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職學校學生校外實習之淺見
中職學校學生校外實習之淺見
程軍
(山東省高密市高級技工學校,山東高密261500)
摘要:由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制造業發展迅猛,勁頭十足,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中職學校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技能,人員集中,方便企業崗前培訓,短時間可以定崗生產;培訓成本低,上崗快,降低了人力成本支出,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中職學生在勞動大軍中成了企業競爭的人才。中職學生第一次就業都是以實習的方式參與企業生產,實習期間管理學生是校企雙方重疊部分,校外實習是中職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關鍵詞:校外實習;實習管理;橋梁;親近;私下溝通
作者簡介:程軍(1969-),男(漢族),山東高密人,本科,二級實習指導老師,研究方向:自動化運行與控制。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職業學校“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受教育者的職業能力”。校企雙方組織中職學生參加生產實習,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加強校外實習管理,能有效保證實習教學順利完成。
一、要想校外實習好,校內“功課”少不了
中職學生在校學習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老師、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一直沿用著學校的成套管理模式,不是運用企業的制度與模式管理學生,部分學生參加生產實習,甚至定崗了仍不適應企業的管理,究其原因,是校企管理不銜接。學生從學校到企業就業上班了,已經變成了工人,但是在觀念上沒有改變學生的身份,不認同自己是工人,更增加了企業管理的難度。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校外不足校內補,我認為校外實習管理先從校內改變學校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方法、教學管理開始;探索實習制度、實習管理、實習環境校企無縫連接。
1.對學生進行準“工人”觀念認同、身份認同的教育。中職學校培訓學生應該從入校開始,采取“準工人的標準”嚴格要求學生。首先學校發給每名學生一套工作服,還要舉行發放工作服的儀式,就像軍隊授銜一樣,嚴肅認真。千萬不要搞成按人頭領回一大堆,一人一件大小合適有的穿,完成任務了。看起來穿著工作服從外觀上改變,其實是改變內心的開始。其次,利用多媒體宣傳介紹我國十大杰出工人代表的先進事跡,介紹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和成為高技能人才的途經,鼓勵學生從普通一線工人做起。最后,舉行加入工人隊伍的宣誓儀式。通過以上方法儀式,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當一名高素質工人是無上榮耀的。
2.心理適應模擬訓練。在日常教學與管理過程中模擬適應生產崗位,進行適應生產環境訓練。模擬企業的生產流程、生產環境,從簡單到復雜,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培訓,進行人與機器、人與環境熟悉訓練,與工友,與師傅,與領導之間交流合作的模擬訓練。
3.儲備技能訓練。分類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技能、知識和心理適應,老師也能發現學生適應那類崗位,實習時可有以針對性推薦崗位。在訓練實習的過程中,探索分組、分工、合作的訓練,老師一定抱著極大的耐心指導學生,只鼓勵不批評,行為引導,激勵創新。
4.借鑒企業模式,“四定”訓練。定人、定崗、定量、定質。責任到人,生產到人,在規定時間內以質量優劣實施合理獎罰,堅決不遷就,但是一定要注意對被罰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罰得心服口服,激起其不服輸的精神;還要進行技能幫助,找出差距,讓學生知道怎樣合理運用工藝加工出優質產品,為下一步高質量完成任務打下堅實的心理和技能準備。鍛煉培養學生敢于接受挑戰的勇氣信心。
二、“媳婦總有一天熬成婆”
學生最終要走出校門,參與企業生產,服務社會,第一步就是從校外實習開始。學生通過在校一系列的專業知識學習、專業技能訓練、模擬生產實訓,已經具備了走出校門的條件。學校根據教學計劃,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大部分企業欣然接受,但是企業沒有或者缺少對實習學生管理的經驗、制度,往往造成學生不適應崗位,不能建立好的人際關系,不適應環境,致使流失、轉崗、私自離崗、待業現象的發生,搞不好這個數量超過三分之一,對企業,對學校都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從2009—2013年間多次帶領學生參加校外生產實習教學,一直在反思校外實習問題,一直在尋找解決這些難題的靈丹妙藥,積累了一些不成熟經驗、教訓,與大家交流共享。
學生的實習分三個階段:崗前適應期、頂崗期、定崗期。第一階段崗前適應期,包括心理認識、環境、身體三方面適應。這一階段是企業和學校在管理上重疊部分,也是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磨合期。了解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的發展,從思想認識上接受企業,自愿到企業工作,這是校外實習教學的關鍵一步。既然校外實習是教學的延伸,學校就必須參與實習管理。
1“。 扶上馬,送一程”。根據教學計劃,學校安排學生參加生產實習教學,嚴禁把學生交給企業,企業接受當作管理界限,從此涇渭分明,也就是說學校退出管理,學生實習管理完全由企業方執行。這種做法,有點不近人情,也不負責,違背職教精神。學校安排學生參加生產實習,交接給企業僅僅是“扶上馬”的做法,關鍵是“送一程”。學校一定挑選責任心強的有帶隊經驗的老師帶隊“送好這一程”,每百人配管理老師2~3人。在這段時間內帶隊老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生產環境、生活環境、身體適應、心理感受。只有全方位了解學生的狀況,解決問題才能百戰不殆,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尤其解決心理不適應最重要。解決心理問題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愛心,拒絕挖苦打擊,要循循善誘,因人而異。在實習初期找出解決各種不適應的方法:與人力部門協調可以換崗、調崗,達到適應。
