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么轉化初中化學后進生
怎么轉化初中化學后進生
岑翠蓮
(廣西桂平市木樂二中)
摘 要:化學后進生的轉化,從做后進生的心理工作、多和后進生在一起和培養后進生對化學的興趣這三個方面入手,興趣的培養從化學實驗、活動中培養。
關鍵詞:化學后進生;轉化;心理;培養;興趣
化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學生望而卻步。初三學生的學習興趣各不相同,尤其在學習化學方面,因為到了初三,有一部分學生受其他學科的影響,對學習不感興趣。總之,由于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體驗不到樂趣,所以對學習缺乏興趣,對待化學也采用一貫的態度,因此對于化學后進生的轉化,存在一定的難度。以下就是我對化學后進生轉化的一些看法。
一、做后進生的心理工作
在信息技術普遍應用的現代教育和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今天,化學教學中舊的教學觀念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其主要表現為: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心理,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缺乏對學生學習化學心理的研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致使學生取得的成績與教師的期望和教師付出的勞動差距較大。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心理品質,對學生的智能和素質的提高具有動力、定向引導維持和強化的作用。所以,轉化初三化學后進生應該以解決化學學習心理問題為切入點;瘜W老師從化學學科中分析后進生的學習心理,了解后進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多和后進生談化學學習的心理問題,從而消除后進生學習化學存在的心理障礙,培養后進生良好的化學學習心理素質,從而提高后進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和化學科學素養。
二、多和后進生在一起
老師為學生創造和睦、寬松的環境,學生才會信任老師,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才會樂于向老師說出真情實感,才會把老師當作朋友。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親師”指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接受老師教育的前提;瘜W老師利用課外時間多跟后進生打球或跑步,在運動中如果老師能和學生打成一片的話,學生會玩得比較盡興,對老師沒有那么多的戒備心,對培養老師和學生的感情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還有平時多和后進生談心,說說自己以前的事,特別是糗事,學生會認為老師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老師也有缺點。這樣學生會放下戒備心和你做朋友,把心事講給你聽,學生和你有感情了,就會跟你親,對你所教的科目才不會有抵觸感,才肯學你教的知識,對提高化學成績才有幫助,這為轉化他們打下了基礎。
三、培養后進生對化學的興趣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學說強調,學生的認知過程首先是產生學習需要,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需要產生學習動機,而興趣是學習動機最現實、最經常、最活躍的因素。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后進生進行化學興趣培養。
1.從化學實驗中培養后進生對化學的興趣
要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必須有讓他們感興趣的資本,要不就成了空話,化學實驗就是能引起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的關鍵資本。因為化學實驗則能變抽象為形象,變空洞為生動,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的魅力,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1)設計趣味實驗,激發學習興趣:化學趣味實驗能以簡單的操作、鮮明的現象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化學老師要充分利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如氨氣與氯氣的反應:“空瓶生煙”;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變色噴泉”;濃硫酸的脫水性:“黑色面包”;(2)多讓后進生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一些簡單有趣的演示實驗可以預先培訓后讓其在課堂上給全班同學做演示實驗,使其從成功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他們會感到很自豪,很自信,很有成就感,就會引發他們對化學產生興趣,這對提高他們的化學知識水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3)布置家庭小實驗。指導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一是可以驗證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鞏固情況,二是可以發現更多的疑問,促進自己進一步的學習。對于后進生,很多在家里不敢表現自我,家庭小實驗就是表現自我的地方,能表現自我,自然就會感到自豪,就會有自信,進而對化學產生興趣。
2.在活動中培養后進生對化學的興趣
(1)在課堂上,把一些知識用謎語形式讓他們猜,盡量多給后進生猜的機會,或者把一些要強記的知識做成卡片,以捉迷藏形式進行活動,也盡量讓后進生擔任角色,讓他人在活動的快樂中不知不覺地吸收化學知識;(2)吸引他們參加化學課外小組,組織他們開展“小創造、小發明、小實驗、小制作、小競賽”等第二課堂活動,以增強其學習化學的興趣。
總之,化學后進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慢慢轉化的,平時應多跟他們溝通,多鼓勵他們,多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充滿自信心,還要指導他們多看書、多練習、多動腦、多動手,把他們的心思集中到鉆研化學上來,這樣才能把他們從后進生拉回到普通學生的行列當中,甚至到尖子生的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