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職教論文>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

    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

    時間:2022-08-04 18:31:46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

      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

    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

      曹英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湖南長沙410100)

      摘要: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當今職業教育的又一主要培養方向。文章分析現代職業教育中的職業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從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手段、建設師資隊伍四方面對校企深度融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職業素養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職業素養;校企深度融合;學生

      作者簡介:曹英(1977-),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資產評估專業教學與研究。

      目前大學生就業模式是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就業模式日益市場導向化,企業的用人要求隨著企業間的競爭增大而提高,僅僅擁有一技之長而不能在職場各個環節游刃有余的人遲早是要被淘汰的。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提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而將產教融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的重點培養方向。本文擬從分析現代職業教育中的職業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出發,淺談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一、目前高職教育在職業素養培養上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教育為了迎合市場需要,存在著重技能、輕素質、重專業、輕做人等問題。調查數據顯示,高職生就業后的離職率與本科生相比偏高,主要體現在畢業生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職業生涯模糊、缺乏誠信意識等,這些都直接指向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缺失?v觀目前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教育現狀,普遍存在以下共性問題。

      1.學校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很多高職院校雖然都設置了職業素養相關課程,如思想道德修養、心理健康教育等,但是僅僅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或者幾門課程,而沒有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2.職業素養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雖然高職院校已經認識到了社會對職業素養的要求,但沒有形成較為合理的職業素養內容和培養方式,導致培養出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對人才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

      3.學校和企業之間沒有形成職業素養培養的有效機制。目前很多高職院校自身科技優勢不明顯,對企業參與合作的吸引力不大,傳統的教學管理體系不適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需要。而因為沒有經驗,許多業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識,這些因素勢必制約了校企合作,更不用說深度融合了,導致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對于企業文化、相關崗位工作模式、職業規范等方面的內容涉及較少。然而隨著我國產業加速轉型升級,人力資源市場對就業競爭力的導向已經向職業素養偏移。職業素養是就業的敲門磚,它對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具有彌補、調節和促進作用。只有不斷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才能提升就業競爭力,使其立足崗位、融入社會。而校企深度融合是相對于校企淺層合作而言的,不僅指校企雙方的“結果”的合作,更是指“過程”的合作,通過這種合作,企業全程參與高校的人才培養,能夠將企業文化、職業規范等更好地融入到高職教育中,對于解決當前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關鍵性的作用。

      二、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的構建

      校企深度融合的職業素養培養模式,并不是簡單地引入幾個企業案例或者講一些行業規范或者請幾個企業專家指導下實習實訓就可以的,而應該在教育目標制定到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要有實質性的融合,在產教融合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

      1.以企業對人才需求規格為標準制定職業素養培養目標。近些年來,高職教育在不斷地進行改革,但很多專業教師在進行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的時候,雖然通過大量的企業調研,確定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等,但最終制定出來的仍然是“職業崗位能力”培養方式,即只考慮了訓練學生孤立的崗位技能,只考慮學生是否能去做這個工作。有很多學校在評價人才培養質量時,認為學生對口就業率高就是好事,而他們卻從不注意學生就業后的發展如何。以我校資產評估與管理專業為例,每年學生對口就業能達到90%以上,但在一年以后的畢業生跟蹤調查中發現,能堅持在崗位上做下來的不到30%,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經反復調研,結果是絕大多數的企業反映高職學生雖然動手能力不錯,工作容易上手,但缺乏創新,不能吃苦,交際能力、團隊合作精神還是和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企業甚至提出職業素質比專業素養更為重要。所以,要解決這一問題,學校應該和企業一起制定培養目標,將目標定位于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并要明確目標實現過程中的學校和企業的職責、實施的具體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在具體、完整、綜合的工作過程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時感受職業情境,提高專業技能。

