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和指導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和指導
張 瑾
(浙江省溫州雙嶼中學)
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說它新,是與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方式相對而言的。在接受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科學課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并想方設法引導學生一起探究解決問題。但是,有的時候卻難以激起學生的探究熱情。怎樣改變“要我探究”為“我要探究”,這是我一直來苦苦思索的問題。不經意間的一堂計劃外的探究課,卻使我真正嘗到了“探究課”的滋味。
上一堂課,我們用“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影響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我的那節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創設問題情景“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條件?”,讓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然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我們再根據“假設”一起設計了檢驗影響種子萌發外界條件的實驗方案,并安排同學在課余時間動手做實驗。但由于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周的時間,經過一周之后,我打算請同學們來展示實驗作品,并說說通過實驗得到的結論和觀察到的種子萌發的過程。
上課了,先由各組學生來展示作品。第一位學生拿了三個透明塑料杯說:“我把這三個塑料杯都放在家里的同一張桌子上,現在只有一個杯子里的種子發芽,就是把種子放在濕紙巾上的種子發芽(1),而干的種子(2)和浸在水中的種子(3)都沒有發芽,通過(1)(2)兩種情況比較就能得出種子萌發是需要水分,通過(2)(3)兩種情況比較得出種子萌發需要氧氣。我看到了種子萌發是先小芽長出來把種皮弄破,小芽就長成了根,然后另外一端再長出葉。”
學生的表情都表示非常贊同,我也充分肯定了這位學生的表現,(www.baimashangsha.com)并鼓勵其他學生也把自己的作品拿上來展示。
第二位學生上來發言了,邊說邊高舉兩個大可樂瓶(上部分已經截去):“我把這個可樂瓶放在冰箱里,另一個放在廚房里,放在廚房里的有三顆種子發芽,而另外六顆種子沒有發芽,而放在冰箱里的一顆也沒有發芽,通過比較就可以得出種子的萌發要有一定的溫度,溫度不能太低,而且還要有水分和氧氣。同時,我也看到了種子萌發是先長出根后長出莖葉的。”
學生都在積極地議論,說自己的實驗與以上兩位同學的實驗差不多。我想這次探究可以就這樣得出結論了,那就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要有充足的水分、氧氣和適宜的溫度。
參考文獻:
黃文頌。自主學習,讓課堂更精彩[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9(05)。
編輯 楊兆東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和指導】相關文章: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探究08-17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探索08-17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觀滄海》08-16
以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08-15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觀滄海》 (網友來稿)08-16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學習08-08
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教學方式探索08-17
淺談對“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認識08-17
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