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的有效性
淺談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的有效性
張海能
(福建省寧化第六中學)
摘 要:高中數學的學習,概念是基礎,是雙基教學的核心,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數學概念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學生打好基礎以及掌握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要重視概念的講解和推演過程,讓學生掌握概念而不單單是解題能力。合理的根據新課標要求,設計數學概念課的教學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知能力。
關鍵詞:雙基教學;高中數學;數學概念;認知能力
課程改革后,更加注意教學中知識傳授的過程,不再是只重視結果,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各科目的學習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數學教學是實現這一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一、數學概念的特點和意義
數學概念是通過現象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具有相對獨立性。由于數學概念相當于尋找事物發展存在的規律,一般來說表現的多是事物內在的、固有的屬性,而不是表面的屬性。這類對象多是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舍棄了具體屬性和關系,只留下抽取出來時的形式構造關系。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與原始物體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因而數學概念具有抽象與具體的雙重屬性,既表現出來一類對象的本質屬性,又具有實際的特性。
數學概念還具有邏輯性和聯系性。數學中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在原名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的,通過邏輯定義,用語言或者符號的形式把它固定,這就使得數學概念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聯系性。
二、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效果
1.在概念推導中認識、感知概念。從實際情景出發,提出問題,引出數學概念。通過例子和概念的聯系,讓學生在具體問題中感知到概念,進一步形成感性認知。
2.在講解新概念的內涵和延伸時,引導學生理解概念。從原有概念基礎上發展,在延伸完善的情況下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因為內容豐富,涵義深刻,不能做到一次講解完,所以要一步一步分層講解。
3.在聯系新舊概念的關系時,比如,平行向量和平行線段的聯系,方程與不等式等等,通過對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概念。
4.在運用數學概念做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比如說寫出1×2×3×……×9×10的積的算法。你可以這么想,計算這么一步一步進行,它是分步的。第一步(1)×2,第二步(1×2)×3第三步(1×2×3)×4,然后可以發現每一次都要(A)乘以B。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一個重復的操作,這個操作需要重復9次。A有規律嗎?你發現A每一次都是繼承上一次運算所得到的值。B有規律嗎?B每進行一次乘法后自己都要增大1。
所以進行如下循環:A一開始的初始值是1,B一開始的初始值是2。{A=A×B;B=B+1}然后重復9次。
數學概念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是形成數學知識體系的最基本的要素。所以,對數學概念的學習是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前提,是提升高中數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徐志蓮。論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模式:螺旋上升之概念體驗模式[D]。麗水學院學報,2005(05):97-100.
。2]劉倩男。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效果提升的幾點建議[J]。理科考試研究,2014(13):7-8.
[3]白雪峰,車菲。對高中數學概念課提問有效性的比較研究:以“等差數列”教學為例[J]。中國數學教育,2014(22):15-20.
。4]常愛華。例談提高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的有效性[D]。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1(0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