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思維與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思維與小學數學教學文/孫秀
摘要:小學教育作為一種入門教育,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由于其學科的特殊性,成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小學數學教育也就承擔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數學邏輯性強、應用性和精確性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為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打下基礎。主要介紹了什么是數學思維及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
關鍵詞:數學思維;小學數學;培養建議
一、數學思維概述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掌握了數學思維能力,也就增強了數學的學習能力。教學中,我們很常見的就是很多學生從小學開始數學就一直學不好,不管怎么下工夫數學成績提升成效仍然不明顯,這其中的原因就是不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學好數學,對書本數學知識的掌握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擁有了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學好以后的數學知識。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思考情境,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數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主要表現為學習、質疑和總結。數學教學主要是對知識的傳授,教師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只適用于解決問題,知識的掌握離不開數學思維的發揮。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開始對問題發表疑問,也是數學思維的體現。總結就是對數學知識的概括,總結出知識的特點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規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的建議
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就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推理歸納能力,以下從幾個方面提出在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建議。
1.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不同于以往的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www.baimashangsha.com)新的教學方法要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小學數學教師要將啟發式教學運用到課堂之中,啟發能使學生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質疑能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啟發式教學能夠使學生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在無形中鍛煉了大腦的思維能力。例如,學校需要購買20 張凳子,每張凳子10元,那么250 元錢夠嗎?對于這道題教師先讓學生計算購買20 張凳子需要多少錢,需要運用什么樣的計算方式,在教師直接講解答案之前要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啟發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當學生養成了自己動腦思考的習慣,便會不自覺地擁有活躍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能力也會逐漸形成。
2.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好一門課程的關鍵,只有擁有了興趣才會有探索知識的好奇心,才會不斷進取。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好奇心,好奇心驅使他們對知識進行探索與鉆研,當好奇心表現為強烈的求知欲時,便會擁有豐富的思維想象,從而有助于形成數學思維。例如,在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之間所形成的角的度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自己測量所形成的角的度數之后,讓教師猜他們測量的結果,這樣學生便會好奇為什么教師會準確說出他們測量的結果,這樣就激發了他們探索學習方法的好奇心,從而掌握“每兩個小時之間的度數是30 度”的結論。
3.總結知識,形成數學知識網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環環緊扣的過程,由于數學知識的層層遞進的特點,要想學好數學必須精通每一個章節的數學知識,形成一個數學知識網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定期復習和總結以往的知識點,使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通過這種連貫性的思維方法逐步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鞏固復習學過的知識,將舊知識運用于新知識的學習,如此便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知識體系,進而形成系統的數學思維。
學好數學知識,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新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秦秀芳。數學思維和小學數學教學[J].中學生導報,2012(50)。 [2]孫福建。質疑辯駁,將數學思維不斷引向深入[J].小學數學參考,2011(35)。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小學)
【數學思維與小學數學教學】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10-26
立足數學教學 培養創新思維05-06
啟迪思維數學論文09-05
初中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對策09-05
小學數學教學心得08-01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6-13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4-18
小學數學教學心得05-05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07-15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