      2.以校企深度融合為平臺構建職業素養培養的課程體系;谛F笊疃热诤,學院要根據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包括公共課和專業課。其中,公共課側重于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精神和通用職業能力,專業課培養專業能力。很多高職院校是從中專升格上來,很多專業也是新開設的,看到什么專業好就業什么專業好招生了就立馬開設,這樣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就難免出現了只簡單羅列幾門與專業相關的課程,缺乏一系列基礎課的支撐,缺乏職業發展的專業基礎;另外對課程內容定位也沒有很好地針對行業需求進行取舍,也不能及時地引入或者更新企業、行業的案例、工作規范等。解決這種問題,需要校企深度交流,專業老師要從企業那里充分了解崗位對應的知識、能力及素質要求。基礎課程要考慮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規律,核心專業課程設置應該與行業接軌,并對照專業培養目標,綜合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考慮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構建出完整的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結合工作需要,制定每門課程的知識目標、素質目標、能力目標。課程體系建立過程中還應該考慮課程開設的可行性,明確哪些課程或者哪些知識點在校內完成,哪些課程或者哪些知識點需要在企業完成,在學校內側重專業基礎知識講授,在企業內側重專業技術核心能力和職業拓展知識傳授。除了以上專業課和公共課,還應該開設一定的專題講座,主要聘請企業專家講課,講授企業文化,講授工作要求,講授工作前景等,以側重于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滿足未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3.以企業工作項目為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在構建企業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中提到了,有的課程或者課程的某些知識點需要由企業參與才能完成,這意味著高職院校的課程實施需要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特別是實踐教學的創新。實踐教學環節可分為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校內實踐主要通過建立仿真實驗室、多功能教室、情景教室等,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全真或仿真教學方法,使學生身臨其境,非常直觀地感受實際現場的氛圍,可以縮短課堂與實際的距離,提高學生對實訓的興趣,提高實訓效果,也能使學生在參加工作后盡快適應環境。校外實踐教學也要改變單一地把學生帶到企業講授完課程內容,或者把學生全權交給企業,老師不聞不問等方式,這樣的做法最終會導致學生給企業創造的收益不多,企業失去熱情,慢慢地所謂的校企合作就無法實質性地開展,流于形式,專業發展也不可以做到可持續性發展。而倘若通過企業和學校的深度融合,把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統一起來,教師、企業專家與學生三方在教、學、做、練的過程中完成某一工作任務,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且能在工作中學會如何與人溝通,也能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會在工作中因感到快樂而對生活充滿熱情,會因在工作中克服了困難而對工作充滿耐心等。另外要改革評價方式,對于成績評定也應該采用結果考核和過程考核有機結合的方式,以綜合職業能力為標準,從多角度全面評價。例如,在頂崗實習階段,既要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全面考核,又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做出綜合評價。

      4.以校企師資整合組建“產教結合”教學團隊。校企深度融合下企業參與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參與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也決定了職業素養的培養主體是“產教結合”、“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诋a學研平臺,校企雙方在師資建設上應該全方位合作,共同參與到學校教育和企業生產實踐中。首先,要重視教學梯隊建設。建立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來源上實現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專兼結合,學緣上實現科學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專攻方向結合;注重專業教師層次的提高和雙師素質的培養,培養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制訂校內專業教師培訓計劃,專業課教師每年在假期期間至少參加1個月及以上的企業鍛煉,感受企業文化,體驗工作流程,從而能更好地把握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規格,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不斷思考除了教會學生會做工作外,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好工作,做久工作。其次,要重視專兼教師隊伍間的溝通聯系。建立定期聯系機制,學校教師要和企業專家定期聯系,讓兼職教師擔任項目教學,指導學生在實踐工作中運用專業知識;讓兼職教師擔任專業認知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外兼職教師還要參與指導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等,讓學生的專業學習始終圍繞著企業工作這條主線。

      校企深度融合的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于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工作在滿足個人可持續發展需要與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有機結合;有利于解決當前的就業結構性矛盾,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陳偉民。構建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1,(2)。

      [2]張明。構建高職經貿類專業職業素質培養體系[J].高等教育,2011,(8)。

      [3]李振秋;谔嵘呗氃盒W生職業素養的實踐與理論思考[J].高教論壇,2012,(11)

    【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相關文章:

    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08-19

    基于“共生效應”視角下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路徑設計研究08-16

    素質教育環境下信息技術課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研究08-19

    淺析翻譯理論視角下的戲劇翻譯研究論文08-24

    高職學生的素質培養08-13

    律師提高職業素養的經驗交流08-15

    中職論文|新課程視角下中職學生繪畫語言能力培養08-13

    營銷規劃視角下的感性消費心理及行為研究08-12

    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生職業道德評價機制研究08-26

    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08-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不卡 |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