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文本多元解讀文獻綜述
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文本多元解讀文獻綜述文/羅 凌
摘 要:傳統的文本解讀要求答案的統一性、精確性,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就多元解讀的概念、理論基礎、出現的問題、對策等方面研究觀點進行評價,并指出當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多元解讀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中,其嶄新的傾向在于從唯教參是從的一元解讀走向了多重對話基礎上的多元解讀。
一、研究現況以及特點
1.關于多元解讀理論基礎的研究
對于多元解讀理論基礎的研究,我們要通過大多集中在詮釋學、對話理論、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建構主義教學觀等方面,來以此論證其存在的可能性。
李儒大《“文本多元解讀”的解讀》認為:建構主義教學觀是其重要的理論基礎,詮釋學是其重要的理論依據,接受美學是其直接的理論來源。
2.對曲解的“多元解讀”的質疑和判斷
在閱讀中推行“多元解讀”教學,這一理念的出臺,研究工作者發現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不可忽視的種種問題,因此要對問題及時指出并提出批判,進而對教育工作者起到提醒的作用。石義堂《警惕多元解讀的誤區》,首先,文本的實際意義因為其本身所提供的信息而被漠視掉了。其次,教學文本具備一定的影響力,這種漫無邊際的任意衍生作用會導致教師在授課時占據主導地位。
3.對曲解的“多元解讀”的對策
問題出現時要及時地將問題解決,研究者將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提出了兩類方案:
(1)多元有界的提出就指明:閱讀可以多元化,但是必須有界。舉例為之:“有成千上萬個讀者便會有成千上萬個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形象永遠只有一位,這個哈姆雷特便是“界”。但究竟界是什么?這便是多元解讀的研究熱點問題。
(2)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多元解讀進行科學合理的探討,這些研究和探討對教學實踐工作有著指導性的重要意義,但是對相關的研究卻沒有“多元有界”的探討火熱一些。
4.對某個具體的語文文本進行多元解讀研究
除了對多元解讀在理論研究上進行一系列的概括活動外,有一部分研究者會對具體的文本進行研究,這便會出現對語文的某一處文本而進行多元化研究,然而這種研究又被細分成了兩大類:
(1)關注的是多元解讀在某文本具體教學實踐中的實施,如,李衛民《走入多元解讀誤區的反思——也談狐貍是狡猾還是聰明》我們可將《烏鴉和狐貍》教學片段中,大家認為正確的價值觀,隨時對其進行多元化解讀,同時也可對其進行多樣式的聽、說、讀、寫訓練。
(2)側重于分析如何多元解讀某一文本,關注的是理論層面,如,王柱霞、張福艇《〈項鏈〉主題的多元解讀》就認為如果要對“項鏈”進行多元解讀,四個方面的認識是必不可少的。
二、多元解讀研究所存在的問題
新理念在課改中的不斷推行,會使多元解讀受到很大的關注,十年來關于多元化解讀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點,當然也存在著一些我們需及時解決的問題。
1.縱觀這十年來對多元解讀的研究,從曲解質疑到對策提出這些都是緊緊圍繞研究這個核心,幾乎占據論文量的三分之二,而其中討論的中心便是“多元有界”,但是對于“界”卻沒有達成明確的共識。
2.對多元化解讀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恰如其分地進行探究,這個問題對于促進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對其不夠重視。
3.相對文本多元的具體研究而言,我們的研究深度還是不夠。對于在多元化解讀的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們仍需在今后進行著重探討
【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文本多元解讀文獻綜述】相關文章:
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策略08-23
文獻綜述論文06-06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說話訓練08-25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08-22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08-24
文獻綜述寫作的基本格式10-28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11-06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論文05-31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方法08-23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