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家庭教育問題的個人淺見
有關家庭教育問題的個人淺見現在針對各個年齡段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提出幾點個人建議:
幼兒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幼兒教育的好壞對幼兒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教育不僅是對幼兒認知方面進行教育來求得智力的發展,而且要對幼兒進行全方面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質、身體素質等。這時期不求學到多少東西,而是通過生活點滴和游戲,激發幼兒旺盛的求知欲,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挖掘組織、社交、操作、創造力等多方面的潛能。
一個不會玩的孩子肯定不是出色的孩子;只知道逼著孩子培養“特色”的家長肯定不是優秀的家長。對于孩子來說幼兒階段是“游戲人生”,而家長則需要耐心和細致的呵護。當然,這并不是說鼓勵家長遏制孩子感興趣特長的培養。這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努力,找到興趣點所在,并積極挖掘使之成為影響一生的“閃光點”。
這個時期也是孩子自信心培養的最佳時期。一般,自信心在孩子出生后10-18個月就應該建立起來了。家長可以在孩子完成一件事之后,由衷地稱贊說:“你真棒……”,“你好厲害……”或者豎起大拇指等方式承認孩子的行為。
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對普通孩子而言,1-3年級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而對于另一些孩子,比如不在家長身邊成長,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他們學習習慣的養成要經歷的時間相對長一些,一般是1-5年級來持續不斷的養成。
這時候,家長主要是配合學校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如果孩子學習拖拉,自制力差,則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趴在桌子上,盯著孩子學習。但是,這期間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到不接打電話、不逛來逛去、不做飯、不看電視、不聊天等等。平時家長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做事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同時,家長也要繼續鼓勵孩子繼續保持已有特長的學習,這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對小升初、考大學都有利。
初中階段:主要是讓孩子打好基礎
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一時期,是孩子從兒童期走向青春期的時期;是需要學生養成學習中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的心向及解題過程中的認知方式等的時期;也是學生人格與性格定型的時期,對一個人的人生有著重要意義。因而,需要也必須引導學生“更好的度過初中生活”。
初中知識的傳授擺脫了小學教育“保姆式”的灌輸。這時候的知識構架是一環套一環的,如果這一節“欠債”,以后的章節也不容易聽得懂,這個“債臺”就會越壘越高。如果知識盲點很多,由量變發生質變,孩子在教室里就坐不住,就會發生逃課了、不做作業了等等問題。如果在遇上不理解的家長,那情況更嚴重,家里天天“戰爭”,孩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年級再高些,就會出現早戀等等一系列的情況。如果孩子基礎打得撈,在教室里坐得住,這些問題就不會找你麻煩。
高中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另一個十字路口,特別是到了高三沖刺階段,簡直就是平時知識積累的“厚積薄發”。這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高考了吧。日子就像墻上的掛歷,撕一頁少一天。這家長的心也始終繃的緊緊的,孩子在學校就已經很緊張了,回到家里,如果家長在絮絮叨叨沒完或是利用激將法來刺激孩子的上進心,家里無疑成了“戰場”了。
這時家長要把孩子當成大人看,遇事與孩子心平氣和的商量,讓孩子感覺自己長大了,必須要當擔得起一定的責任了。這也未必不是激發孩子學習動機的一個好方法。
總之,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有約束也要有寬容,使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然后看著孩子走進高等學府。
最后,還是那句話:
你不能讓西紅柿苗子結出蘋果來
西紅柿就讓它結西紅柿
蘋果就讓它結蘋果
每個成果都有其價值
沿著您的強項成長
每個學生都是最優秀的!
龍文教育第一屆“龍文杯”教育征文大賽入選作品
原標題:《有關家庭教育問題的個人淺見》
作者: 劉娜
城市: 鄭州
【家庭教育問題的個人淺見】相關文章:
初中閱讀教學學法指導淺見論文05-31
培養初中生的寫作技能策略之淺見08-25
淺談中學生的教育問題08-22
農村教育問題調研報告12-21
農村教育問題調查報告05-01
生命化教育問題教學觀摩心得體會08-24
農村教育問題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篇)10-29
農村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15篇04-20
家庭貧困個人申請書12-12
家庭困難個人申請書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