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如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學生信息

    如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學生信息

    時間:2022-08-20 20:40:15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學生信息

      如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學生信息
      
      重慶市江津區嘉平學校 李開國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以人為本”,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主體,順著學生的思路來組織教學。任何一節課都是一個互動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在這樣一個互動的教學中會產生許多學習信息,作為教師只有抓住這些信息,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才能使每一節都充滿生機。
      
      一、收集有用的學習信息,促進教學相長
      
      1.理解學生的學習信息
      
      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傾聽,并且要認真聽,聽懂孩子們的每一句話,明白他們的學習需求。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有的方法或者問題是教師在教學預案中所沒想到的,他們在表達時語言可能不夠規范,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學生的學習信息。
      
      2.分析整理學習信息
      
      課堂上存在很多信息,但這些信息有的有用,有的無用,還有重要和次要之分,這就要求學生要加以鑒別,根據所教學的需要進行分析整理,有選擇的重組已有信息。如:在教學按規律填數時,我出了這么一道題,()、3、()、7、9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小組討論發現了什么,有的學生說這些數都是十以內的數,有的學生說這些數都是一位數,有的學生發現這些數都是單數,有的發現中間只隔一個數。教師就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分析整理這些學習信息,為學生的思維指明正確的方向。
      
      3.創造新信息,完善知識體系
      
      在信息經過分析整理之后,可以運用這些信息解決問題,讓信息發揮最大的作用,并在運用時不斷產生新信息,從而創造新信息完善知識體系,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讓學生用身邊的工具在紙上畫圓,有的隨便畫,有的沿圓形的物體邊上畫,有的用圓規畫,最后大家還是覺得圓規畫又對又快。學會用圓規畫圓后,又將視野拓展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有些很大的圓形圖,不能用圓規畫圓,怎么辦?這樣的教學先放飛學生的思維,以學生的求異信息為基礎,再延伸出新的信息,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斷深入,知識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二、根據學生需求適時調整教學活動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做了“教學方案”向“教學預案”轉變的嘗試,在課前的教學預案的設計中,我們會預測學生的各種各樣的信息走向,并有針對這些信息預備好各種不同的處理預案,但在教學實踐中,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所提供的信息,靈活果斷地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措施,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為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完成,做好以下幾方面的調整工作:
      
      1.適時調整教學進度
      
      評價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不能簡單的以是否完成教案上內容為標準,而應該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學生的思維發散與否,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在我教學低年級的“進位加法”這一內容時,我剛把例題講完,一雙小手就舉起來了,這個學生問我:進位加法為什么要從低位加起,能不能從高位加起?當時我也沒預想到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既然有這樣的問題出現,就一定要解決。于是我果斷地放棄了原來設計好的內容,引導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積極的討論,并從一些練習題中得到證明,讓學生充分明白:進位加法可以從高位加起,但較復雜,從低位加起則更為簡便。
      
      2.適時調整教學內容
      
      在我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以來,我們學校用過人教版、北師大和西師版三種版本的數學教材,各種版本的內容都在努力的實現與時代同步發展,隨著新教學理念的不斷提出,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的一種教學的依據,時代的發展遠遠超越教材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時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合理、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如:在教學100以內的數,第一課時是安排認識到100以內的整十數,第二課時安排整十數的加減。在教學中我發現100以內的整十數大部分學生已經認識,一半以上的學生會計算整十數的加減,根據學生的信息,即時調整教學的內容,重組例題,直接把兩課時的內容合并到一課時進行。
      
      3.適時調整教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我們的教學所面對的是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更喜歡去自己探索、自己去發現,作為教師要做好這方面的引導,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上教師可以假裝糊涂等,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在教學“比較兩位數的大小”這一內容的時候,預先設計了一道題目:87○78,老師先說出自己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讓學生先聽。老師說:“87和78這兩個數中8和8一樣大,7和7一樣大,所以中間填等號。”學生反對聲一片,學習的激情一下子就提高了。于是老師就讓學生來“教”,很快這些學生就說出了自己是怎么比較這兩個數的。這種即時調整教學方法的做法,讓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的印象也更加的深刻。
      
      三、有效利用錯誤的信息,完善知識體系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要認識的數學知識雖然是人類已知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的未知的,他們學習時仍需要經過一個由不知到知的發展過程。因此在這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信息,這正暴露了學生的真實思維,反映出學生建構知識時的障礙,有效利用錯誤信息,巧妙點撥,讓學生自己感悟錯誤所在,從而牢固建構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時,我出示了例題:“46-9”,讓學生觀察后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學生們都發現個位上的6-9不夠減,用退位的方法可以解決,但有個學生說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他說:46-9,9-6=3,40-3=37,他實際上是用“欠”的方法想出了這道題的計算過程。這讓學生既掌握了退位減法的一般方法,又因為這種錯誤信息的出現而讓學生又多懂得了一種減法的計算思路,比直接給學生矯正效果好得多。
      
      由上可見,課堂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果斷整合信息,把握各種信息生成的機會,并靈活運用這些學習信息,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和活力。

    【如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學生信息】相關文章:

    教學活動中如何讓學生“樂說”數學??08-22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開拓學生的視野08-25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03-20

    生物習題課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分析題目并獲取信息08-25

    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觀察08-24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08-24

    靈活運用學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4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論文02-18

    如何體會詩歌教學中的情感03-06

    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分析圖表的能力08-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综合 | 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色花午夜福利网站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