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思考與實踐廣西玉林市第一中學 李 梅
近年來,霧霾天氣經;\罩在不少城市的上空,引發了不少人士的關注,霧霾是空氣中含有過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可吸入的顆粒物和霧形成的,對人體的健康有極大的危害。要消除霧霾天氣的影響,除了必要的減排措施外,還需要提高人的環保意識。而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會出現不少與環境教育有關的知識,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是提高學生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背景
環境教育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環境保護事業與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拓展了教育領域,而且也為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1992年11月,國家環保局和國家教委聯合在蘇州召開了全國環境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的思想。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與社會、環境聯系十分密切,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往往都溶含了一定的化學因素,化學與社會、環境聯系十分密切,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都含有一定的化學因素,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是每個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不僅是教學大綱的要求,更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重要途徑。環境問題已越來越為全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所重視,環境意識已經成為當代人類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衡量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化學污染物對環境、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的危害,越來越受到全社會、全人類的共同關注,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
二、密切結合化學教學內容,適當滲透環境教育
1、結合教材的內容,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在中學化學教材中,包含許多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內容,例如作為大氣污染物中的頭兩號“殺手”SO2和CO,酸雨的主要成分SO2和NO2,實驗中制取Cl2尾氣污染,廢棄的干電池中的重金屬對水和土壤的污染,“白色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等等。這些材料都是化學教材與生活中很好的結合點。教師在講授該節內容時,就應給學生講清污染的產生、特性及對環境的影響和人類的危害,并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解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它們對于環境產生的污染,甚至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向學生講解,讓學生更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結合化學實驗進行環境教育
化學實驗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職責,并且較之課堂教學更具有直觀性。一方面,教師可以以環境污染物為試驗樣品,進行觀察分析與討論、研究。
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清晰的實驗現象,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而且能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實驗必定會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的減少廢棄物,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3、開展研究性學習,也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
教師可結合本地情況,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環保方面的研究性實驗課題,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電池污染,本地區主要工業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處理調查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實際情況,使學生了解書本以外的環保知識,對于幫助他們樹立環保意識很有效果。我校附近有一家印染廠,由于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流經校內的小河,故對學校環境的污染極大,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對污染物進行了取樣分析,測出了里面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物的含量后,便在報紙上發表了題為《清清小河為何變得五顏六色?》的文章,得到了環保部門的重視。
4、把環保教育的效果轉化為一種優良的品質
隨著環保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不僅懂得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了環保的意識,自覺養成了環保的習慣,更是在校園里宣傳環保知識,并積極投入到環保行動中來。在我校,由學生自發組織的環保小組能夠堅持不懈地開展各項活動,如把校園內的可回收廢棄物分類后收集起來,把所得的經費全部用于資助貧困生的學習;把學生用過的舊電池集中后交給環保局統一處理等。學生撰寫的論文《在學校中開展環保活動的實踐報告》獲全國一等獎。在平時的教學中不難看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對有關環;瘜W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明顯同步增長,有許多同學自覺地參與一些環保活動,這表明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特別是對環保知識的掌握及對環境認識能力提高有明顯的教育效果。因此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是有成效的,有必要的。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我們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傳授環境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具有一定的環境道德。我們應將環境教育滲透到化學教學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從而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增強學生環境保護方面的道德和責任感。
盡管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仍將繼續充分利用學科教學的課堂,挖掘環境教育資源,找準切入點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讓環保理念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并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社區滲透環境教育,使他們都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人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治環境污染,這樣才能創建一個美好的勞動生活環境,才能擁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
總之,環境污染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不是一個人能夠解決得了的,它需要全人類都來關注。作為中學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教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它有利于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化學知識,了解環保知識,同時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大有裨益。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思考與實踐】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中的德育滲透教育08-24
如何在化學中滲透環保教育08-24
芻議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格教育08-24
“教育契約”在心理輔導工作中的實踐與思考08-26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08-24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08-24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08-24
高中化學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08-25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