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現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探討
實現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探討
吳勇俊
(江蘇省丹陽市運河初級中學)
摘 要: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很多學生學不好數學往往是因為數學太過難懂,所以融合生活現象,使數學成為一門具體的學科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
教學不是單向的傳播活動,而是雙軌道的互動,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中學生這一群體的主動性,教師往往成為單純的灌輸者,學生變成單純的接收器,這樣達不到效果的最優化,所以教師需要實行生活化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性。
一、營造生活化情境
數學無處不在,當你去便利店買東西,需要數學去計算你的開支;當你從一個城市奔赴另一個地點,需要數學去計算你所花的時間。所以說,數學來自生活,教師要從數學的本質出發,聯系生活,創造新型的教學方式。生活化的情境與學生更具有接近性,更能夠得到學生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比如,講解坐標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生活中存在哪些對應關系呢?學生就會集思廣益,可能會想到經緯度與城市的對應,可能會想到姓名與個人的對應,這些都是生活常識,但是其特性與坐標的知識如出一轍,學生根據對坐標實質的分析,聯想生活存在的事物,就會覺得其實這門課程是很實用且有趣的,這無疑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尺規畫圖相關知識教學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情境聯想法做開堂語,比如,教師可以說:有一個人的家在主干道的西北方向100米處,他從家里出發去主干道會見好友,而好友的家剛好在主干道西南方向200米處,試問他們倆如何走,在主干道匯合時的路程是最短的呢?路程又是多少米呢?教師可以利用此類情節,吸引學生踴躍參與到問題的解答中,提高學生參與度。
二、數學內容生活化
初中生的智力水平還處在有待開發的未成熟階段,所以教師要著重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畢竟對很多現象,他們都還是處在懵懂時期,所以舉例子要在學生的經驗范圍之內,而且要選取普遍存在的現象,選擇發生在少數學生身上的例子得不到全班學生的認可,信息不對稱,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所以,教師要注重生活中的例子,并且是具有普遍性而非特殊性的,比如,數學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師可以聯系利潤問題,讓學生解答,教師可以舉壓歲錢存銀行的例子:小明過年獲得累計1000塊的壓歲錢,他把這些錢全存進銀行,一年后他從銀行取出本金的一般購買衣服,其余的錢繼續在銀行存放一年,最后小明獲得了900元,假如銀行利潤是固定不變的,那么銀行一年的利息是多少呢?此類數學內容生活化的例子,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得知了有關銀行的一些內容,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提高其認知水平。
三、課后練習教學生活化
教師把生活化教學應用到課堂,提高了課堂有效性。課堂生活化是遠遠不夠的,課后練習也要朝著生活化的教學目標邁進;教師單方面的聯想和情境創設是不夠的,學生應該成為情境創建的發起者,學生要學會生活化的數學應用,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要自身能夠使用這種方法來學習才是真實有效的,畢竟學習是自發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創設情境,布置一些讓學生舉例的題型,如給出一個解答方程式,讓學生自發想象,編造情境,但是不能脫離現實,天馬行空,因為經驗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這不僅能讓學生汲取知識,而且學中作樂,讓他們懂得關注生活,并且由生活聯想到數學。
數學的生活化教學能夠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數學的內涵,提高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劉俠南。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6)。
[2]卞兆俊。談談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