2.全程跟蹤服務,當好橋梁。帶隊老師全方位了解企業的生產制度、管理制度、質量要求,協調各種矛盾。這里需要說明,有的企業不喜歡老師參與管理,一定在實習協議簽訂前解決好,若不然非常尷尬。有的企業非常歡迎帶隊老師,帶隊老師和企業負責管理的有關人員積極主動進行交流溝通,對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凡事做“和事佬式”的帶隊更好,為學生伸張正義,一定有禮節,有道理,有證據,千萬不要無禮爭三分,也不要得理不饒人,不要把自己當作管理者,把自己定位為橋梁、服務者更合適。
3“。 親近學生”。全方位深入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不是講空話,不但要“深”,而且要“親”,做情感豐富的帶隊老師。要知道學生想什么、需要什么,關鍵時第一時間出現。階段性的對學生實習情況總結講評,4“。 私下溝通”。企業高度重視實習生的管理,人力部門安排專人負責實習學生的管理,制訂實訓培訓計劃,落實考核。首先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安排崗位實習,不合格的繼續培訓。考核學生的崗位實習情況,考核崗位師傅帶徒情況,考核崗位工人合作情況。這些大項目有若干內容、小項目,詳細考核落實,考核一定合理、公平、公正。帶隊老師對考核持不同意見,不要大聲爭理,要試著私下交流溝通,這樣也許解決問題更容易。這一段時間,暴露的問題最多,三方都要有耐心,不能僵持,互相理解,互相讓步,不能互相埋怨,積極協商解決,才是上策。
第二階段頂崗期,培養適應職業變化能力。經過崗前初期培訓考核,合格者安排上崗實習,剛開始學生的技巧性、協調性、適應性不會很好,大多手忙腳亂或無從下手,不能頂崗,這個時候切記不能急于求成,從最簡單的工序、最簡單的工藝開始實習,崗位上安排師傅帶徒弟。這一階段師傅的角色極其重要,徒弟完全尊重師傅,服從師傅的管理;師傅和人力部門制訂帶徒計劃,師傅除教授技藝,還要擔負教育、管理、考核的重擔。師傅在工作中宣傳企業文化,表現出當工人的自豪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進入角色。這個階段老師與師傅多交流,掌握學生崗位適應情況,對體質體能特別不適應的,可以與人力部門溝通調崗換崗;但對思想上拈輕怕重、怕臟怕累的不能調換崗位,要進行思想疏導,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努力行行出狀元。
這個階段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考核學生與師傅與工友之間人際關系的建立,只要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徒關系、工友關系,就可以說適應了本崗位,能頂崗勝任本崗位了,就可以輪崗到其他崗位實習。如果學生不再依靠老師,自己獨立擔當,老師的各種角色逐漸褪“色”,成為無“色”的老師,標志著實習非常成功,老師不要感到失落,而要感到欣慰。
第三階段定崗期。經過多個崗位實習,考核合格者就可以定崗成為正式員工,這是學生期盼已久的。學生在各個崗位能輕車熟路,這時段老師請自覺走到幕后,做“隱形人”,讓學生獨立解決各種工作、生活、人際等問題,由企業按照制度、規章管理學生。其實這時學生已經適應了企業的各種制度,老師沒有可擔心的,可以放心地打道回府。暫時的實習任務結束了,老師還要做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導者,送更長的一程。
三、及時交流總結,豐富和完善校外實習制度
學校和帶隊老師、崗位師傅和企業有關人員及時交流總結實習成功經驗,客觀分析實習中暴露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是否妥當,反饋實習信息,積極納言獻策豐富、完善實習制度與管理措施。各方認真填寫實習合同,實習信息卡、實習評價表等。
總之,中職學生校外實習,是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是教學與管理的延伸。校外實習管理先從校內實習模擬開始,循序漸進。校外實習帶隊老師自我定好位:服務者———實習跟蹤服務;協調者———主動和參與方交流溝通;中立者———公平公正地進行實習考核,實事求是地填寫實習記錄。要以人為本應對各種實習問題,直面解決,和事但不敷衍。教師和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維護安全,維護生產,不為企業增加負擔,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教師要及時總結實習經驗、實習教訓;經常反思,豐富實習教學內容,完善實習管理制度,為中職教育添磚加瓦,和衷共濟,讓我們迎接中職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林豐勛。教育學心理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2]楊秀治。教育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3]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美國: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4]嚴育洪。這樣教書不累人[M].美國: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中職學校學生校外實習之淺見】相關文章:
課題設計之淺見08-17
單詞拼寫與能力培養之淺見08-08
單詞拼寫與能力培養之淺見08-17
高考英語閱讀能力提高之淺見08-16
新課改中人文素養教育之淺見08-13
中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淺見08-21
重視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培養之淺見08-16
少兒地方文獻數據庫工作之淺見08-09
農村遠程教育資源管理之淺見08-07
培養初中生的寫作技能策略之淺見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