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寫景狀物類散文教學內容確定初探
高中寫景狀物類散文教學內容確定初探江蘇省蘇州大學文學院 夏繼清
江蘇省淮安市第一中學 卜平
【摘要】
隨著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從教材選文的數量來看,蘇教版高中的教材選文,尤其是現代散文,幾乎占據語文教材選文的半壁江山。在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上,當今的中學語文課堂上有不少教師仍然不知所以。筆者從黃厚江《葡萄月令》教學內容的確定受到啟發,試著從立足文本、關注學情、文章體式、編者意圖等方面來反思寫景狀物類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寫景狀物散文 教學內容 確定
現代散文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尤以描寫生動、語言靈動、情感動人的寫景狀物類散文備受師生喜愛。現代散文也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部分,但目前的現代散文教學卻不盡如人意。有血有肉,豐富生動的現代散文被教師僅用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名詞術語所概括或肢解。為提高現代散文的教學效果,筆者就寫景狀物類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做了專題研究。
一、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寫景狀物類散文及其學習重點
1.必修教材中的寫景狀物類散文
蘇教版必修教材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有劉白羽《長江三峽》、雅·伊瓦什凱維奇《肖邦故園》、郁達夫《江南的冬景》、高建群《西地平線上》、朱自清《荷塘月色》、余光中《聽聽那冷雨》、史鐵生《我與地壇》等。此類文本的學習重點應放在了解散文的結構特點上,從語言特色、修辭技巧、文章意蘊等方面進行賞析;鑒賞散文意境美;學習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寫法。寫景狀物散文還要能掌握景物描寫的特點,這就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用心思考,使客觀之景能成為主觀心中之景,并能把握寫景方法,善于在寫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2.選修教材中的寫景狀物類散文
蘇教版選修教材《現代散文選讀》遴選的寫景散文有矛盾《雷雨前》、于堅《云南冬天的樹林》、龐培《森林與河流》、鐘敬文《西湖的雪景》、德富蘆花《晚秋初冬》。狀物散文有汪曾祺《葡萄月令》、金曾豪《家里的灶頭》、王振忠《老房子》、張愛玲《更衣記》、法布爾《意大利蟋蟀》等。其學習重點應是: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提高鑒賞水平;理解自然美的涵義,初步思考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及其豐富的審美意蘊;思考保護環境、生態建設的意義;理解狀物散文的一般特點,區別其與科學說明文的區別,提高賞析水平;認識狀物的常見表現手法,明白根據表達需要對表現方法進行選擇和運用。
二、黃厚江《葡萄月令》教學內容的確定
1.黃厚江《葡萄月令》教學實錄
在這里因篇幅有限不再贅述,讀者需要時可循參考文獻自主查閱。
2.黃厚江《葡萄月令》教學內容
黃厚江確定的《葡萄月令》教學內容主要有:①誦讀文本,讀出“汪氏語體”的特點。②鑒賞語言,引導學生找出語言的幾個多。③賞析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多還是間接抒情多?④了解修辭手法,整篇文章用比喻的句子多還是不用的多?不用比喻的語言是什么語言呢?⑤理解編者選文意圖,辨別說明文和散文,讓學生將文章縮寫成一篇短文,題目自加,比較縮寫文字和原文的特點,學生由此加深了說明文和散文的特點,掌握了“汪曾祺散文”的審美特征。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點,在課文生成部分引領學生體悟作家創作的風格,即“散文中的散文,散文中的極品”.
