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研究
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研究
張亞男a,楊笑卉b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a.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b.組織部,遼寧阜新123000)
摘要:新時期高校統戰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具有新的特點,將經濟學目標管理的理論運用到高校的統戰工作中,將任務轉化為目標,使具有廣泛性和綜合性的統戰工作形成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的目標體系。以目標任務書為導向,科學合理設置目標模型,注重實施統戰工作的實效性。構建高校統戰工作的目標管理體系,探索建立目標管理的長效機制,將制度的完善、工作的進展、政策的落實細化、量化、目標化。
關鍵詞: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
基金項目:本課題為2014年度遼寧省高校統戰理論研究課題,課題號2014-GXTZC18
作者簡介:張亞男(1981-),女,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楊笑卉(1977-),女,主要從事高校黨建、黨務工作。
一、引言
伴隨著高校日新月異地改革,高校統戰工作面臨的任務越來越龐雜,面臨的挑戰越來越艱巨,在新的形勢下,統戰工作的實施需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對于新的問題需要有與時俱進的策略應對。而高校作為統戰工作的重要發揮陣地,關乎年輕一代的成長、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社會的持續發展,更加需要積極探索研究新的思路、新的對策、新的完備的理論來應對社會思潮的沖擊和價值取向的多樣。完善高校統戰機制,做好統戰工作,才能促進校園的和諧和社會的長足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注入活力。
二、研究背景與現狀
在新的社會環境下,統一戰線對于黨實現“十二五”期間的總體任務具有重要作用,是實現祖國復興的需要,也是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必需。胡錦濤曾指出:要把鞏固壯大統一戰線,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擺到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緊抓好。[1]高校匯聚了來自各個領域的知識分子和社會組織,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高校的統戰工作涉及層面廣、工作難度大、工作方式不夠完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大背景下,高校作為人才和知識的聚集地,其統戰工作成為黨和國家統戰工作實施的重要方面。
高校統戰工作創新重在機制創新,如何實現統戰工作在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管理模式、考評體系等方面創新,使工作走向制度化、程序化、科學化,是每位高校統戰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馬云峰2011年在《山西財經大學學報》上發表《論新形勢下做好高校統戰工作的策略》,指出當前做好統戰工作應強化統戰意識、加強領導和隊伍建設。董澤芳2008年在《高等教育研究》上發表《高校目標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實施策略》,指出:實施高校目標管理的策略在于合理制定目標、有效實施目標、科學考核目標、適時反饋目標。
三、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理論(Management By 0bjectives,簡稱MBO),最初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在其《管理的實踐》(1954年)一書中提出,其核心含義是“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為中心進行管理活動的一種現代管理方法,是一種綜合的科學管理方法。其核心是把組織的目的、任務轉化為目標,并使組織的總目標與各個部門、個人的目標融為一體,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的目標體系。其管理活動過程包括目標的制定、分解、實施、考核四個階段。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是結合統戰部門和統戰成員的日常工作,在組織領導、工作效率、工作創新、工作作風、隊伍建設等方面對高校統戰工作提出的要求和目標,依托于目標任務書這一載體,通過目標實施、監督、考核、驗收等過程和相應的獎懲措施,使高校統戰工作管理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四、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研究的重大意義
1.將目標管理引入高校統戰工作是新時期的必然要求。高校統戰工作是黨建的重要任務,也是建設人才強國、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對于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研工作都有重要的影響,對于發揮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具有很大的推動力。有利于推進改革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為社會主義的建設打好基礎。有利于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2]目標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方式越來越被社會各行業所重視,將這種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創新地運用在高校統戰工作上,能有效而且高效地發揮統戰強大的號召力和滲透力。
2. 目標管理促進高校統戰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目標管理一般應用在企業管理中,現被引入到高校統戰部門,并以目標任務書為依托,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是管理方法上的一次進步;以目標任務書為依托,使管理有據可依、有數可度、有據可查,較以往單純目標管理更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操作性,是管理規律上的有益探索和進步;目標任務書分基本目標、挑戰目標、超挑戰目標等,層層遞進、循序漸進,建立起了科學、合理、可行的目標模型。
