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藝體特色學校創建和管理的思考
特色學校(specialist school)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藝體特色學校創建和管理的思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西靈山縣第二中學 謝植燧
【摘 要】隨著國家對特色辦校的重視,創建特色學校成為了全國各中小學校共同的努力。靈山二中作為廣西欽州市靈山縣一所普通的高中學校,正在積極地創建著影響力較大的“藝體特色學校”。文章對靈山二中在特色辦校中的創建情況及管理方法進行了簡單概述。
【關鍵詞】靈山二中;藝體特色學校;創建
早在1993年,我國就在全國范圍內積極推廣教育改革,并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在綱要重點提出了“辦出各自特色”的相關要求;2010年5月5日,時任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中再次提出了“鼓勵學校辦出特色”,《綱要》中明確指出,特色辦學是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靈山二中以“文理和諧發展,彰顯藝體特色”為辦學思路,以“讓特色教育惠及每一位師生”為辦學理念,以“創辦富有藝體特色的優質高中”為目標,通過加強藝體教育,凸顯藝體辦學特色,張揚學生的藝體個性,成功獲批為自治區第一批普通高中藝體特色立項建設學校(欽州市唯一一所)。現將學校在創建藝體特色學校歷程中的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靈山二中的學校概況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第二中學簡稱靈山二中,創辦于1985年,目前占地面積86畝,規劃新征地120畝,現有56個教學班(其中藝術班10個,體育班3個),學生人數3558人(其中藝術生693人,體育生195人),教師269人(其中音樂教師11人,美術教師4人,書法教師2人,體育教師9人),是湖南工業大學、廣西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師范學院等高校的“優秀生源基地”。經過多年努力,先后獲得了“自治區首批特色普通高中立項建設學校”、“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綠色學校”等稱號。
二、創建“藝體特色學校”初期:找準“特色”
與許多中小學校創辦特色學校相同,靈山二中最初創辦特色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優質生源,優化管理體系。因管理制度落后、招生體系不足等問題,靈山二中面臨著生源萎縮、素質急劇下降的趨勢,不少學生不僅學習底子薄弱,品行也存在諸多問題,面對該情況,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個體素質,創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就成為了靈山二中所有教職員工的共同目標。面對日趨激烈的教育市場,靈山二中立足本校實際,提出與示范高中“錯位發展”的特色辦學思路,于2011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嘗試培養一批優秀的藝體特長生,經過三年的努力,成功摸索出了一條符合靈山二中實際情況的藝體特色發展之路。隨后不斷總結特色辦學的優秀經驗,相繼開辦了音樂、舞蹈、樂器、美術、書法、剪紙等藝術特長班,豐富了單一的體育課程,成功在校園范圍內營造起藝體氛圍,形成了藝體氣場,讓人走進校園就感到濃濃的藝體氣息。2014年,學校又投入510多萬元,新建藝術大樓之美術樓1幢,面積共3427平方米。其中,投資110萬元高標準配備了7間美術室、2間音樂室和2間舞蹈室。優秀的硬件設施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善,這為靈山二中拓寬藝體特色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憑著先進的辦學理念和顯著的辦學特色,使得靈山二中的社會影響力得到了同步提升,并以不可復制的特色化藝體教學,成功創建了靈山二中的獨有品牌。
三、創建“藝體特色學校”之中:三個轉變
1、從“以特長促特色”到“以特色塑個性”。靈山二中結合自身的特點,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辦學道路,靈山二中開設的藝體班主要從三方面保證藝術班的特長培養,主要實施方法:獨立成班(體育班、藝術班)、保證專業課課時(藝術生:每周12課時,晚上加上3晚專業輔導;體育生:高三每周五17:20—18:40體訓,高一高二每周三小時體訓)、藝考培訓(專業知識講座、外出培訓、成立學習小組)。另外,針對普通班學生,每周一節美術欣賞課和音樂欣賞課,高一、高二學生每日30分鐘書法訓練,體育課課改后實行學分制,學生結合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模塊,通過各項舉措共同落實,在藝體領域成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杰出人才,也正是由于學生的特長之實成就了今天靈山二中的特色學校之名。
