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技能大賽促進教學發展
技能大賽促進教學發展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 李建華
【摘 要】 技能大賽對職業學校的教學產生了積極效應,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教學模式的改革、師資隊伍和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將競賽項目轉化為教學資源,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推動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與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技能大賽;積極效應;教學思考
重慶立信職校機械專業與全國技能大賽結緣始于2009年,我校已連續7年嬋連重慶市第一,現在學校已經發展為以機械加工、模具設計制造、電工電子技術、汽修、農機等為品牌專業的國家重點學校、國家示范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國家課程改革試點單位,學校做出品牌,比出名氣,學校發展了,從當初只有11臺簡易尚開式車床,無一臺銑床到現在銑床17臺車床80多臺以及壓注機器人等設備,并新修實訓車間。以前機加工專業只有幾位教師,現在四十多位教師。學生以前就業困難,現在通過技能大賽,有的進入國家物理研究院如我校劉世忠,陳巧被該單位錄為事業編制的正式員工,現在同學們就業是五個崗位爭一名同學。
劉世忠說:“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會走進國家物理研究院,參加技能大賽,是學校發掘了我的潛力,是職業教育讓我找到了自我!”
在校長蔣紅梅眼中,技能賽事是大舞臺,舉辦和參加職業學校學生技能競賽為抓手,深入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一顯身手的機會。通過訓練和比賽的錘煉,學生不僅鞏固了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更能在技能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還磨煉了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質,也為學生日后更高層次地就業和升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也獲得了專業的提升,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手段,不僅實現專業技能與崗位技能相對接。
一、做法:促學促教促發展,體系創新見功效
技能競賽促教改,深化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對職業學校而言更重要的是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等職業崗位能力能否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技能競賽是突破職業學校傳統教學體制形成“瓶頸”的有效途徑。重慶立信職教中心的做法是:以校企合作為平臺,以技能競賽為手段,通過全面的技能競賽檢驗校企合作和教學改革的效果。
改革傳統的培養模式,建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新課程體系。學校請來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包括企業專家、市內院校專家和校內專業骨干教師,共同制定專業建設標準、共同開發面向工作任務的課程、共同制定課程標準。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開發典型工作任務并轉化為課程,將技能競賽的技術規則納入課程體系,在課程組織實施過程中嚴格監控。改變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訓“兩張皮”的垢病,課程改革實現了跨越發展。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以來,學校教師與企業共同制定專業建設標準11個、課程標準60余門、開發出一體化教材9部,其中國家精品課程2門,開發或二次開發學生工作頁20余冊。
追求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職業學校傳統的以考試為評價手段的教學評價,已經難以適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機制。在進行工學一體化課程改革的同時,學校高度重視教學評價體系改革,一把手親自掛帥,探索構建起了學校、企業、學生和家長、社區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這一體系將學校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學資源建設、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教學和實訓環境建設、職業技能競賽、學習的質量成效全部納入其中,淡化考試,突出競賽,不以片面的考試定優劣。瞄準技能競賽的發展趨勢,升級技能教學的“硬資源”。近幾年來的競賽發展趨勢是訓練和競賽的技術、設備等條件,都高于企業生產的一般水平。大賽就是訓練水平和設備設施水平的實力型競爭。學校近年來全面升級了教學的“硬資源”,不僅設備設施的型號新,更追求標準化、通用性、配套性的高標準。2013年投入資金購置四軸加工中心,其他職業院校也是絕無僅有,即便是在企業中也令人欣羨。完善的制度、科學的訓練、精良的設備,是學校在各級競賽中獲得佳績的保障。
技能競賽顯校魂,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啟動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描繪了青年教師的成長軌跡,為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制定出明確的目標。計劃實施以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學校的機械專業教師隊伍中涌現出1名國家技術能手、2名省級技術能手,?通過技能競賽熔煉出的教師隊伍成為學校之魂,上得了課堂,下得了廠房,全國高校慕名而來,企業也慕名而來,走進校園爭搶在競賽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
技能競賽樹品牌,塑造特色鮮明的育人文化;走進校園文化長廊中最醒目的是市級、國家級別各類競賽中獲得表彰的參賽選手照片。在實訓場內、實驗室和教學樓內的墻壁上懸掛的不僅有國家技能楷模,國家的技術能手等等。
榜樣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尤其是身邊活生生的榜樣。學生們在這樣的教師團隊的教導下,獲得的激勵和正能量也是巨大的。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在競賽中爭先、在競賽中創優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教風變了,教師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筆、幾頁教案在課堂唱獨角戲,每位教師都是多媒體教育技術應用的能手,都是帶領學生工作的行家;在這樣的氛圍中學風變了,學生不再是一雙眼睛、兩只耳朵靜靜地聽課。學校全面實施工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學習項目既為工作任務,工作任務中體現了崗位技能要求、體現了技能競賽的規則,也融入了職業標準,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為了完成工作任務進行策劃設計、組織分工、實施工作、評價總結。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生的主動、創造、競爭的意識被激發出來,改變了以往“在課堂上睡覺,在實習中當逃兵”的情況,在以往課堂上被教師禁止擺弄的手機、電腦、網絡現已變為得心應手的學習工具,學生從厭學變為樂學,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進入職校就是為了得到一份工作的想法,變為有了能力可以選擇好職業的理想。
二、成效:招生的磁石 教學的氣場 就業的魅力
聲譽是最響的廣告,文化是無語的品牌。學校多年來在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的成績,使學校成為一塊極具引力的磁石,吸引著眾多家長和學生,他們望著校園內一張張手捧獎杯、臉上蕩漾著微笑的大幅照片,相信那會是他們的孩子或是自己的明天,他們愿意選擇這所學校,進入這所學校成就美好的人生。
“酒香不怕巷子深”,學校的畢業生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和好評。就業部門的負責人在年終總結會上自豪地向全校教職工匯報:全年共有100多家企業來校洽談用人事宜,部分企業與學校簽訂了在校生頂崗實習的合作協議。有些企業急需用人,而相關專業學生已全部就業,不得已空手而歸……
學校以職業技能競賽為軸心,改革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熔煉教師隊伍,打造良好育人環境的國家示范校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參考文獻】
[1]陳兆芳。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理性思考[J].職教論壇,2011(07):78-80
[2]張雅泉。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熱的理性思考[J].職教論壇,2011(01):34-37
【技能大賽促進教學發展】相關文章:
技能大賽對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08-25
精神推動發展 發展促進和諧08-15
技能大賽心得07-28
和諧 促進發展08-13
實施模式教學 促進學生最優發展08-17
技能大賽領導的講話03-20
關注學生 促進發展08-15
在交流中促進發展08-17
以教育促進社會和諧發展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