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化政治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優化政治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文/黃振忠
摘 要:政治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時遵循教學規律,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的優化,重視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多方面去評價和考核學生,讓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新時代對政治教學所提出的客觀要求。
關鍵詞:政治;教學;創造能力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興起,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識是教育的具體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所在,而振興教育的希望卻在教師。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遵循教學規律,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推動民族的進步,實現國家的興旺發達。眾所周知,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創新是不二法門。政治課堂教學能否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的政治理論和觀點,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現象、個人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和綜合,以獲得正確的認識,從而成為自覺的行動能力,已成為新世紀挑戰必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學生創造能力形成的關鍵所在。那么,政治課堂教學要實現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應在教學思想與教學策略上有高度的思想認識。
一、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把握培養創造能力的前提
課堂教學是以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為基礎的活動,政治教師善于創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前提所在。實踐證明,在課堂上教師過于嚴肅,課堂氣氛定然是緊張的,甚至是壓抑的,會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就會產生焦慮情緒,造成學生精神上的壓力而不敢發言,就更談不上創造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作為課堂氣氛調節者的教師,應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以尊重學生為前提,用言行踐行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思想。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的問題或回答應采取寬容的態度。積極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并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
如在講“一般違法與犯罪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這一知識點時,教師用一個親身經歷的事情來引導學生思考交流,說曾經自己所帶的班上有一位同學放在抽屜里的幾十塊錢不見了,毫無疑問就是班上某位同學偷了,說到這里時,讓學生仔細考慮并討論“這位‘小偷’最終會走向何處”這個問題。結果學生討論非常激烈,設想了可能出現的種種后果。教師這樣設計問題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在于讓學生弄懂違法行為不改正的嚴重后果就是走上犯罪的道路,從而讓學生明白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最后教師揭開謎底,說出自己為了查清此事所出的辦法,說錢找到了,用自己的錢交給失主,給那個“小偷”留了一點自尊,以至于后來那“小偷”來信表示感謝,感謝老師當時沒有揭露他的行為,而是給他上了一節深刻的法律課,從而讓他受益終身,改變自己的人生。教師通過這樣的例子開展教學,既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又使學生從中受到了教育,還顯示了民主平等的學習交流氛圍,可謂一舉多得。當然,這樣的設計,教師要善于運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激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奠定培養創造能力的基礎
興趣是人的一種趣向性的心理特征。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執著地探索。學生只有對學科產生了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思維才能活躍多變,這就為創造能力的培養敞開了大門。政治教學比較枯燥乏味,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優化學生學習的首要任務。政治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其創造能力,(www.baimashangsha.com)關鍵在于將政治課本的內容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中,可以把知識的傳授和社會實際、學生的思想實際聯系起來,以課堂討論、專題講座、熱點評論等形式表現出來,培養學生正確分析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正確對待自我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堅持“小課堂”與“大社會”結合起來,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如當今社會上出現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讓一些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思想,得過且過,根本談不上對學習產生什么興趣。為了解決思想上出現的困惑,教師組織學生對大學生進行訪問,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迎接挑戰,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認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眾多,教師可以說是“請進來,走出去”的能手。像巧用教材中的“名言”“小資料”“漫畫”“照片”“想一想”“議一議”“試一試”等啟發性強、引人入勝的小欄目,把生活請進來,從書本走出去,必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質疑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立足培養創造能力的根本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進行的心靈互動,是教師不斷進行創造性教學、學生不斷進行創造性學習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主要起組織、引導、探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弊端。在教學管理上,改變教師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現象,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教師要鼓勵并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新課教學中,針對難度不大的教材內容,更應該從“教”中解放自己,把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給課文內容列提綱、寫示意圖,分析理解基本觀點與原理,交流、討論,實現對教材的理想的解讀。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編寫知識結構體系,使學生從宏觀上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促使學生梳理知識,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激發學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甚至還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學。
如,在學習“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挑選幾位學生當老師,先組織他們集中備課,明確教學目的和要求、重點、難點,然后根據本節教材內容,研究教法,分工教學。在上課過程中,這幾位“小老師”有的引用小孩子因不能讀書而哭的漫畫;有的讓大家看一則廣告,仔細觀察廣告中所傳達的信息;有的則先講一個案例讓大家分析,讓學生分組搶答……他們各使其招,富有創意,同學們都被他們的講課吸引住了,學起來更認真、更深刻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更明顯了,這就是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的能量。
四、實施多元評價與考核,拓寬培養創造能力的空間
在應試教育的指導下,往往一卷考試定終身。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數,教師講答案,學生背答案,這樣的教學盲目死板,枯燥乏味,學生的個性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當下的政治課堂教學一定要改變這種現象,才能確保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機制,才能拓寬培養創造能力的空間,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堅持從多方面評價考核學生,包括評價學生的自學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主觀性試題的設置應盡可能體現開放性、靈活性、時代性,答案也應實現多元化,鼓勵學生求異。(2)教師應盡可能向學生及時提供新素材,注意時政結合,激發、引導學生對新問題的思考。(3)開設創造性訓練活動課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活動的機會。如,開設《創新》手抄稿雜志,開辟理論與實踐專欄,開展漫畫創作比賽,開展時事講評活動等等。
五、重視培養學習習慣與能力,促進創造能力的自然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是學生創造能力發展的重要條件。它包括自學、觀察、思考、想象及獨創等習慣和能力。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導讀法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讀教材后,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社會調查、收看電視新聞、觀看專題錄像等,從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欣賞漫畫,分析漫畫的寓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讓學生變換角色設身處地處理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創能力。平時重視了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能力就提升了,思維也會得到發展,創造能力的發揮將是水到渠成。
綜上所述,在政治課教學中,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堅持多方面評價考核學生,重視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推動學生在學習中不懈地努力,使學生在不斷探索的創造性學習中,有所發現,有所前進,有所創造,定能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要。
。ㄗ髡邌挝 廣東省普寧市大長隴中學)
【優化政治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相關文章:
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25
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08-23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作文能力08-24
創設教學活動情境培養學生創造個性論文06-02
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08-23
淺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08-25
如何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08-24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08-24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08-24
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探究能力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