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學校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思考
職業學校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思考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 簡 鳴
【摘 要】運用工學一體化進行平面設計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畢業后在平面設計方面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總結能力,從而最終達到更好的解決現代化機械化的印刷技術的發展適應能力。因此,平面設計在計算機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住,為日后在工作中或者是平面設計專業發展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堅實的計算機基礎。
【關鍵詞】平面設計;一體化教學;項目
對于平面設計的教學來說,平面設計類課程是職業學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識。新的印刷技術給設計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天地,提出了嶄新的設計要求。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平面設計課程使學生在畢業后平面設計方面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總結能力。
一、職業學校平面設計教育的特點
1.職業學校的新生入學水平參差不齊。多年來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基本都是中考分數較低的。所以新生的入學時,在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水平上差別很大,在平面設計課程學習上必須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由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職業學校平面設計課程中采用一體化教學法十分必要。對于一體化教學有很多種方式,項目教學法是其中之一,針對平面設計這門課程我們采用了項目教學法。
2.平面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過多地注重課堂教學,而忽視上機操作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有的學生課堂聽課很認真,上機時間也能完成各項實踐任務,但是遇到實際問題仍然解決不了。另外,長時間上平面設計的理論課會讓學生感覺到單調乏味,接觸不到真實的操作會使其產生抽象的感覺。
3.平面設計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對于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入門課程,平面設計課程強調了利用計算機這個工具對大量的數字可以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到一種結果。掌握平面設計課程的熟練程度,即應用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其他計算機專業課程。因此,應把平面設計課程作為職業學校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并且強調學生的操作能力。
二、平面設計課堂教學改革思路和方法探討
1.如何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想學生如何能接受所學的知識,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取決與他們原本已經擁有的知識量,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接受新的知識,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當前所擁有的知識情況,即使把課講的再精彩,學生也接受不了,這樣的課程只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到最后只會讓老師和學生都一無收獲。因此,在學生的立場上,把學生的知識水平考慮在其中,準備一堂生動、有意思的課程,讓學生聽完后有收獲,那么我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2.實施分組教學,提高學習成績。鑒于入學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這給老師上課帶來一定的困難,這門課又是計算機的基礎課,所以要求老師教學中要兼顧差生。所以建議教師在開學第一節上課時首先進行一個小的計算機水平的測試,教師掌握學生情況后進行分組。一定要注意協調小組內部的關系,避免水平高的會,水平低的不會。一定讓每組同學都認為自己一組是一個團隊,這樣大家可以同時進步。不僅僅學習平面設計的課程知識也要學習團隊合作精神。
3.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將授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改為自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由于平面設計課程以應用為主要教學目的,因此課程內容中知識和技巧應并重。因此,應該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上課時只傳授課程的基本概念和經常用到的一些操作,以及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起到引導的作用,應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學習、思考、體會,培養學生在使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用不多的時間演示令學生感興趣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自己摸索、學習使用平面設計,從而完成實例。
4.利用實例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們在平面設計初期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找出一個自己的照片,用一些平面設計的軟件比如PHOTOSHOP對自己的圖片進行簡單的修改。這時我們可以用這個實例讓每組的學生進行設計修改、進行對比、分析、總結。這樣既掌握了這門課程,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直觀的東西學生會更加感興趣。
三、平面設計教學的實施過程
1.準備。在此階段首先應確定課題和明確教學目的,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不同水平的要均等分配,然后選擇勞動工具與材料,并喚起學生興趣。并且交代教學內容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信息的檢索的工作。
2.講授和演示。這個屬于我們的學習區內容,其包括兩個內容,首先在一體化教學用于進行新課的導入,新課內容的講解。其次進行新課的演示。由實踐指導教師慢慢地演示操作步驟,同時闡明要做什么和為什么這么做,指出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強調重點和難點。
3.學生模仿老師的例子做一遍。學生按工作步驟操作,指導教師在一旁作解釋,巡視并糾正大的錯誤,同時給予幫助,表揚能正確掌握要領的學生,鼓勵后進學生。和學生進行互動,以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對每個小組所描述的內容進行提問,相互討論、相互提問遇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解決。
4.應用和總結。由指導教師給出應用練習題,學生獨自解決問題,要求不僅要正確,而且要能較快較熟練地解決問題。指導教師邊指導邊糾正錯誤,表揚鼓勵進步學生,通過與學生談話、提問、檢查等方式評定出成績。通過展示每組的成果內容,總結本項目一體化教學的重點難點,解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組遇到的問題,最后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 一體化教學在平面設計方面的具體操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在一體化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它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在項目的具體實踐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選擇實用性強的、難易程度適中的項目。
項目的確立是一件比較繁瑣,難度高的事。我們要保證項目的內容盡可能的包含多項知識點;項目的難易程度要適中;項目能調動大多數學生的興趣,最后要以一個標準給予評價。當然,不是每個項目都能面面俱到,既能照顧所有知識點又照顧到所有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培養方向來確立最合適的項目。
2.指導內容要適度。
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指導的深度要有所不同。即使學生有問題,也應該是啟發性的,不能正面的、全面的提示性指導。
3.總結內容要簡短精煉,并做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整個項目的完成過程是學生自己探索研究、老師指導的過程,為了能學習別的同學在整個過程中的優點,避免自己以后出現同樣的缺點,總結也非常重要。通過總結,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操作技巧,整個項目的內容。在以后遇到問題基本上都能游刃有余的去解決。
【參考文獻】
[1]曹小玉。論一體化教學中的平面設計教學改革?茖W與財富,2011(6)
[2]毛芳菲。計算機專業平面設計教學改革初探。教育教學論壇,2011(28)
[3]武建福。淺析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美術教育研究,2010(4)
【職業學校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思考】相關文章:
課程整合引發的教學革命與思考08-17
美術課程中的故事教學與思考08-19
關于設計理論課程教學的思考08-20
中職《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08-12
職業學校課程文化的重建08-13
關于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08-17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08-17
淺談對新課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08-18
新課程標準下英語教學方式的思考08-17
新課程標準下英語教學方式的思考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