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創新與提升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創新與提升
甘金福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蓮花中學)
摘 要:中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實現課堂教學的良好效果,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所創新與提升,根本就要從提高角色轉變意識,準確定位師生關系做起。教師要精心選擇課堂教學模式,重視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結合教材知識點,努力開拓創新教法,并引導學生學會發現、思考、參與及質疑,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逐步提高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課堂;趣味性;教學效率;教學模式;創新教法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良好效果。下面是在教學中歸納的幾點體會:
一、提高角色轉變意識,準確定位師生關系
新課程強調:“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學,才能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個人結合起來,才是有效的學習。
1.以學生為“演員”,當好學生的“導演”
改變教學觀念,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來演老師來導,真正做到“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盡可能給學生多留一些思考的時間,給學生多創造一些活動的空間,給學生多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2.以師生互動為基礎,當好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要善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思想在課堂中“閃光”。學生群體中只有差異沒有優劣,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璞玉,需要我們去精雕細琢。學生日常的體態、儀表、舉止、言談等表現都蘊含豐富的內心世界,需要老師這雙“慧眼”去識別,需要老師善于與每一位學生交流、合作,勤于與學生進行溝通,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
3.以參與活動為基礎,樂于做學生學習的同行者
新教材有很多活動課型,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它需要教師主動參與學生的活動,樂于做學生的幫手,與學生一起面對困難,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共享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提高了教學實效,增加了師生感情。
二、精心選擇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1.依據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模式
如,七年級教材中《挫折面前也從容》,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更多地自己去體驗情境教學模式;八年級教材中《財產留給誰》,教材知識與學生的已有認識有一定的生活距離,需要老師在課前引導學生去收集、分析、處理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財產繼承實例,在課堂中展示和學生一起探討。
2.依據學生特點選取教學模式
七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多于抽象思維能力,而后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生在形象思維能力得到逐步提高的基礎上,抽象思維得到慢慢發展。因此,所選取的教學模式當然有所不同。
3.依據課堂教學實際選取教學模式
教師應當依據課堂教學實際選取適當的教學模式,體驗新教材的優勢。如,八年級下冊《生命與健康的權利》中“法律捍衛我們的生命健康權”,教材中先安排的是“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再說“公民的生命健康受法律保護”,從邏輯思路上不利于學生理解。
三、努力開拓創新教法,讓學習與時俱進
教育過程是追求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教育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
1.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為課堂教學增色
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或對教材的案例巧妙設問,激起學生的興奮點;或對教材中的圖片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或對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引經據典,這些都是學生樂于學習、參與的素材。可以利用大量豐富的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可視頻插播,可新聞瀏覽,可音樂精曲播放,可熱點時政透視,都可以成為教師提高教學實效的亮點。
2.關注學生身邊事,讓事實說話
如,八年級下冊法律知識學習,因其很多知識與學生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對此可以這樣處理:
將學生身邊事引入課堂。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法律案例,以案說法,增強法律知識的生活化,從解決學生身邊法律事入手,減少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畏難心理。
總之,學生喜歡的,才是我們追求的,只要我們在豐富的教學實踐中,大膽地去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不懈努力,就能扎實地提高教學效率,在新的課堂模式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5.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創新與提升】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入方法08-23
淺談多媒體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08-07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發展08-02
淺談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課08-18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論文08-18
政治-思想品德 - 淺談思想品德課教學08-13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08-07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08-07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08-17
淺談思想品德課中的設疑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