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策略
談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策略文/張沖雄
摘 要:新課改的推進使得《品德與社會》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綜觀這些變化,首要問題是改變其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把《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引領到教學的主渠道上來。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教學策略;主渠道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小學《品德與社會》在小學教學中己越顯其重要。尤其在當今中小學生品德普遍下降的形勢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所肩負的責任也就越來越重。如何讓《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產生實效,這已是擺在廣大小學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教學目標生活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改革、開放、搞活、三股洪流沖破了原來的社會結構,沖擊著舊的審美觀、價值觀、時間觀、效益觀、人才觀……引起倫理道德的重大轉換和生活方式的迅速變更。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視現實,充分考慮現實生活帶給學生的影啊,深入學生生活,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聯系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確定合理的,能靈活反映社會現實與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目標體系,把課堂與生活聯系起來。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學校課程建設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境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但教材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些內容明顯滯后,缺乏時代性。
1.選擇生活榜樣,激發學生興趣
榜樣是一個有對比度的強行刺激,具有生動性、形象性、先進性和教育性。小學生模仿性強,生動形象的榜樣易于感染學生,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每一課都選擇了一個或幾個榜樣來激勵學生。
2.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認識
新課改倡導品德與社會教學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這里的"生活"指的是學生的真實生活。因此,品德與社會課堂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或有典型意義的事例,進行加工,以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生活主題、范例或者"生活圖景"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積極參與思辨,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激發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認識。
3.開展生活實踐,內化學生行為
英國學者麥克非爾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課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會現實,實質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校園、走向家庭、走向社會。因此,課前,我們有目的地要求學生開展采訪、調查、參觀、訪問等形式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在關注生活、思考生活中獲得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初步的感性認識。同時,學生在課中所學的道德知識又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去感受、體驗,才能得到鞏固、深化,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
三、教學模式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種公民基本行為規范的教育,也是一種長久的個性品質培養。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即給學生一個全新的教育,一個高質量的教育。而要改革以知識為本位,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灌輸和傳授為特征的教學,首先就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堅特以人為本的思想,把學生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四、教學評價生活化
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出發點,不是禁錮人、束縛人、約束人,而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創造條件發展人。品德與社會教學應著力于創造力、意志力、親和力、判斷力及獨立人格的培養。因此,教學評價的生活化就是要側重于學生課堂生活外的真實生活,考查學生的道德行為,分析隱藏在行為后面的道德動機,采取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充分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過程與結果并重,盡可能地作出科學的評價。
1.評價內容多項化
在學習評價的內容中,強調對學生行為表現和道德實踐能力的評價,注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態度、表現及成果的評價。
2.評價主體多元化
傳統的評價中,評價主體單一,即只有教師是唯一有資格的權威評價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評價接受者,而教師的評價往往以否定學生,埋怨學生為主。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在消磨,熱情在減退。
3.評價方式多樣化
在以往的評價方式中,往往采用"一張試卷定品行"的方法,這種方法帶有明顯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生活化的教學評價有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著眼于全面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在評價中反思、悟理、內化,最后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
4.評價標準多層化
評價的目的是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因此,我們沒有用一個統一的尺度去評價所有學生,而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更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通過建立發展性評價機制,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激發人的主體精神,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促進學生不斷取得長足的發展。
(作者單位 甘肅省隴南文縣東壩中學)
【談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21
《品德與社會》小學教學計劃03-31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5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4-05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23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1-04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2-02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5篇01-04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15篇)02-17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