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寫作教學中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寫作教學中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二龍山農場學校 程彪
【摘要】寫作教學要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 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
【關鍵詞】學生;寫作;個性;創新
小學生初學寫作,把重點放在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自信,讓孩子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隨著學生興趣與自信的增強,寫作習慣的養成,寫作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那么如何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呢?《語文課標》指出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從而逐漸培養創新精神。
《語文標準》在第二學段強調“注重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動的內容”,在第三學段提出: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在第四學段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其重在從學生的生活和感性經驗中取題立意,引發真情實感,以求得寫作的個性化和獨特性的導向更為鮮明突出。
老一輩教育家早就說過作文“要寫出誠實,寫出自己的心里話”。具體地說: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關于人間事情,則必須合于事理,切乎生活實際;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吐不舒服的,則必須本于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作文最重要的原則是“有話不說,無話不說,說須心口如一”。
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在作文中創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撻假丑惡。他們也是在作文中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精神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發展。作文是學生的精神家園,是自己人生的“史記”。因此,在作文中說真話,抒真情。
由于不良學風、文風的影響,作文誰假話早已成風。在某地區小學畢業考試中,作文題目是“我的老師”竟然有不少作文都出現了在“我生病了,老師背我去醫院”的情節的假話。作文說假話,在古代是不足為怪。我國古代訓練八股文,就是不說自己的話,要“代圣人立言”。這種八股文是“假、大、空”的鼻祖。封建社會的這種作文訓練,所培養的只是“學舌很巧的人形鸚鵡”。而現在,如果對作文說假話的現象熟視無睹,不僅使學生養成假話連篇的不良文風,而且造成學生作文是一套,內心是另一套的雙重人格,這與培養具有高尚品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的目標,豈不是南轅北轍了嗎?強調寫真情實感,極有利于克服學生普遍存在的作文“假、大、空”毛病。說重一點,這種毛病不是一個作文的問題,而實質是對青少年人格的扭曲,對其個性的健康發展極有害的。
當然,這不等于說,學生在作文中所說的話只要是真的就行,不需要正確引導。據報載,某縣統考,題目是“20年以后的我”。在兩千多人中,除了少數學生選擇當教師醫生等職業外,絕大多數學生選擇當縣長、市長以及經理、老板。為的是自己擁有高檔小轎車,住高級別墅,把自己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這些學生確實說了心里話,這些過去是人們所羞于啟齒的現在公然堂而皇之地說出來了。但對這樣的“心里話”能不注意正確引導嗎?這個例子動地告誡我們,要密切關注學生作文的價值取向問題。
《語文課標》特別重視鼓勵自由表達,放開種種束縛,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過去各個大綱多強調寫作規范,反而沖淡了創意的表達這一根本性要求。為此《語文課標》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第三四學段分別作了這樣的表述“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不造假,是對作文最起碼的要求,寫出個性,有創意,才是作文的關鍵所在。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作文大都已變成了個性、心靈毫不相干的東西,至于創意更是談不上。為了的高分,不愿抒發自己的情感,惟恐主題不那么高尚;為了的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膚淺的,片面的;為了的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語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著偽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語言,惟獨喪失了自己。要改變這樣狀況,必須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學生寫作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作文要運用聯想和想象“要寫想象中的事物”要寫“想象作文”,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前,社會上批評學生作文的模式化嚴重,說假話,也是異口同聲,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舉不勝舉。而造成這種情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學生缺乏想象力,特別是缺乏創造想象力,想象是在頭腦中改造舊表象,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當展開想象時記憶中的表象不斷改造而不斷生成。魯迅先生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的想象之鳥一旦高飛,腦中會浮現出新穎,生動的意象。每給一次這樣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鍛煉,生命體驗得到一次拓展,創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想象力是構成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不妨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培養學生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煉鋼爐中的燃料和爐火,沒有它,就不會有高溫,因而也就熔煉不出優質的合金。二是要有豐富的記憶表象儲藏。這種記憶表象是想象的原料,正如貴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種貴金屬為原料一樣。如果感情激發力強,記憶表象又豐富多彩,學生的想象力必然強,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也隨之增強。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在寫作教學中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相關文章:
培養創新能力 促進個性發展08-08
民間美術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才能08-15
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08-17
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08-24
從改革語文教學 培養創新精神08-17
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08-08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08-08
淺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08-17
改進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08-13
深化課堂改革,培養創新精神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