礎,重技術,重能力,高素質”的“三重一高”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創新實踐教學環節,凸顯工程創新能力;加強校企合作,強強聯合,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互贏。
關鍵詞:卓越計劃;三重一高;人才培養;改革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教研項目(湘教通[2011]315號-453)
作者簡介:張文玉(1967-),男,湖南攸縣人,教授,從事有色金屬材料、模具設計與制造等研究。
繼2010年6月首批61所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來,湖南工學院于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計劃第二批啟動的133所院校之一。目前,學校已有3個試點專業獲準“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立項建設,即:電氣學院的自動化專業、材料與化工學院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和機械工程學院的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我校通過創新人才培養,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推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一、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創新“三重一高”人才培養模式
卓越計劃的目標就是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和未來,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的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適應“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加快我校內涵式發展,促進本科教學改革和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創新以“重基礎,重技術,重能力,高素質”的“三重一高”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1“。 三重一高”的內涵。“重基礎”就是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專業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通過扎實的基礎理論學習,為后續的學習提供保障;“重技術”就是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學生的技術思維和技術應用方面的能力,讓學生不但學到精湛的專業技術,還能夠解決生產、管理和服務實踐中的具體技術問題;“重能力”就是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達到綜合工程實踐能力,能夠適應各自的職業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素質”就是重視學生在人文素養、科學精神、道德素質和身心素質等方面的培養,使學生成為綜合素質高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2“。 2+1+1”的學程分段模式。“三重”是我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從基礎、技術、能力到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遞進的過程,體現我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持續性、漸進性和上升性。“一高”是我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總目標。具體按照“2+1+1”的模式進行。我們將大學學程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大學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這個階段主要開設的課程有:一是通識教育課程,包含通識基礎課程和文化素質課程;二是學科基礎課程,包含學科門類基礎課程和專業大類基礎課程。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淡化專業,其培養目標就是打下扎實的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以拓寬專業口徑。第二個階段就是大學三年級,這個階段主要開展專業教育,開設專業主干課程,目標是以獲取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以及培養綜合專業技能。第三個階段就是大學四年級,這個階段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增設與職業素養相關的選修課,如職業資格課程、專業技術資格課程等,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3“。 三級平臺+兩大模塊”的課程結構體系。在課程結構方面,形成“三級平臺+兩大模塊”的知識、技術、能力與素質協調發展的課程結構體系。“三級平臺”包括通識教育平臺、學科基礎教育平臺和專業教育平臺。通過構建“通識教育基礎+學科基礎”的基礎教學平臺,幫助學生打牢理論基礎;通過構建“專業主干(核心)課+專業方向選修課+職業素養選修課”和集中性實踐課程的模塊化專業教學平臺,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空間。“兩大模塊”包括集中性實踐教學模塊和素質與能力拓展模塊。通過構建素質與能力拓展模塊,將第二、第三課堂課程化,提高學生團隊協作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狠抓實踐教學環節,凸顯工程創新能力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特點之一就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而其主要途徑就是實踐教學。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才能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1.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適當地壓縮公共基礎課的理論課時數,增加實踐課時數。增加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提高實踐環節學時學分的比例,文科和理工科專業分別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25%以上和35%以上。以重點實驗室、特色示范專業實驗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等的建設,合理設定實踐教學時序,按照從基本、初級、高級到創新技能的遞進式模塊,安排實踐教學活動。
2.創新實踐教學環節。增設學年論文、課程設計、網絡實踐、調查研究、讀書報告等實踐環節。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引導大學生申報省級、國家級創新項目,鼓勵大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以創辦“卓越班”為突破口,以企業要求、實踐背景提出課題,以設計、論文、專利、業績、成果、創業等多種考核方式完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推進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考核方式的改革,為實習與創業結合的畢業實踐模式的順利開展積累經驗。
三、師資隊伍建設
1.制定了有關制度。學校制定了《湖南工學院“卓越計劃”師資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切實提高“卓越計劃”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保障“卓越計劃”專業培養目標的師資力量。每個“卓越班”配備1名班主任,同時配備1名專職輔導員。
2.走出去,請進來。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教學特點,走出校門、國門,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到企業現場辦學;同時請有經驗的教師為學生授課。我校外國語學院的李建紅、謝爭艷兩位老師赴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學習,分別選聽了語言學、英語教學和英語文學等相關課程。又如我校海外名師、臺灣清華大學王明揚教授,同安工學院廖可兵院長和部分專業教師帶領工業工程專業學生103人赴衡陽合力工業車輛有限公司,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現場教學。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博士生張良、陳景活為工業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授《工業工程基礎》課程。千山藥機董事長、總經理劉祥華被聘為我校客座教授等。
四、加強校企合作,實現互贏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關鍵就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如德國“雙元制”模式、英國“三明治”模式等。我國高校“卓越計劃”則通過與企業在卓越工程師培養全過程的合作,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才能夠得以彌補和加強。
1.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設。“湖南省高校‘先進制造技術’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水泥工業新技術產學研合作基地”的成立推動了我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活動,在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學院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企業與學院共同培養學生,達到了互利雙贏。
2.依托重點學科建設,共創“卓越班級”。以學院重點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為依托,與湖南千山制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成立面向藥機行業培養人才的“千山學院”,共同實施“湖南工學院千山藥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湖南工學院實踐教學計劃”,并逐步把自動化、機械設計與制造、材料成型和計算機類專業納入“千山學院”這一品牌。
五、成果與影響
1.保障體制不斷完善。學校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卓越計劃”的實施。學校成立“卓越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教務處內部設置職能科室———“卓越計劃”辦公室,學校成立“卓越計劃”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學院(部)成立“卓越計劃”工作組。組長為院長,其他黨政領導為副組長,此外還有卓越計劃專業教研室主任、專業帶頭人和合作培養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組成。學校制定了《湖南工學院“卓越計劃”師資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湖南工學院工程實踐教育基地(中心)建設與管理辦法》、《湖南工學院“卓越工程師”培養與管理細則》、《湖南工學院“卓越計劃”師資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和《湖南工學院“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規定》等。
2.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不斷涌現。我校一直高度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實踐教育活動、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業教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導師計劃等各種形式,開展了“全鏈條式”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目前我校已與泛華集團、大亞灣核電站、千山藥機、香港皇朝家私、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南方水泥等知名企業開展了校企戰略合作,在全國設立了7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以“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組建的“皇朝家私實踐教學班”學員已正式在企業進行培訓。“千山實踐教學班”的22名學員,也于3月2日奔赴企業展開實習。
3.深度合作,共建“創業孵化器”。學校已與泛華集團簽署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將連續開辦三屆“華興建設卓越土木工程師培養班”,共同實施“湖南工學院華興建設卓越土木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湖南華興建設集團員工繼續教育計劃”、“湖南工學院華興建設實踐教學計劃”和“互聯網金融創業教育計劃”;共同建立建設“大學生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和“人力資源培訓基地”。我校與本土知名建工企業的深度合作,計劃用6年的時間培養超過3000名大學生創業者,建立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孵化器”,打造出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型創業人才的高等院校示范項目。
參考文獻:
[1]劉國繁,曾永衛。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下教學質量保障和評價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1,(21):25-26.
[2]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7-23.
[3]劉先蘭,張文玉,曾立平,等。卓越計劃背景下材料成型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2,(8 ):112-114.
【實施“卓越計劃”推進“三重一高”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關文章:
小學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08-21
改革辦學體制推進教育改革08-15
改革辦學體制推進教育改革08-12
積極推進6654320教學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課堂實施方案08-22
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08-12
學校推進課程改革方案08-12
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08-15
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思考08-12
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綜述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