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研究
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研究田繼萍
(湖北省長陽縣花坪小學)
摘 要: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并且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對小學數學體驗學習進行研究,旨在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并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研究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于重視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進而在教學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此,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被忽視,導致教學的有效性較低,并且無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提升。
因此,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是教師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在此針對小學數學體驗學習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并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利用生活情景開展體驗教學
從本質上說,體驗教學就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主要通過觀摩,或者直接使教學活動再現,使學生進入教學內容所描述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體驗、感悟來得到知識經驗的一種學習方法。
因此,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體驗教學就可以充分利用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生活情景開展體驗教學。例如,在學習"基本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情景:"班里為表彰成績進步快的學生決定到文具店買文具,一共需要鋼筆5枝,鉛筆5枝,其中鋼筆5元一枝,鉛筆2元一枝,請問班長一共需要帶多少錢?"
這樣的問題與學生現實生活的經歷聯系緊密,極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此時,學生就能夠進入情景中進行思考,對該應用題的條理理解得更透徹。此時,教師就通過創設情景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更加真實與深刻的體驗。
例如,在"比一比"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安排不同的學生到講臺上比較身高、體重等。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將教學課程通過簡單的實踐活動開展,這就能夠讓學生對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有清楚的認識,達到了體驗教學的目的。
同時,通過實踐教學活動,教師也打破了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的限制,能夠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獲得一定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的來說,體驗教學是對應試教育模式的否定,其立足于建構知識理論,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完善小學數學體驗教學,進一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張睿。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研究】相關文章:
學習數學在于體驗08-17
簡論數學學習的“體驗性”08-13
小學數學“體驗”教學初探08-08
在體驗中學習 在學習中體驗08-17
讓研究性學習走進小學數學課堂08-08
以研究性學習推進小學數學教育的創新08-17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研究08-01
讓孩子在自信和成功的體驗中學習數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