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生物論文>從分離定律的發現解析孟德爾的科學思維

    從分離定律的發現解析孟德爾的科學思維

    時間:2022-08-24 05:57:28 生物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分離定律的發現解析孟德爾的科學思維

      從分離定律的發現解析孟德爾的科學思維
      
      作者/李應勝
      
      一、孟德爾的科學探究思路
      
      遺傳規律的發現是科學探究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教材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而對于孟德爾思考的出發點、能敏銳發現問題的原因、對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理論基本屬性的準確把握則未作深入的說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再現科學家的思維邏輯,體驗科學探究中的分析思考方法,把各探究環節的內在聯系和科學思維方法作為重點。讓學生重走孟德爾思考分析之路,以此作為探究新課題的借鑒。這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是:實驗和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解釋現象、設計實驗驗證假設、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孟德爾的探究探究過程也遵循了這一基本程序。現以分離定律的發現為例來進行說明。首先,孟德爾通過對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進行觀察,發現了三個重大的遺傳現象:具有相對性狀的純種親本雜交時,F1總是只表現親本之一的性狀類型;F1自交時,F2會發生性狀分離;F2的性狀分離比總是接近于3∶1.接著,孟德爾以四個超越時代的假設合理解釋了前述的三個現象。這些假設的提出,既體現了孟德爾非凡的科學思維能力,同時又體現了在科學的邏輯下,這些假說誕生的必然性。然后,孟德爾對假說進行演繹推理,預期新現象的出現。由此設計出了測交實驗,并進行了實際驗證。最后,將經過驗證的假說進行歸納總結,形成分離定律。
      
      在此,我們以孟德爾對假說演繹法的應用來分析其科學思維。
      
      二、孟德爾提出四點假說的依據
      
      假說要點一:生物的性狀由遺傳因子決定;遺傳因子不融合、不消失;顯性因子決定顯性性狀,隱性因子決定隱性性狀。提出這一假說的依據是什么呢?其實孟德爾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考出發點建立在了生命物質性這一科學觀點的基礎上。既然有遺傳現象出現,則必然有控制遺傳的物質存在。在不了解其本質的前提下,將其命名為遺傳因子,以規避探究遺傳物質本質這一超越時代的難題。遺傳因子不融合、不消失,則是在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www.baimashangsha.com)若遺傳因子相互融合,則F1會出現介于兩個親本之間的中間型,且F2不會重新分離出兩種親本型。而實驗事實剛好與之相反,據此否定了融合遺傳的觀點。若F1中控制某一性狀類型的遺傳因子消失,則雜交后代會永久性地丟失這一性狀類型。但事實卻是F2中又重新出現了兩個親本的類型,因此只能說明在F1中未出現的性狀類型是被掩蓋而非遺傳因子丟失,繼而顯隱性的假設就自然出現了。
      
      假說要點二: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這樣假說要點的依據是:F1獲得了兩個親本的遺傳物質;F1中隱性因子未丟失,同時又表現顯性性狀,所以在F1的體細胞中至少有顯性和隱性兩種類型的因子;F2重新出現兩種親本的性狀類型,而F2的遺傳物質來自F1.這些都說明F1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很可能是成對存在的。基于物種遺傳的統一性和穩定性,則親本和F2也應該成對存在。
      
      假說要點三: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相互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這一要點是分離定律的核心內容。其思考出發點是建立在前兩個假設基礎之上,由F2的性狀分離聯想到其原因是遺傳因子的分離。隱性因子只有擺脫了顯性因子而獨立存在時,才能使其控制的性狀類型得以表現。此外,若遺傳因子不分離,則會出現一個與遺傳事實相悖的結論: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會隨著世代的繁衍而逐代倍增。因此,只有假設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使配子中遺傳因子數減半,才能合理解釋隱性性狀的重新出現以及生物前后代遺傳因子數量穩定問題。
      
      假說要點四: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在排除任何影響因素的情況下,事物本來就具有隨機發展的屬性。對植物來說,雌雄配子的產生部位不同,傳粉和受精過程本身就是隨機性和偶然性很強的事件。再者,如果配子之間只能選擇性地結合,則不論是含相同因子的雌雄配子對應組合還是含異種因子的雌雄配子交叉組合都不可能形成3∶1的性狀分離比。相反,用隨機結合卻能很好地解釋這一現象。
      
      三、假說演繹和測交實驗的設計應用
      
      孟德爾對假說演繹法的成功應用,反映了其思想深處對科學理論本質屬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個正確的理論,不僅要能合理地解釋當前的實驗現象,而且要對未來事件具有高度準確的預見性。只有通過科學的預見和嚴格的實證,才能證明它的成立。
      
      由此,孟德爾作出了如下演繹推理:如前所述四個方面的假設成立,則必然有如下的預期——讓F1與隱性類型交配,F1的配子必有顯性和隱性兩種類型且比例為1∶1;隱性類型產生的配子只有一種且不會掩蓋F1的遺傳因子所控制的性狀;當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出現的子代類型必為顯性和隱性兩種且數量比例為1∶1.
      
      這一推理其實就是測交實驗的設計。而實際測交結果是否能證實理論上的預期呢?孟德爾用豌豆的相對性狀遺傳進行了嚴格的驗證。以高莖和矮莖這對性狀為例:F1高莖豌豆與隱性類型(矮莖)交配后,共得到64株后代,其中30株是高莖,34株是矮莖。非常接近于1∶1的理論預期。由此證明了其假說的正確性。經過嚴密的推理和嚴格的實證,孟德爾對假說的核心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上升為理論,從而完成了基因分離定律這一里程碑式的發現。
      
      (作者單位 湖北省咸豐縣第一中學)

    【從分離定律的發現解析孟德爾的科學思維】相關文章: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教學反思04-05

    寫發現了什么科學作文04-30

    分離的句子11-19

    管理新思維管理科學論文08-27

    思維的作文04-25

    分離的個性簽名12-17

    友誼分離句子02-04

    戀人分離的句子10-13

    畢業分離的句子02-20

    有關分離作文04-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 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亚洲人成在线在线 | 资源站色在线观看精品 |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婷定香花五月天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