2、從“比價價值”到“本體價值”。在有限的資源面前,校與校之間也開始了激烈的資源爭奪戰。為了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靈山二中不斷更新辦學理念,總結辦學經驗,在多次創先爭優中斬獲佳績。但為了防止“比較價值”對辦學帶來的影響,為了避免一味追求特色辦校,而忽略了學生的發展需求,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辦出特色”并非最終目的,而是邁向目標的第一步,若忽略了學生的“本體價值”,那么特色辦校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鑒于此,靈山二中在發展特色學校的進程中,確定了“本體價值”高于“比較價值”的發展理念,并將學生內在發展作為“本體”,將學校現實特點作為發展的基礎,做到尊重學生,為了學生。以往,為了實現學校創優爭先,參加何種比賽、誰參加等都是由學校單方選擇,而不關注學生的個人意愿,這使得藝體生經常性被淪為應賽的工具,并且通常非特長生也無法獲得參賽資格,由此導致一些學生的藝術天分因此被埋沒。但現如今,靈山二中的特長班學生和普通班學生,都能夠根據個人興趣自行決定是否參加比賽,從而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得學生的能力真正得到了鍛煉、提高。
3、從“以學校發展為本”到“以師生發展為本”。要實現特色辦校,那么,其教學方式、管理、教學內容等各個方面都應當具有學校的特點,要充分體現學校在某方面的全面發展。例如,靈山二中最初在創辦特色藝體高中時,開辦了各方面藝體特長班,以此來實現藝體辦學特色。但這種方式“以學校發展為本”,無法充分展現師生的能動性和主體性,強調學校的發展能夠為師生帶來有利影響。隨著靈山二中在辦學道路上的推進,我們逐漸認識到了“以學校發展為本”觀念的偏差,并且嚴重阻礙了學校教育的發展。通過總結來看,我們提出了幫助全體師生共同發展的觀念,確保置身于特色學校發展中的所有子單元都能夠獲得相同的關注。為了實現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師個人職業規劃的同步發展,靈山二中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對教師進行全面培訓,較為傳統的手段主要有“走出去,請進來”,研討課、優質課競賽活動等。另外,根據特色辦校的需要及教師個人素質培訓,學校還主動與廣西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師范學院等高校建立起互幫互助的友好關系,借用高校資源不斷提升教師的全面培訓,并定期邀請高校專家、藝術專才等為教師開設講座。靈山二中在20多年的時間里,成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藝體學生,為了更好地推動師生的共同發展,靈山二中充分運用校友資源加速學校的藝體發展,并將其視為一筆非常可貴的財富。此外,學校還積極引導教師投身到校本課程的開發中,成功營造了濃郁的科研氛圍。在學生的發展中,靈山二中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舞臺,真正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通過師生的共同發展,“以師生發展為本”的觀念逐漸形成,并成為了靈山二中的特色和品牌的原動力。
經過多年的努力,靈山二中從一所名不見經轉的農村中學發展成為了今天享譽欽州市的藝體特色學校。靈山二中通過激活教育機制、更新教育理念和管理觀念,盤活教學資源,成功走出了一條屬于靈山二中獨有的“藝體特色辦校”之路。
參考文獻:
[1]易江山。龍珍高級中學創建特色學校的探索與實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3,22(1):21—25。
[2]駱義基。突出藝術教育特色,創建特色學校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究[J]。文教資料,2011,39(20):84—85。
[3]陳永忠。藝體特色教育在普通高中的初步實踐[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7(4):99—101。
【高中藝體特色學校創建和管理的思考】相關文章:
創辦特色學校的實踐與思考02-24
構建和諧環境的思考08-16
構建和諧股市的思考08-18
構建和諧環境的思考08-12
創書法特色學校的實施方案02-24
體藝述職報告02-12
關于構建和諧幾點思考08-15
藝體工作計劃05-28
關于構建和諧XX點思考02-24
構建和諧社區的探索與思考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