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淺談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作者/李瑞
摘 要:職業學校的生源較為廣泛,但學生大多基礎不夠扎實,學習熱情不夠,若教師盲目地進行純知識性的指導教育,就會降低學生的綜合水平,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使教導的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人才需求,不僅要提高機械加工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性,還需對整個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提出了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教學現狀及體系改革改進方案。
關鍵詞:職校;機械加工教學;改進措施
當前,國內注重傳統的知識性教學模式,但在機械加工專業課程上,單純地依靠知識培訓已無法再適應高速發展時代的需求,機械加工專業教學要正視教學中的各個實踐應用環節,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注重應用專業實踐課教學,實施專業技能培養計劃,才能培養出符合適應時代需求的專業人才。
一、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1.促使教師建立教學目標
大多數學校對機械加工專業人才培養沒有一套專門的教學體系,從而導致教學上的不足,無法培養出實際符合時代要求的機械加工人才。機械加工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要求是以培養高技術創新人才為目標,培養出機械加工專業領域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滿足企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教師要明確機械加工應用實踐教學的目標,要以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素質能力為主導思想,構建或完善應用教學體系,全面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機械加工實踐應用課程的有效教學。
2將理論教學轉化為實踐教學
傳統的單向傳道教學,教學手段落后,注重理論教學,沒有足夠的上機實驗環節,專門為專業配備機房,不要限制財務軟件的應用。機械加工教學需要循序漸進,同樣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也應該如此,但理論課程僅局限于概念,缺少與理論課程相對應的實踐環節,會讓學生無法透徹地理解機械加工知識,導致知識脫節,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直接導致較差的實踐能力,無法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
3完善教學設備
通過對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可以注重改善教學設備,職業學校往往會配置模擬實驗室,但實際使用率過低,部分教師缺乏專業應用能力,無法正確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無法真正發揮該作用。通過實踐活動課程,才能為學生綜合實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www.baimashangsha.com)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中,側重突出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
二、體系改革促進教學的改進措施
1.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還體現在對實踐教學方案的應用,比如,機械加工教學可以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手段,計算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現代專業學習只注重單純的文字理論無法滿足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通過信息技術構建教學有效交流,在提高了教學課堂的高效性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吸收能力。
2.建設"五模塊"課程體系
"五模塊"課程體系建設依據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崗位能力分析報告,在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崗位培養標準,構建本專業"五模塊"課程體系,深化專業技能提升課模塊和專業技能拓展課模塊的內涵建設,真正達到"理"與"實"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五模塊"課程體系是指專業設有必修課教學平臺和選修課教學平臺,專業必須課教學平臺包括職業素質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語文、機加數學、機加英語、體育等)、專業基礎課(包括機械識圖、機械基礎、金屬工藝學、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電工與電子技術等)、專業實訓課(包括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數控加工實訓等),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實訓課均在學校內完成。在此基礎上,根據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設置專業技能提升課(包括校內實戰實訓、企業頂崗實習等)、專業選修課教學平臺——專業技能拓展課(包括銑削加工、磨削加工、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焊接技術等),邀請企業選派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干到校講課指導,或是在企業實習時由企業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術訓練、職業崗位專項訓練。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時間,專業技能提升課、專業技能拓展課會有所不同,由校企雙方協商確定。
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環節,要加大推行工學結合、雙崗雙證、頂崗實習。學校和實習單位要按照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和教學計劃的安排,共同制定實習計劃內核實習評價標準,組織開展專業教學和職業技能訓練,并保證學生頂崗實習的單位與其所學的專業面向的崗位群基本一致。重視學內教學實習和實訓,特別是機械加工技術模擬綜合實訓。要在加強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完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同時,積極探索專業理論課程與專業實踐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學校應按照行業企業標準和職業資格認證的要求,調整教學內容,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專業的校本課程,形成以任務、項目職業崗位流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塊,實行模塊教學。
總之,只有完善體系,對教學體系進行改革,才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機械加工教學來說,機械加工專業教學要正視教學中的各個實踐應用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應用能力,通過改進措施的提出與實施,更新實踐應用課程的教學來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具備專業素養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瑞芳。職業教育中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探索[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30)。
[2]馬慧。職校維修電工專業課程改革探微[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0(11)。
[3]夏定元,徐華中,呂鋒,等。更新實驗教學觀念,改革實驗課程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06)。
[4]陳麗,張國勛,郭健,等。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1)。
[5]王婷,曹曉光。探討高職《電子測量與儀器》課程改革與設計[J].科技信息,2011(13)。
【淺談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相關文章:
機械加工專業實習報告12-30
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03-02
機械加工實習心得02-21
機械加工合同(精選)07-31
(經典)機械加工合同07-30
機械加工合同06-29
機械加工工作總結06-02
機械加工實訓心得01-11
淺談素質教育與教學改革(通用7篇)07-27
機械加工合同(集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