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張玉雙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第二高級中學)
在整個的高中學習階段,數學的地位十分關鍵,屬于教學的難點。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要求教師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學生的固有知識與實際生活經驗作為視角,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鑒于此,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進而與新的要求和發展相符合。
一、應用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也就是對某個問題進行辯論或者是交換意見。討論法是教師結合提問,啟發學生探討教學中的熱點、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在比較、判斷、綜合的基礎上獲得確切的結論,進而實現教學的目的。組織討論屬于一種教學的手段和方法。討論教學方法的實施策略是:(1)教師引導學生的思維,歸納適宜探討的教學知識為一定的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函數知識的時候,針對求cos10°,cos30°,cos50°,cos70°值的問題,學生能夠以多種方法進行解答。教師能夠劃分所有的學生為三個學習小組進行探討。(2)選擇需要探討的問題。(3)在適當的時機適宜地應用討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當迅速地讓學生探討,且進行相應的歸納和概括,從而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認知探討的結論或者是結果。
二、應用情境教學法
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能夠借助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講解數學的發展歷史和最新進展,講解數學在社會、經濟、科學等方面的重大功能;以充滿趣味性和生動的手段講解數學與美術、音樂、文學之間的聯系,呈現數學之美;通過具備說服效果的分析或者是報告對數學教學中的熱點進行分析等。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能夠給學生講解一些跟數學有關的充滿趣味性的實際生活當中的數學知識等,進而將人文思維的內涵滲透其中。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高中數學概率知識的時候,由于學生難以區分隨機事件與必然事件,只是要求學生單純地理解概念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少學生感覺通常天氣預報都比較準確,認為天氣預報屬于必然的事件,這就要求教師通過自身的豐富的人文知識為學生解釋如何科學地預測天氣,以使學生從根本上對這兩個概念間的區別進行思考。教師還能夠要求學生對每一天某個時刻的天氣情況進行觀察,這樣,在一段時間的累積之后,學生可以將觀察的結果歸納出來,這對于學生學習有關的概率知識非常有益。
總而言之,上述這一系列教學方法并非單獨實施的,而是能夠互相地交叉應用和靈活地把握。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應當思考如何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多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空間與時間進行討論,進而讓學生具備自主思考的機會,互相地探討并發表自身的觀點和看法,這是教師需要努力的正確方向。
參考文獻:
孟祥云。談如何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氛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2)。
【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相關文章: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與高中地理銜接教學研究08-02
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情境教學的研究08-18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08-19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互動合作學習模式探討08-18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途徑研究08-02
芻議高中數學新課改的論文08-17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芻議08-25
新課改理念下備課及管理初探08-17
新課改理念下備課及管理初探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