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教學論文:給歷史課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歷史教學論文:給歷史課堂插上想象的翅膀程海娣
(蘇州市相城區渭塘第二中學)
摘 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結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認為:必須跳出傳統的教學設計,針對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歷史教學中來。
關鍵詞:歷史教學;想象力;有效性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學生通過學習歷史,可以以史為鑒,來指導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歷史是枯燥乏味的,無法從中獲得學習興趣,從而放棄歷史學習。通過這幾年的歷史教學,我覺得在歷史課堂上應適當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歷史教學中。在此,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想象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歷史課堂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
以人教版《原始的農耕生活》為例,通過一位老師的授課來體會想象力在歷史課堂中的妙用。該課在講到大汶口文化的"原始手工業比以前有更大進步,陶器有了黑陶、白陶。黑陶烏黑發亮;白陶胎薄質硬,色澤明麗。"旁邊配有"大汶口出土的黑陶和白陶"插圖,這位老師是這樣講的:
教師讓學生觀察黑陶插圖,思考問題:"這件陶器像什么?"
學生回答:"像豬,大肥豬。"
"對,回答正確。下面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前面的彩圖,看一看《河姆渡豬紋陶器》插圖,誰能描述一下陶器上的豬是什么樣的?"
學生回答:"嘴巴很長,身子很瘦,前后腿都很細長,身上的鬃毛比較長。"
"這位同學描述得全面、準確!但古代生產技術發展緩慢,同學們想一想,大汶口人飼養的豬,能像這黑陶器塑造的豬那么肥胖嗎?"
"不會!"
"對,那么,大汶口人為什么把豬塑造得那么肥胖呢?"
學生陷入深思。教師啟發學生:"每逢春節之前,我們北方人,總愛用紅紙剪一對大肥豬,貼在門上。這不僅是營造節日氛圍,最重要的是表達一種美好的愿望。……"
還沒講完,一位學生便舉手回答:"大汶口人把豬的形象塑造得很肥胖,是企盼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
"大汶口時期國家還沒出現,說‘國泰民安’不合適吧?"
"老師,我說錯了。應當是氏族安康。"
"回答得非常好!透過這種造型的表面現象,探究它的實質,大汶口人關愛的不僅是豬,更是關愛人。這件黑陶器皿含有濃厚的人文精神。"
這節課可以說是歷史教學中發揮學生想象力的典范課。在教學中,隨著教師的步步引導,學生想象力得到了發揮,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發出來了,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www.baimashangsha.com)這也正是《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從歷史中汲取智慧。"
二、歷史課堂有必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初中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階段,自我意識確立的階段,有極強的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我依據歷史課程標準,針對他們的心理特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我在上《明朝君權的強化》時,首先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明朝洪武年間,有一天,大學士宋濂在家中請客。第二天,明太祖問宋濂,昨天請了些什么人?吃了些什么菜?喝了些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實回答。明太祖聽后說:"你說得全對,沒有欺騙我。"說完,拿出一張畫。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請賓客時的詳細情況,不禁嚇出一身冷汗。那么監視大學士宋濂的是什么人呢?他們聽誰的指揮呢?這則故事說明了什么問題呢?通過這一則故事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更直接地感受君權的強化,明代特務統治的殘酷,從而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本課的教學任務。
學習是一個主體的知識接受過程,如果缺乏學生想象這一環節,那么學生只是被動盲目地接受知識,歷史教學就根本無法實現自身的價值,更談不上以史為鑒,來指導他們的人生道路。
三、如何讓歷史課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列寧說過:"想象是極其可貴的品質。"想象是一切希望和靈感的源泉。那么,如何讓歷史課堂插上想象的翅膀呢?
1.老師要有一定的歷史素養、豐厚的歷史知識積淀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技巧,開拓學生想象的空間。如,我在上《洋務運動》時,以頑固派的頭目倭仁的一副對聯:"望洋興嘆,與鬼為鄰。"作為教學導入,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所以,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
2.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如上"火燒圓明園"時,可這樣敘述:"侵略者焚燒圓明園的大火,延續了三天。黑色的云團長達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飄蕩在整個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滿了大街小巷,到處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發生了日食一樣……圓明園,這座被稱為‘萬園之園’的藝術杰作,這座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精美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這群野蠻的侵略者燒毀了。"這里,有對具體情景的描述,有對精美無比的圓明園被燒毀的嘆息,更有對侵略強盜野蠻行徑的控訴。像這樣有聲有色的敘述,學生會受到強烈的感染,進而開拓自己的想象力,就能體會到"落后就會挨打".
3.要達到教學效果的優化,就必須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將歷史知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通過不同事物的比較、歸納、總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中國近代史》時,學生對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普遍感覺記憶上難度較大,我就讓學生自己把這幾個條約列成表格,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為線索,通過每個條約的內容的分析,總結出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對中國危害逐步加深。歷史知識的有機聯系可以拓展想象的空間,最大限度地達到教學效果的優化。
綜上所述,在歷史教學實踐中重視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歷史的有效教學。給歷史課堂插上想象的翅膀,既是在實踐歷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時又是將歷史課程改革向縱深方向推進的有效手段之一。當然,也只有具備這種求真、求新、求精的教學理念與實踐行動,才能與時俱進,無愧于時代對教育和教師的要求。
【歷史教學論文:給歷史課堂插上想象的翅膀】相關文章:
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08-17
歷史教學論文范文:故事與歷史08-24
歷史教學課堂反思08-17
聾啞特殊教育論文:給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08-13
讓課堂插上騰飛的翅膀——淺談有效課堂08-20
給動手實踐插上想象的翅膀08-08
歷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02-14
初中歷史教學論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