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課的結束技巧
歷史課的結束技巧文 蔡鳳杰
摘 要:中學歷史課中的結束語和導入語同樣重要。歷史教師應根據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實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精心設計歷史課結束語就能使歷史課有虎頭豹尾的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課堂教學;結束語
一堂好課,不僅要有良好的開端,還要有耐人尋味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結束語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好的結束語可以增加學生的記憶效果,可以激發學生追求新知識的欲望。教師的總結,絕不是課堂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總結出某種帶規律性的結論,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上升到理論高度,不僅培養學生會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概括歷史的能力,還能起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本人結合十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總結了歷史課的結束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歸納式總結
新課結束之后,把全課內容作一概括的總結,這個總結最好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又鍛煉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這是教師常用的總結方法。
二、練習式總結
在課堂的最后,安排學生實踐活動,對需要強化和易混淆的知識,精心設計成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填空、選擇、判斷等練習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強化和應用。
三、啟發式總結
在課堂結束時,教師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不做解答,留給學生課余時間去思考、印證,以造成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起到“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藝術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歷史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辛亥革命一課結束時,我做了這樣的處理:面對西方列強的不斷侵略,中國人民做了不懈努力的探索,地主階級洋務派開始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中國的資產階級開始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但最后的結果都失敗了,那么中國的出路在哪里呢?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又會展開怎樣的探索呢?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紛紛預習下一節課“新文化運動”。
四、延伸式總結
這是一種開放的結束方式,教師可采用想象擴展、系統延伸及實際生活遷移等方式來實施。一堂好課,不只是學生學習的結束,而是把結束作為一種新的開始,即把課堂作為引導學生課外練習的橋梁,讓他們把學到的知識能力在課外得到延伸、擴張、充實,真正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講完英國工業革命一課,我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中國,那么中國現在會是什么樣的?學生在課后討論十分激烈,這節課雖然結束了,但對課的討論并沒有停止。
五、意境化總結
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創設特定的情境,渲染氣氛,感染學生激發想象。例如,在講完“長征”一課時,在課尾播放《十送紅軍》歌曲,調動學生的思維細胞,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探索:井岡山的百姓為什么十送紅軍?長征中,紅軍經歷了哪些艱難險阻?這樣,一堂課就在美好的情境中結束了。
總之,一個精彩的結課,是錦上添花,催人振奮,使得課堂教學始終是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反之,虎頭蛇尾的結果,很難激發學生再學習的興趣,甚至會使已經達到的教學效果付之東流。所以,我們要處理好課堂教學的結尾,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歷史課的結束技巧】相關文章:
歷史課作文08-24
歷史課教學反思03-14
歷史課程教學計劃07-09
歷史課程教學計劃03-09
歷史課堂“有效教學”初探08-22
初中歷史課教學反思08-24
高中歷史課教學反思08-25
寓歷史故事于歷史課堂的實踐08-25
歷史課外活動心得12-27
歷史課程教學計劃 6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