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
貴州省遵義縣鴨溪中學 徐清松
【摘 要】 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引導學生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更高要求。但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改進。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更應該受到重視。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引導學生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更高要求。
在上面我們談到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而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作為一種語言性學科,就體現在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而閱讀教學是語文其他方面教學的綜合體現,是語言組織能力,語文思考能力,及語文思想認識水平的集中體現,從上面可以看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而我們的學生如果能夠全方位的掌握好語文閱讀的各方面知識,對語文學習的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提高會有很好的幫助,比如說可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總結能力、可以活躍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并可以提高學生的總體綜合學習能力,由上面可以看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高中語文教師用什么的方法去培養我們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談談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沒有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備課時會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卻沒有詳細的設計。由于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閱讀教學效率低下。
2.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學方式都是古老的,雖然有所變化,但根本思想還沒有完全脫離傳統思想的影響。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凸顯,這對傳統閱讀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但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把自己看作是課堂的權威,不愿從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中走出來。雖然有的教師在新課標的影響下,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但由于對新課標理解不夠,陷入了生搬硬套的教學誤區,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3.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語文教學內容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閱讀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會易化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教學中有很多教師將閱讀教學內容與生活分隔開來,有的教師采用完全理論化的教學,導致課堂枯燥無味,學生興趣不高。這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符,也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4.閱讀課程被忽視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閱讀沒有明確的要求,考試中對閱讀能力的檢測也不是直接的,所以一些學校認為閱讀教學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就壓縮了閱讀教學內容,這導致教師與學生都不重視閱讀。語文學習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績的。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工具,閱讀中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為了考出好成績,他們不會忽視任何一道題。這樣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時間閱讀,也不重視閱讀。
二、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對策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就要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的本質是“讀”,學生通過作品與作者進行心靈碰撞和情感交流,從而領悟文章的真正要義,獲得心靈的啟迪。所以教師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當然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如開展閱讀游戲、閱讀競賽等,在游戲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2.養成學生閱讀習慣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很重要的。閱讀能力的提升是逐步提升的,如果學生不能堅持下來,就不能得到好的結果。所以學生養成了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提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改掉一些壞毛病,并且閱讀習慣養成后,還會對其他學科產生積極影響。如果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成績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拓展遷移閱讀教學
語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它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實行開放性教學,拓展語文空間。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不能只注重教材,要注意拓展遷移閱讀教學,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融入到閱讀中,把學生學得的知識拓展到生活中,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語文閱讀教學應走向開放性,封閉的教學只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新課標下,語文閱讀教學應拓展學生的視野,建立開放的教學空間。
4.注重學生整體感知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整體感知,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雖然一篇文章包含幾個部分,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特征,但這幾部分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人為的割裂開,就會影響學生的整體感知,會降低教學效果。但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局部分析,把文章割裂開來解讀,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理解。這就要求教師把閱讀材料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看待,獲得文章的總體印象,而不是零碎的知識點。教師閱讀教學中應注重整體與局部的統一,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總之,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承擔著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任務,因此應注重閱讀教學。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積極探索,結合閱讀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改變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建艷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3(16)
[2]路秋云。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
[3]劉知新。語文學習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06
[4]高劍南,王祖浩。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5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相關文章: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問題和對策08-20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心理問題成因剖析08-24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教學論文08-1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08-24
新課改背景下教研活動形式的創新08-17
談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朗讀教學08-17
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導課技巧論文08-15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08-19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的思考與實踐05-31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得失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