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探究
對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探究
蘇麗芳
(江蘇省常熟市福山中學)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初中化學教育事業的重要性逐漸為人們所認識。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實踐證明,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旨在針對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探究,希望能以此文章促進我國初中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有效性;探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許多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我們探究的重要問題。筆者將在下文中結合自己幾年的教學經驗為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出幾點建議,有不足之處,還請指教。
一、重視備課
備課對于教師而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準備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有教育專家曾指出:一般高效的課堂都是以充分的備課作為前提的,因此,要想切實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重視備課工作。重視備課工作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認真研習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是最具實質性的內容,當我們在對某課題進行備課時,首先要閱讀教材,研究課程標準,再按照自己的理解設置課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問題,然后再參考教參進行補充,最后將自己在教材中所領悟到的與教參提示進行有機結合。
2.了解學生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體現出來的,因此,了解學生也是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備課時,我們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提問時設置階梯式難度,在課堂提問時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提問的對象,避免出現浪費時間的情況。這樣,不僅能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準備習題
習題是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徑,為學生準備的練習題可以及時了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便于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則可以根據習題情況了解自身不足,不斷改進學生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準備的習題一定要有針對性,與教材聯系要緊密。
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切實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一定要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展現化學知識魅力
化學本就是一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應用型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較為緊密,只要教師向學生充分展示化學的神秘和魅力,就一定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的教學中,可以介紹一些高科技材料、有趣的實驗等,如,取少量高錳酸鉀放在表面皿或者玻璃杯中,在高錳酸鉀上滴2~3滴濃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觸酒精燈燈芯,酒精燈就會被立刻點燃。神奇的現象一定會立刻抓住學生的眼球,繼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進行演示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多進行演示實驗。舉個例子,在學習第四章“燃燒、燃料”中第一節“燃燒與滅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向一個250 ml中的燒杯中加入150 ml左右的水,再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硝酸,不斷攪拌急劇降低水的溫度,然后將少量的豆油倒入一個小鐵盒中將其點燃,再將小鐵盒放在燒杯冰冷的水面之上,這時火焰就會突然熄滅,學生通過演示實驗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溫度的降低導致火焰的突然熄滅,學生便會相信降低溫度可以滅火的事實。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進入21世紀就是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也逐漸走進了初中化學課堂。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將文字、圖片、聲音等直觀地傳遞給學生,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知識,與此同時,還能加快教學速度,提高課堂效率。多媒體技術具有以下兩點優勢:
1.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轉變為具體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
初中化學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學生難以理解,而多媒體技術則可輕松解決。如,在學習第七章“應用廣泛的酸、堿、鹽”時,可以將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氫氧根結合的生成鹽的過程用動畫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了解酸堿中和的原理。
2.利用多媒體技術擴大課堂知識容量
在傳統的板書教學中,教師會浪費很大一部分時間在板書上,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課堂的知識容量嚴重不足,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對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教師可以將課上的難點知識、重點知識以及有針對性的練習題一一展現在多媒體上,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又能夠擴大知識容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初中化學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就要求我們廣大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恪盡職守,勇于奉獻,不斷探究更多的能夠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我堅信,天道酬勤,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國的初中化學教育事業一定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立明。再論國外有效教學研究[J],F代中小學教育,2013(05)。
[2]曾琦。學生課堂參與現狀分析及教育對策:對學生主體參與觀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08)。
。3]徐志強。初中化學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報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