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化高中政治學習方式的構思
優化高中政治學習方式的構思文\方 磊
摘 要: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從事教育事業的研究人員和各個任課教師都在不斷地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上的創新,為積極探索出更適合課改要求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知識滲透。高中生的知識學習結構是整個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優化高中課程的教學方式很有必要。針對優化高中政治學習方式的構思內容進行簡要分析闡述。
關鍵詞:高中生;政治學習;教學方式;優化策略
高中政治課程中知識內容相對于理科乃至語文都要冗繁復雜,沒有形象化的語言描述,沒有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理論色彩非常濃厚。因此老師要根據教材的編制特點,找到合適的滲透方式進行教學。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內容的學習,是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核心。與此同時,政治老師扮演著重要的思想行為統一化引導角色,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因材施教要求老師要積極把學生與教材聯系起來,找到二者可以良好互通的教學切入點,通過一系列可行的教學方式進行知識內容的灌輸。
一、高中政治學習方式進行優化的必要性
1.迎合新教改對高中生群體的培養需求
新教改理念下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提升到了課堂的核心環節,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中要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為教學對象是有著自己思想和行為能力的高中生,教師應該著重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適當的自我探索的擴展空間,同時給予良好的教學方式引導。
2.深入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意義
高中政治課程教學內容,重在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現象,培養自身對知識內容的感性理解能力。在心理素質教育上武裝高中學生的頭腦,完善學生的基本素質建設。倡導通過政治課程教學方式的正確引導對學生進行道德觀的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應具備的責任認知感。教師在進行政治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開展德育,將其滲透入教學工作。
二、高中政治學習方式優化的方法策略
1.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豐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引導者,扮演著重要的誘導教學效果成敗的角色。教師注重對課堂內容吸收方式的引導和優化,盡最大可能實現學生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最后環節進行知識點的最后歸納和總結工作。比如,在教學《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出演市長、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和常委會委會長四種角色,教師扮演主持人對他們進行訪談,提出什么是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有哪些、什么叫我國的權利機關等一系列問題,如此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的國家機構。
2.注重互動交流過程的練習
在課堂上與學生形成積極的課堂互動效果,為學生營造輕松無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政治課程學習方式上的創新和優化。對知識點進行問題設定,要求學生積極參與進行研究解答。如在學習矛盾的辯證關系時,老師提出與現實生活相關連的矛盾現象,讓學生找出解除矛盾體的方法。老師可以在班級讓學生構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互動,在互相探討中讓學生進一步認知矛盾學說,領悟矛盾辯證統一性原則產生的客觀性和必要性。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師生間知識學習的交流與合作,營造輕松無壓力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在思維活躍的前提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3.豐富政治課程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
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是相互依存的,枯燥的教學內容如果沒有豐富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演繹,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優化教師的教學模式在政治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來提高對學生政治知識內容的興趣,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比如,在教學《民主決策》一章時,學生對于“決策”一詞較為生疏,實際的生活經驗缺乏,如果采用單純的說理方式,學生必然興趣匱乏,因此在教學時可以設計這樣一樣環節:學校食堂飯菜價格聽證會。在模擬聽證會的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分別從政府和公民兩個角度得出民主決策的意義。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策略研究,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要加強自身教學水平和政治素質修養建設,在不斷完善的自我的同時,對學生的政治品德教育進行引導教育。
(作者單位 江蘇省啟東市大江中學)
【優化高中政治學習方式的構思】相關文章:
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調查報告08-24
高中政治的學習秘訣08-24
高中政治的學習方法05-20
新課程理念新的學習方式08-25
學習方式組織操作的若干思考08-24
完善學習方式實現師生雙贏08-24
初中政治學習方式08-24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幾點思考08-24
話題作文精彩構思07-19
想像作文構思訓練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