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提升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提升策略研究文/許艷軍
摘 要:現代教育學家認為,數學教學就是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是學生對知識體系的興趣學習的過程。在高速發展的現代,學生憑借記憶和機械的運用知識已經不能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發展需要。就要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研究;興趣學習
興趣其實是為了探尋知識的積極傾向,只有有了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學生只有有了這方面的認知傾向,才能更多地表現出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學習方面。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用生動的語言誘發興趣
生動、靈活、有色彩的語言不但能夠鼓勵學生、吸引學生,還可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模式。如,在講年月日時,為了激發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興趣,老師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引入年歷,學生的興趣就會被帶動起來:“這年歷雖然很小,但是有很大的秘密包含其中,同學們想要了解嗎?”可以用這樣的問題提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被某些東西吸引住了就會集中課堂聽課的注意力。老師可以用語言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老師可以這樣說:“年歷中關于數學的規律總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我們做一個善于細心觀察生活的好孩子,我相信年歷會告訴你這些規律的。”
二、多引導學生動腦提高興趣
在教學中,操作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條件,思維是關鍵因素。通過不斷的思維轉化,可以把學生的理性思維上升到感性思維。所以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動腦,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更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被除數、除數末尾有零的除法簡算”時,(www.baimashangsha.com)怎么處理余數一直都是數學教學的難點,當在教“15100÷200=75…()”時,關于余數的確定就會有多種多樣的說法:有的同學會說是100,原因是“151個百除以2個百,余數該是1個百”.有的同學覺著應該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把15100÷200看作151÷2余數100就比除數大了。到底哪一個答案正確呢?最后讓學生通過驗算而找出正確的答案。
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后,學生會給出各種各樣的答案,此時,不需要立即判斷對錯,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自己來判斷對錯,可以開展談論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最后找到最科學的方法來確定答案。這種學習過程,讓學生真實地經歷了數學思維的一個探索過程,實現了對知識自我構建以及自我理解的過程。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關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在新課標的學習上、新教材的實踐上,給老師帶來了新的要求以及新的挑戰。數學教學不僅僅是數學知識的學習,更是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在思維方式和方法上的轉變,能提升學生的興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金曉榮。興趣M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J].周學刊,2014(04)。
[2]蘭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07)。
(作者單位 山東省茌平縣肖家莊鎮聯合校)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提升策略研究】相關文章:
新時代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09-05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09-05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論文09-05
《購物策略》數學教學反思02-07
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計劃12-12
多技術融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個人提升總結05-19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及解決策略09-22
高校數學分層教學的意義與實踐策略09-05
基于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研究08-26
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問題與策略研究論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