三、寫景狀物類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
筆者認為,應以《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審美情趣為落腳點,并結合教材編者編寫意圖、現代散文文體特征、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等因素來確定寫景狀物類散文的教學內容。
1.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首先應立足于文本
韓雪屏教授認為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首應先立足于文本本身,至于學生的學情和教師自身狀況,仍在對最后預設和生成教學內容起著決定性作用。
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是一篇寫景狀物散文。全篇以十二月份為基本框架、以葡萄的生長來組織文字。在介紹葡萄的種植、培育、采摘、貯藏等有關的“月令知識”的背后沉潛著別樣的情趣與情調。汪曾祺曾自己評價自己的作品: “我的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散,這倒是有意為之的。我不喜歡布局嚴謹的小說,主張信馬由韁,為文無法!彼谛≌f中采用的散文化創作形式,(www.baimashangsha.com)而在散文創作中更體現了他的信馬由韁,為文無法的特點。《葡萄月令》中的描寫語言口語化,樸實化,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體現靈動、詩化、清逸的風格。因此,寫景狀物的方法,描寫、記敘、說明及修辭手法,對物的態度、感情都應是教學內容。
2.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應該關注學情
語文教學中最應該關注學生的學情,了解學生的相關知識積累和生活實踐體驗,以便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即對現代散文學習的知識背景。教師在確定現代散文教學內容時,首先要“備學生”,要事先調查分析學情。
通過必修教材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散文的結構特征,基本能夠鑒賞散文的語言特色,琢磨它們的修辭技巧,體會文章的意蘊。因此黃厚江老師首先進行學情調查,在得知學生并沒預習的情況下,就從誦讀入手,讓學生揣摩汪氏語體的特點。在這一鑒賞語言的環節,黃老師并沒有立即給出結論,而是拋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語言來理解本文的特點。黃老師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營造一種寬松、包容、愉悅、發人深省的學習氛圍;通過觀察、提問等方式來調查學情,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現狀和學習需求;以任務為驅動,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互動、探究問題。因此,教師在了解學生現代散文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還需要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維特點,洞察他們潛在的發展能力,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只有這樣,才能準確確定現代散文的教學內容。
3.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應從文章體式、編者意圖入手
寫景狀物散文主要特征就是情景交融,寫景的方法(描寫),語言(修辭),作者抒發的人生感悟,這些都應該成為教學內容。
寫景狀物散文重在欣賞語言。黃老師《葡萄月令》的教學啟示我們,散文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鑒賞語言。從讓學生去尋找本文語言的幾個多,到讓學生通過個性化的誦讀讀出汪氏語體,黃老師始終都在引導學生去鑒賞文本語言,發現本文句子抒情的特點和修辭特點。因為語言不僅是散文的載體,也是散文的本體。全部語言所傳達的是散文的精神韻致,也是散文美學形式的表現。創作者對語言的不懈追求,既表達了新異的審美情趣,又創造出獨特的散文藝術風景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欣賞散文重在欣賞語言。
散文教學必須著意于語言的品味和感悟,打通語言的癥結之后再循序漸進尋幽探微,體悟作品的感情,體察作者的情思。黃老師首先從語言入手,揣摩文本內容。他首先請同學選擇課文中的段落通過誦讀表達對文章語言風格的感受和理解,接著由具體的語句人手,循循善誘,步步引導,引導學生發現汪曾祺的語言風格特點。只有對語言的深刻把握才能水到渠成的去“窺人、品人”,才能去觸摸作者的靈魂深處那些在字面上無法看到的東西,才能在語言的褶皺中重新看到作者的別樣情懷。正如王榮生老師認為的,散文教學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教學內容:一是作者個性化的言語表達、語句章法。二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及其個人化的言說對象。三是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獨特的情感認知。這也正如黃厚江老師所說“從語言入手,走近作者的心中”.
在本模塊的“教學建議”中編者強調: “狀物散文中,描寫與說明是主要的寫作方法……這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區別。”.黃老師在教學設計中緊扣編者意圖,他讓學生將文章縮成一篇短文,再自加題目,讓學生比較縮寫文和原文的不同,通過改寫學生加深了說明文和散文特點的印象,也掌握了“汪曾祺散文”“說明文的內容、散文的意境、詩的語言”的審美特征。因此,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還要準確領會編者編寫意圖及教學建議。
由此可見,寫景狀物抒情散文的教學內容確定應該從立足文本、關注學情、文章體式、編者意圖入手,從這幾方面來讓學生學會閱讀,讓散文教學返璞歸真。
【高中寫景狀物類散文教學內容確定初探】相關文章:
確定方向作文07-28
教學內容與過程的計劃書11-06
教育隨筆:教育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12-14
不確定的美作文05-05
生物類個人簡歷模板02-17
生物類實習報告8篇09-09
教學內容與過程的計劃書8篇11-06
教學內容與過程的計劃書(8篇)11-06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 高中選修課本詞匯教學的文化滲透初探04-29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