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實踐的研究
對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實踐的研究作者/蔣世明
摘 要:人體解剖學是醫學類的必修專業課程,那么如何讓護理專業的學生學好該學科,就需要教師把握住護理專業的專業特點,改進自己的授課方法,提高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是向學生展示人體各系統和器官的形態結構特點及相互關系。那么在結合護理專業的專業特點的基礎之上,良好地完成這門課程的教
學,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對人體解剖學的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且做了簡單的研究。
一、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
筆者認為,護理專業所對應的一線護理工作,也就是服務于患者,這樣的工作強調的是工作中的實用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就應該把握住這一特點,來開展護理專業的人體解剖學教學。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有的放矢,例如,淺靜脈這一教學內容中,因為它與護理的實際操作工作密切相關,我們就需要給予詳細的講解,而像淋巴管及淋巴結等內容,就可以進行適當的刪減。
二、增加相關的臨床應用性教學內容
護理專業的學生在剛剛進行護理工作時,由于在學校學習中缺少操作性鍛煉,所以在工作中往往有種懼怕的心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解剖學的相關知識不夠扎實,對于人體的解剖層次及毗鄰關系不夠清楚,使得在實際護理操作中沒有把握而產生這種心理。因此,(www.baimashangsha.com)我們在教學中進行這些應用性解剖的內容時就要非常注意,例如,注射、插管等操作中相關的解剖學知識以及所在層次的結構層次及毗鄰關系。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掌握了各項護理操作相關的人體解剖知識,才能讓她們為以后的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創新的教學實踐方法
1.在教學中加入肢體語言
人體解剖學是對人體組織形態進行研究的課程,因此,使用人體標本及模型來進行教學就十分必要。老師在課堂中也可以將肢體語言融合到這門課程的授課中去。另外,在書本中有些器官組織無法在體表觀察得到,這時,在教學中運用肢體語言就更為重要。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這些知識。
2.讓學生直接觸摸活體組織
有些人體器官雖然在體表是無法直接觀察得到的,但是我們可以使用觸摸的方式去感受它們。例如,一些體表標志,包括骨性體表標志和肌性體表標志,諸如肋緣、胸骨角、三角肌等等。通過觸摸就可以直接地感受到這些器官的位置,使學生直接地了解掌握這些知識點,并且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生就可以把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所學知識
人體解剖學具有知識點繁多且不容易記憶的特點,同時,學生對于不同的知識還經常出現混淆的現象。因此,老師應該對這些知識點在課堂中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條理清晰地記住這些知識點。根據多名老師的教學經驗證明,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綜合不同的教學資源
傳統的解剖學教學資源有圖示、標本、模型等,現在,教師還可以使用計算機技術使圖像、文字、聲音等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學生有更加直接的學習體驗。當然,傳統資源與新式的計算機技術各有所長,所以教師就需要通過精心的課堂設計把不同的教學資源結合起來,達到最好的課堂效果。
綜上所述,在護理專業的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就是要把握住專業特點,結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使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未來從事護理工作時更好地把書本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為病患提供好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洪文,黃玉煥。類比法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0(04)。
[2]帕提古麗·艾買提。提高解剖學教學效果的方法研究[J]. 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2)。
【對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實踐的研究】相關文章:
高職建筑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研究08-26
護理專業教學計劃06-26
醫院男護士護理工作個人體會08-05
中職護理專業教學計劃12-17
護理專業社會實踐心得體會04-02
潛心教學研究 實現專業引領05-06
護理實踐心得07-18
護理專業教學計劃6篇07-24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