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科學課論文>《環境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環境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8-04 16:48:00 科學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環境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關于《環境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關于《環境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羅斯,雷鳴,彭亮,曾清如

      摘要:針對當代環境類專業學生的認知特點及課程設置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了《環境科學導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建議。本文聯系實際精選了該課程的重點內容,結合專業領域的研究熱點更新知識,探討了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方法。以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環境科學導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基金項目:2013年湖南農業大學校級教改項目(A2013187):環境科學專業的研究與實踐

      環境科學是一種多學科到跨學科的科學體系所組合成的新興學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之間的綜合性學科。在當今世界,環境保護教育受到了各國高等教育的普遍重視,環境類專業也得到了空前發展。《環境科學導論》是高校環境科學和其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也是環境專業本科生所接觸到的首門專業性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理論鋪墊和知識儲備的作用,所承擔的教學使命遠遠超出了介紹環境基礎知識本身。然而,隨著環境理論與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專業人才培訓的需要。因此,開展此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探索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課程設置現狀與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環境類專業的學生認為本專業的發展前景良好,并希望畢業后能夠繼續深造以及從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工作崗位。但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部分學生對環境類專業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是認識極其模糊;隨著年級增長,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對就業前景不樂觀,喪失奮斗目標等。《環境科學導論》作為面向環境專業開設的首門專業必修課程,其教學目的是為加強學生對專業的整體性了解,使學生掌握和了解到環境保護的基礎性知識,以及環境防治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打開探索環境保護領域的興趣之門。

      目前,大部分高校將這門課程開設在第三或第四學期,而第一、第二學期則以基礎課程為主,完全不開設環境專業課程,這種教學模式固然符合教學規律,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許多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對環境科學專業了解甚少,對專業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與目標、專業特點、前景及專業發展方向等感到困惑。因此,建議將《環境科學導論》這門課程開設在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學期,便于學生培養專業興趣,增加專業認識,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更好地起到“引”和“導”的作用。此外,由于該課程屬于導論性課程,講的內容不能過于簡單籠統,也不能過于復雜深入,避免重復后面課程的學習,這使得在學時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的困惑,本人認為對此課程進行深入和全方位的教學探索和改革非常有必要。

      二、課程的內容

      《環境科學導論》課程所使用的教材種類很多,其中大部分汲取了國內外很多教材的優點。當前,各高等院校選用的參考教材中,由北京師范大學的劉培桐教授主編的《環境學概論》理論體系最為完整,知識體系脈絡清晰,簡明易懂。此書獲得了1987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優秀教材獎,在實際教學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注重基礎,突出重點。該課程所涉及的專業領域廣、內容多。在實際教學中,對于基礎的理論和知識要進行詳細講解,從條件、建模入手,逐步推出結果。在內容的系統性上要比較完備,能涵蓋如今環境科學領域的水體、大氣、土壤等方面,并兼顧有害、放射和環評等小的方面;在結構上要循序漸進和由淺入深,注重術語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技術等基礎知識的闡述;在深度上要掌握適中,畢竟《環境科學導論》會起到一個“概”或“導”的作用,因此更應該注重把握難易的程度,注重打好專業基礎。

      由于授課學時所限,不可能全部內容面面俱到,而且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術在后續的專業課中會系統講解,也不宜做過多介紹,因此要求教師進行詳略選擇,突出重點。例如:在大氣環境部分,大氣污染類型、污染物在大氣中的化學轉化等是本章節重點;水體的環境部分,重點內容是水體的主要污染物、污染類型和常見的污染指標等相關專業術語,此外還包括污染物在水體中的擴散規律等;土壤部分中,土壤的組成和性質,不同污染物在土壤體系中的化學行為是講授的重點。

      2.更新知識,關注熱點。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在教學中保留傳統經典的內容,剔除陳舊過時的內容,補充更新現有的教學知識和科技成果。授課時,結合具體的環境問題來闡述環境科學的相關理論,通過有關部門發布的權威數據讓學生了解我國當前存在的一些環保問題,同時給學生適當補充國內外環境保護的最新發展動態,指出一些參與環境保護的途徑。這樣既可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趣味性和知識性,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可引用當今全球范圍內出現的熱點環境問題。比如近年來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新型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溴代阻燃劑、醫藥品和個人護理用品等,還有新興的環境功能材料、污染控制技術等,都可從最新的國外學術雜志或者國際標準上摘錄相關內容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這些熱點問題的引入,既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可引發他們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思考,為將來學習專業課程和進一步深造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而正確的教學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重視探索性和協作性學習;在教學手段上,以課堂講授和多媒體技術教學相結合;在授課模式上,采用互動式和研究性的教學方法,以案例分析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手段。通過教學方法的變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育教學的質量。