3.目標管理是從事高校統戰工作的依據。以往高校機關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態度消極等現象,運用目標管理,可以把統戰工作的任務、目的、具體職能等通過目標加以細化、明確,同時也可以使考核、評價工作成果有據可依。目標管理的理念可以使目標的確定是集體思考、集體實施、成果共擔的結果。目標管理屬于管理的計劃職能范疇,它不是用目標來控制,而是試圖將個人的奮斗目標與組織目標結合統一起來,從而達到給被管理者以較好激勵效果的目的。[3]目標的貫徹強調以組織成員自我參與、自我控制的辦法,以便發揮目標的激勵作用。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指標涵蓋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統戰干部隊伍的建設、民主黨派與無黨派作用的發揮等各個方面,加強了它們之間的有機聯系,有利于促進高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和諧校園建設。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模式可以激發組織成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目標管理可以使統戰工作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為統戰工作營造良好環境。
五、以目標任務書為依托,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的實踐方式
1.發揮目標任務書的“指揮棒”作用,科學合理地設置目標,使目標管理目的明確。目標是一個組織或一個人努力的目的,更是一切行動的方向。合理制定目標是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的基礎和前提。[4]目標任務書是由基本目標、挑戰目標、超挑戰目標等部分構成,目標的制定是一個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過程,目標與目標間的協調統一、相互銜接、一脈相承,因此要在目標體系設置的科學性、協調性、可操作性上尋求突破。要充分發揮目標任務書的指向作用,使統戰工作人員明確工作方向和將要達到的目的。要發揮任務書的“指揮棒”作用,首先要科學、合理地制定計劃,目標在實事求是、具有可行性的同時又要求符合大多數人的意見,既要集思廣益又要具有針對性。再者,目標的制定要抓住高校統戰工作的重點內容和關鍵要解決的問題,抓好主要矛盾,將工作重心集中到關鍵的點上。第三是要明確職責,講明利害,既要有行使權力的自由,又要受到監督,承擔責任。
2.發揮目標任務書的“抓手”作用,使目標管理有的放矢。目標任務書使繁雜瑣碎的日常統戰工作變得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使統戰工作人員變得有“抓手”,緊緊圍繞目標開展工作。堅持標準,嚴格考核目標。對目標任務書的考核也就是對組織完成目標情況的考核要始終如一地堅持考核標準、兼容多種考核形式、實施獎罰分明的標準,是研究的重點。高校的統戰工作是具體的、多元的也是廣泛的,工作者的成績也是多樣的,要科學合理地考核目標和成果,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標,高效明確的考核指標是統戰工作公平、公正高效進行的保障。指標的制定要具有長遠而全面的眼光,細化、量化、與時俱進。對特殊的情況要采用恰當的處理方式,需要采用相對的考核方式,高校統戰工作的目標管理要具有機動性和適應性,要靈活地對待,兼容多種考核方式。
3.發揮目標任務書的“杠桿”作用,使目標工作落到實處。目標任務書使統戰工作人員明確以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將使工作達到怎樣的程度、等級,使制定的目標產生實效。
實現目標的實效性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實現目標,除了要有科學可行的目標,人的作用也是最直接因素,統戰工作是凝心聚力、團結人心的工作,在團結的前提下,化解矛盾,協調關系,解決問題,使人在具體的實踐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5]。要切實辯證地看待各項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協調性,制定“任務書”是為了完成任務,制定目標是為了完成目標,目標的實踐程度是政策實施的最直接目的,高校要注重調動統戰工作的自覺性和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營造自我鞭策、自我衡量的環境氛圍,及時糾正錯誤,加強相互監督和提醒。
六、結語
高校統戰工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且任重而道遠,需要長效而具體的創新機制來落實。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旨在使高校統戰工作由粗獷轉變成精細、由人本位轉變成目標本位、由耗能型轉變成高效型,全面提升高校統戰工作者隊伍素質。統戰工作者要明確新時期高校統戰工作的現狀和內涵,明白統戰工作的艱巨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尺,建立和完善高校統戰工作的創新機制,每一個理論研究者和工作落實者都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戰略眼光和深厚的社會責任感,推進改革創新。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全國第20次統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6-07-13(1)。
[2]蘇麗杰。新階段高校統戰工作的內涵及創新[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5(1)。
[3]郭必裕。高校目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 )。
[4]董澤芳,等。高校目標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實施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1)。
[5]王一清。高校統戰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福建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6 )。
【高校統戰工作目標管理研究】相關文章:
關于民辦高校統戰工作調研報告08-12
統戰工作安排08-23
回歸生活世界的高校德育研究08-24
高校合作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08-18
統戰工作思路08-12
統戰工作總結08-13
發揮統戰工作優勢04-06
高校招生全方位宣傳策略研究08-23
高校書法教學的藝術性研究08-21
高校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研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