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政治論文>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時間:2022-08-02 13:36:48 政治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趙榮就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會城河南初級中學)

      摘 要:教材中的內容越是貼近生活,那么教學的效果就越好。教師要做個有心人,關心時事,關注生活,將有用的信息資源搜集起來,作為教學的資源。教師要樹立教學生活化的理念,認真遴選生活內容作為學生道德觀念構建的基礎。引導、疏導、認識、構建、內化,這是學生德育觀點形成的程序,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能力,去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關鍵詞:生活化;德育觀點;內化;教學方法

      在粵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體系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極具生活化的特點,選擇都與學生的生活內容有關,這也為教學方法的選擇確定了方向。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生活內容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和輔助。教材中的內容越是貼近生活,那么教學的效果就越好。因為和生活貼近可以讓學生對事物和現象有一種認同感。所以,在教材中選擇生活化的內容,在教學方法上選擇生活化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效率。

      一、關注生活中的熱點問題

      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各種新媒體應運而生,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更加便捷和直接。手機、電腦、電視都是學生了解社會的窗口,他們的信息掌握更加呈現多元化的局面。這種了解是學生構建道德經驗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是學生急需得到解釋的因素。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要做個有心人,關心時事,關注生活,將有用的信息資源搜集起來,作為教學的資源。比如《勿以惡小而為之》一課的教學,我針對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現低齡化、殘暴化的傾向,在網絡中搜集了很多的案例,然后在課堂上給學生呈現出來。讓學生分析這些案例的起因和后果,找出犯罪的根源,剝皮似的層層揭曉,最終總結出犯罪都是從小的錯誤開始,最終才會走向犯罪的道路。學生對青少年犯罪由知之不多,到理解深刻,這對他們未來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和震懾性。校園黑社會、校園內的哥們義氣等不良現象,都是學生日常所見,他們如果不能很好地甄別正誤、正確地判斷是非,那么犯罪的道路就不是隱藏的,而是就在他們的后面。這樣教學后幫助學生意識到了犯罪和不犯罪就在一念之間,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為,走正確的人生道路。

      二、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甄別生活

      生活就是萬花筒,是非、善惡、榮耀等都是生活的內容。面對這些復雜的生活現象,學生往往因為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而不能正確理解,導致一些誤解和錯誤判斷,影響他們的正常成長。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他們,生理變化帶來的心理變化很大,也影響著他們的成長,如果教師能夠順勢而為,疏導學生的觀念,那么可以減少很多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如果教師不能順應學生的心理變化,逆流而上,那么不但不能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德育觀點,而且還容易導致學生逆反,產生相反的效果。

      比如,《我和父母》《師生情誼》的教學,這是針對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的心理特點是叛逆,對老師、家長的一些管教,他們視為束縛,并且千方百計地要掙脫和反抗。針對這些現象,我在進行這兩課的教學時,尤其注重了生活內容的剖析。選擇典型的家教案例,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討論,并最終形成一個一致的觀點,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認清老師、家長對自己的限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規范之上的,具有一定的法律、道德限制,是有利于自己的成長的,不應該抗拒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同時也需要教師和家長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引導、疏導、認識、構建、內化,這是學生德育觀點形成的程序,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能力,去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三、選擇生活素材要注意適度和科學性

      學生認知的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現象,學生的人生閱歷很少,他們的生活經驗和道德體驗都很有限,而教師經驗豐富,對道德的認識和甄別都要比學生更多和更高。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增加道德經驗的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教學生活化的理念,認真遴選生活內容作為學生道德觀念構建的基礎。在這個遴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科學化地選擇,不能讓學生在似是而非的狀態下構建道德觀點。學生對生活現象的認識是膚淺的,對一些現象將產生的副作用認識不足,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厘清這些模糊概念。教師要注意遴選的生活素材的科學性和典型性,要具有鮮明的道德觀,要能夠傳導正能量。特別是要選擇在學生認知能力范圍內的,能對學生產生正確引導作用的生活素材案例。

      四、注意學生德育觀點的內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就是通過教學實踐的開展,將正確的道德觀點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為中,內化是思想品德教學的目標。一般是生活—教學—生活之后,學生在思想深處構建了正確的道德觀點。比如,《我和父母》這個主題,這是每一個學生都面臨的生活現實,他們每天要接受父母的照顧,接受父母的教誨。因此,在交流中,難免出現觀點相悖的情況。這個時候,孩子和父母之間就要出現矛盾。如何看待父母的管束,如何對待父母的說教。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偷聽孩子的電話,這些是非常讓孩子反感的。所以,在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站在家長的角度想問題,和父母有效溝通和交流,讓父母理解自己、了解自己,那樣和父母之間的相處就融洽多了。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和父母相處的,相處的過程中,對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不滿。學生紛紛說出了父母的啰嗦、古板、進犯隱私等等。說完這些老師不做評價,然后開始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在教材中尋找答案。之后進行討論形成德育觀點。在這樣的討論、學習、再討論的過程中,形成德育觀點并內化為日常的行為。

      生活是一切科學知識的來源,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利用生活素材教育學生明辨是非,是思想品德的學科特點,學習是為了內化,是為了指導學生的行為。所以,思想品德肩負的使命是重要的。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遴選生活素材,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丁波。讓思想品德課教學回歸生活[J]。現代教育科學,2012(02)。

      [2]陳國榮。矯正初中生思想品德學習的不良習慣[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1)。

      [3]盧善郁。教學生活化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淺析[J]。才智,2011(25)。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相關文章:

    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的體會08-16

    閱讀教學生活化策略08-20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08-24

    物理教學生活化策略淺談08-25

    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的路徑思考08-20

    芻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論文08-15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簡談08-18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如何實施教學生活化08-20

    如何培養高中主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08-15

    中職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淺議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色婷婷 | 亚洲日韩欧美黑人专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