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變觀念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研究
轉變觀念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研究
貴陽市烏當區第二中學 簡秀華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該革新思維,開展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學會學習。針對初中數學課堂的閱讀教學來說,不用于語文閱讀教學,它具有自身的特點。數學課堂閱讀的內容和方法也區別于語文閱讀教學。初中數學課堂上的閱讀特點是:語言抽象,內涵豐富;邏輯嚴密,思維嚴謹。它是對數學符號、文字等內容的閱讀,閱讀的過程也是思考和探究的過程。
【關鍵詞】革新思維;初中數學;閱讀教學;教學質量
初中數學學習難度系數較大,有些試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不能認真讀題和思考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考試成績。很多初中生在考試之后或者做完練習題之后,抱怨沒有理解題意或者沒有看清題目,導致丟分,這些都是初中生閱讀理解能力不佳造成的結果。長期以來,在初中數學課堂存在一定的教學誤區,忽略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降低了數學學習的效果。本文中,筆者依據學情,再結合相關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的方法,希望能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發展以及學生學習效果和解題效率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重視數學閱讀教學,講授數學閱讀的技巧
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是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有一些題型需要學生認真的閱讀,如果不能讀懂題意和搞清楚問題的已知量與待求量之間的關系,就會阻礙學生解題,降低學習的成效。為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轉變傳統的課堂認知和教育教學思維,重視數學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只有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確保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搞清楚題意,提升他們的解題正確率。數學閱讀,無論是閱讀的內容還是形式都不同于語文閱讀,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針對數學閱讀的特點傳授一些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不要盲目著急的去做題,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和仔細閱讀;其次,把握閱讀的時間,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究,理清題目當中的數量關系;最后,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做到眼、口、手、腦等器官協同參與,并學會質疑,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利用知識遷移,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做到觸類旁通,學以致用。
二、設定學生預習目標,通過預習來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預習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來說非常的有幫助,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的內容,做到心里有數。預習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是閱讀的過程,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出一定的目標和任務,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簡單的了解相關的內容,巧用知識遷移,構建新舊內容之間的網絡聯系,然后嘗試著解決課后的問題。通過學生的預習,特別是閱讀,學生在處理課后題的檢測之后,大體明白了那些內容是重難點,哪些內容沒有搞清楚,在書上做好相關的筆記,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在新授課學習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和針對性的學習,自然就能提升學習的效果。為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依據預習的情況和目標有重點的精講教材的有關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如在學習《合并同類項》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來預習:同類項的含義?如何合并同類項?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閱讀,肯定會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依據授課內容設計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如果在初中數學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激發,那么學生閱讀的興趣就會非常的濃厚。初中數學教師應該依據學情和教學內容,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在備課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聯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設計適合學生參與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優化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打下基礎。例如在設計“圓的周長”一節的教學內容時,傳統教學往往是先由教師演示測量圓的周長,然后學生模仿測量,雖然說這也有學生參與的意義,但是這種方式更多的是一種類似于走過場,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興趣未能得到挖掘。所以,為了改變這一困局,在備課中筆者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通過思考、實踐、觀察、總結的基本步驟,先啟發學生思考,然后讓學生在沒有經過教師的指點下先進行實踐探索,并讓學生通過一定的語言描述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語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的語言運用遇到了困難,教師則引導他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尋求解答。在學生有所感悟后,教師在適時的向學生示范規范的操作,這樣一來學生觀不僅會集中注意力看自己的探索是否正確,而且對于教師的語言規范化使用進行模仿和使用。最后再讓學生對剛才的探索過程,以及教師的語言描述做深入的分析和總結,從而彌補自己的不足并發掘自己的亮點,經過這樣的教學環節處理之后,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一定會大大提升。
四、利用數學應用題和閱讀理解題,開展針對性的閱讀訓練
初中數學的學習是與數學符號是分不開的,是與試題分不開的,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中,有很多的應用題和閱讀理解題,這些都能有力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比如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中,都有大量的生動、有趣的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閱讀理解和應用題,這些章節的相關內容部分,正適合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作答應用題的時候,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要學生仔細的閱讀,讀清題干,了解問題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然后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問題的主旨。通過閱讀分析,讓學生在腦海中進行思考解題的方法,并能粗略的表達出解答的過程和路徑。
當下,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革新教學思維,轉變教學觀念,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樣不但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和解題能力。
【轉變觀念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研究】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論文:讓閱讀在數學課堂自由飛翔08-14
淺談初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研究08-18
淺議課堂教學中的數學閱讀08-19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實施08-20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論文08-23
轉變觀念去遠航(銀行|轉變觀念)08-13
小學數學課堂閱讀教學略談08-20
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研究08-17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08-20
高中化學有效課堂教學研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