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探討
信息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探討
王 丹
(浙江省臨海市回浦中學)
一、當前信息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作為基層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政策環境的形成,但同時作為整個教育系統中最為弱勢的一環,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利好政策得益于我國當前持續進行的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新型工業化進程需要我們信息技術教育提供大量的高素質的藍領技術型工人,而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一個最直接的問題即是:大量的進城務工人員需要具備一定之長,確保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否則就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所以信息技術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它具備相當的社會責任,它的發展好壞從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我國經濟能否健康快速發展和社會能否安定。
二、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應當具有的危機意識
雖然當前的大環境利于信息技術教育的繼續發展,但觀念和體制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大學本科教育普遍還屬于學歷教育,專業技能的培養還不屬于普遍的情況,這也是每年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困難的一個原因,與此相對應的,大量的在校大學生自費考證,在校外學習,目的就是為了在就業市場上獲得一個技能證明,在我個人看來,這是大學本科教育的一個悲哀,但同時也是我們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一個機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就業市場上的趨勢是:學歷不是唯一,技能最為重要。所以我們應當盡早實現課程變革,盡早實行技能教育。早日起步,早日做大做強,盡快并有能力搶占就業崗位。
三、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及變革
目前的信息技術教育有相當大一部分仍然是政府管理模式下的學科教育,未能以就業市場為導向進行辦學,導致畢業出去的學生不可避免地面臨就業困難或所學非所用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就是改變辦學模式,提倡校企合作,實行定單式培養。對這方面的變革,部分經濟較發達地區走在了前列,以我校為例,在旅游、電子、數控加工、機械等專業和本地區的企業進行了定單培養,學生學成畢業后由企業擇優錄取,這對企業和學校來說都應當是雙贏的舉措。企業獲得了滿足自身需求的合格技術人才,甚至是按特定要求培養的技術工人,而學校因為是訂單培養,保證了一定的就業率和合格率,對學校的社會聲譽及招生辦學都是一個促進。
當前職業學校的辦學指導方針已經變化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我們的培養目標相對應的應該是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擁有一定技能的專門人才。
四、職業學校課程改革的要點
專業課程方面:
1.首先以就業市場為出發點,什么是企業需要的人才,就培養什么樣的,靈活的開辦專業。
2.在培養過程中應當以技能培養為重點,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在技能、經驗上的積累,并具備一定的受繼續教育的能力。
3.盡可能地和企業聯合辦學,畢竟一線生產廠商的需求是最直接也最迫切的,也最能代表當前就業市場的趨勢。
4.在培養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各種專業儀器設備的引入及使用應當規范化、標準化。
5.對專業師資力量的培養上要跟得上技術的發展,要有能力教好該專業的課程,在企業的配合引入一定的考核手段,并定期進行對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的更新提高。
6.采用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相結合,要使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用人單位認可程度高、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應的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文化課程方面:
1.片面的文化課統一考試應當變革,且不應當成為對學校辦學成績考核的主要標準,畢竟信息技術教育不是普通高中教育,文化課學得再好也不能幫助就業。
2.開發并使用適合職業學校,配合專業技能的文化課程,在滿足專業夠用的同時,能夠滿足學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并有一定的廣泛性,具備終身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的后繼性。
3.引入學分制教學,實質是以較為彈性的制度實現學歷教育(另題探討)。
五、計算機專業的現狀和課程變革的緊迫性
不可否認,在當初設立計算機專業的時候,因為計算機普及率的不高,對計算機的好奇及興趣,確保了該專業在最初的輝煌,但時過境遷,隨著技術及應用的發展,當前中等職業的計算機專業存在如下幾個重點問題:
1.開設專業過于籠統,沒能體現出專業唯一性。
2.未能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專業課程設置與實際應用相比有明顯脫節。
3.新興專業未能真正體現出專業特點。
4.實踐環境無法形成。
5.專業課程的教學效率不高。
針對上述問題,對計算機專業及課程的改革顯得尤為迫切,當前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直接催生了眾多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新興產業及就業機會,如果仍然以以前的計算機技術專業進行教學,已經跟不上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直接的后果是導致該專業從最初設立時的輝煌,到現在及今后的逐步沒落。
同時,隨著大學計算機專業對技能教學的逐步重視,社會上各類形式的計算機培訓層出不窮,讓我們信息技術教育陷入“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我們必須依托現有的師資及設備力量,并加以適當的升級更新,開辦以就業為導向的、有特色的,針對具體行業的、有一線廠家支持的專業技能教學,適應新時期對信息技術教育計算機專業的要求。
六、專業的劃分及需求分析
基于當前就業市場需求和辦學師資力量的考慮,初步設想開辦如下幾個專業:
1.和國內知名網絡設備提供商合作開發網絡工程技能培訓班,在組建網絡設備及硬件維修實驗室的基礎上,培養具有一定網絡設計、建設、管理、維修能力的網絡技術人才,并根據考核成績發放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2.和國內知名軟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開辦程序編寫和數據庫方向專業,培養具備一定編程基礎,能掌握至少一門流行編程語言,并具備一定外語能力和再學習能力的編程人才,并根據考核成績發放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3.開辦游戲圖形圖像處理及動畫設計方向專業
七、需要滿足的條件和政策支持
1.專業的劃分及決策的靈活。
2.師資力量的要求和提高。
3.實踐環境的搭建。
4.學校對教師課程安排的調整。
5.對專業建設的評估。
參考文獻:
張曉紅,趙長明,周敏。數控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實施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0)。
【信息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探討】相關文章:
財政國庫改革實踐與探討08-12
對預算審批制度改革探討08-05
新課程改革的文化哲學探討08-17
關于物理實驗考試改革的探討08-17
現行審計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探討08-07
財政國庫改革實踐與探討_[實習報告]08-15
探討當前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趨勢08-17
對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討08-07
《俄羅斯社會與文化》課程改革探討08-19
《理論力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