      1.重視案例教學。由于《環境科學導論》的理論性較強,如果單純的講述概念、原理,學生聽起來勢必會覺得枯燥乏味。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引入典型實證案例,是有效改進的方法之一。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是主體角色,教師是策劃者的角色,負責提出案例話題并且掌控具體實施結構,經過討論和分析,達成一些共識,最后由教師做出總結性評價。在這一階段,學生尚不具備較多的專業知識,案例的應用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環境問題的感性認識,引導其通過學習、構思和考慮可能運用哪些方法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并為通過后續專業課的學習上升到理性認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平時注意素材的搜集和篩選,使所選案例生動、典型、真實,能帶給學生以震撼,激發其進行思考。如在講授“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發展”時,可借助于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收集諸如介紹古巴比倫文明、三北防護林和三江源保護工程;在講解“空氣污染指數”概念時,可以展示當日我國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氣質量日報,指導學生計算API的指數,討論自己家鄉的污染水平和特征污染物,并與其他城市比較;又如對“水體富營養化過程”的討論,可使學生了解我國及國外主要湖泊富營養化的狀況、特點及治理手段,促進學生理解湖泊富營養化產生的生態學原因和生物化學和生態演化過程等。同時,還可以向同學們介紹國家近年來大力投資建設的大型化生態工程,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等政策性文件,從而有利于學生了解我國環境污染的整體情況,明確我國當前污染治理的目標。此外,可以利用案例與就業的緊密聯系,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就業前景,增強其專業學習的信心和規劃自身專業主攻發展的方向。

      2.加強實踐教學。環境科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強,這就要求它的教學過程必須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環境責任感,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大氣環境部分,可以帶學生實地參觀工廠的除塵裝置,掌握四大類型除塵裝置的構造原理、運行參數、設計規格等;水體環境部分,組織學生參觀城市污水處理廠,指導他們了解各級凈化裝置和具體污染指標的測定方法;配合課程設置中的生態恢復內容,安排學生參觀自然保護區及人工濕地,加深對資源環境知識的理解;此外,可以組織各類環保活動,比如成立環保社團、設環保論壇等形式。各種不同的實踐形式,使學生豐富、鞏固了專業知識,擴展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其參與意識與創新能力。以上教學環節均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踐總結或調查報告。

      3.引入雙語教學。實行雙語教學是當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新世紀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環境科學專業發展迅速,國際通用性和可比性較強。《環境科學導論》作為環境科學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采用英漢雙語教學對跟蹤國際環境科學發展前沿,同國際接軌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可以從教材的選擇、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學方式以及考核評價方式等方面入手對其改進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路和意見。雙語教學畢竟是新生事物,還有待于更多的教學研究與實踐,以期獲得更加豐富系統的經驗理論。

      四、結論

      環境科學是一門講究可持續發展的學科,其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變化、更新和完善。對其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變革探究,有利于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專業精神和學習熱情,使其在環境保護的相關崗位和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價值。上好這門課,要求教師們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多樣的教學方法,及對課程體系的總體把控能力,了解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溝通,理論聯系實際,完成教學任務和優化教學的效果。當然,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環境科學導論》課程的教學研究會進一步加強,其教學內容和方法也會日益完善。

      參考文獻:

      [1]楊燕舞,王曉,喬啟成“。 環境科學導論”教學理念與實踐[J].煤炭高等教育,2006,24(6)。

      [2]楊迎春,劉盛余“。 環境科學與工程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0)。

      [3]丁文慈,胡勁召,陳文山。環境學概論的教學方法探討[J].瓊州學院學報,2011,18(1)

    【《環境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08-17

    地理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幾點思考08-17

    對當前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08-17

    對加強班級隱性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08-17

    中職《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08-12

    對小學數學新課程的幾點認識和思考08-12

    關于建筑環境問題的幾點哲學思考08-18

    關于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08-17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08-17

    談對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幾點思考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的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日韩欧美传媒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 | 日本人妖视频一区一区 |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